心臟爲什麼從不休息?

用戶20794014766


誰說心臟不休息的,其實心臟每時每刻都在休息,正常人每分鐘心臟跳動60至100次,睡覺休息的時候,心跳會慢一些,運動的時候,心跳會加快。在心臟跳動的間隙,心肌就在休息。心臟跳動的節律起源於竇房結,竇房結規律的釋放信號,然後傳導至心肌,引起心臟收縮,心肌收縮的時候,將心臟內的血液泵出去,進入肺循環或者體循環,被全身的組織供養。心臟收縮之後,心臟進入舒張期,全身的血液迴流進入心臟,這時候心臟就不做功了,舒張期就是心臟休息的時候。

所以,心臟每時每刻都在工作,同時也在休息,只不過工作和休息的時間都很短暫,心臟可不可以一直收縮,一直做功呢?答案是不可以的,心肌有不應期,在心臟收縮以後,有一段時間對外界刺激不會產生任何的反應,稱為心肌的絕對不應期。

大家都知道,心臟給全身提供營養物質的,如果因為各種疾病,導致心臟的節律異常,心臟停搏3~5秒,可出現頭暈、黑蒙、全身無力等症狀;停搏5~10秒,常出現暈厥伴面色蒼白等症狀;停搏15秒以上;可出現阿-斯綜合徵、抽搐、發紺或皮膚蒼白;停搏超過5分鐘如無有效搶救,可出現嚴重大腦缺氧性損害或死亡。這樣的患者,需要放置心臟起搏器,幫助心臟恢復正常的跳動節律。


普外科曾醫生


心臟為什麼從不休息?心臟一直這麼敬業地跳動難道不累嗎?答案是心臟是很強壯的器官,同時為了一直跳動,學會了“智慧的休息”,從來不蠻幹。體現在以下幾點:

1.要想工作好,必須自己性能好!

心臟一直跳動,是需要足夠的營養(葡萄糖)和氧氣來提供能量(ATP)供給的,這就是有氧呼吸產生能量了。而營養和氧氣往往是溶在血液中通過體內循環血統(血管)來供給到各個器官讓其工作的。恰好心臟有這麼“一架自主生產的大飛機”——冠狀動脈,保證了自己有足夠的營養和氧氣,有了這樣優越的配置性能自然不差了。

2. “睡眠和休息喪失了時間,卻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毛爺爺”

人們常以為,心臟是不分日夜地苦幹的。其實錯了,心臟可是深諳毛爺爺思想的精髓的哦。讓我們瞭解一下心臟是怎麼工作的吧。以正常人為例,白天正常人心率約為66—70次/分,即每一次心跳為0.9秒,其中收縮期(工作)為0.3秒,舒張期(休息)為0.6秒,即1/3時間工作,2/3時間休息,相當於我們的8小時工作制。到了夜間入睡,心跳變慢為50次/分,這時心跳為1.2秒,收縮期還是0.3秒,舒張期變成0.9秒,也就是1/4時間工作,3/4時間休息,心臟自行主張改為6小時工作制了!看吧,心臟就是這麼會休息。正是心臟如此的有智慧、勞逸結合,才讓自己能每天有精力的工作下去!

3. 心臟有敬業不蠻幹的“自我保護”。

心臟以不到人體重量的0.5%,供血液給大於自己200倍的全身,工作量是驚人的,可謂相當“敬業”。可是心臟卻又是很理性的,它深知自己的重要性。所以也會保護自己。比如當有一支冠狀動脈狹窄超過70%,供血明顯減少時,它會馬上發出警告信號———心絞痛,提醒人們趕緊補救。有研究還表明,許多人在遭受如痛失親人或失戀等巨大感情衝擊時,會感到胸痛、憋氣或呼吸短促(“心碎”的感覺),這樣的反應會保護心臟免受高水平腎上腺素過度刺激的危害。正是這些的自我保護機制,讓心臟可以轉危為安,長久發展。

所以朋友們,心臟這麼負責的為我們工作,我們也要對它負責哦!平時一定要規律睡眠,以免增加心臟疾病風險!

更多優質回答,請持續關注鎂客網頭條號~


鎂客網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它能夠維持到人的呼吸血壓體溫,並且能夠維持體內血液循環只要生命不停止,我們的心臟就會日以繼夜的工作,就像一個不知疲憊的機器那麼心臟為什麼不休息?

1、因為人的心肌非常特別,人體骨骼軀幹的肌肉都會產生疲勞,但心肌平滑肌卻沒有。心臟中的心肌細胞有兩種類型,大多數為普通心肌細胞,在受到刺激以後,它們將發生收縮;刺激消失以後則又舒張開來。這樣的一次收縮和一次舒張合起來,便組合成了心臟的一次跳動。另一些細胞為特殊心肌細胞,它們能夠按自身固有的規律,即自律性,不斷地產生興奮並傳導給普通心肌細胞,對其進行刺激,使之收縮、舒張,從而維持正常的心跳。

2、心臟是非常注意自身保護的,在人體的生長髮育過程中已經為自己制定了勞逸結合的工作心動週期,就是心臟一縮一舒的規律。如果一分鐘心跳75次,則一個心動週期佔0.8秒,其時間分配,一次心跳心房和心室的收縮時間分別為0.1秒和0.3秒,而舒張時間分0.7秒和0.5秒。這種工作規律,使它很會工作,也很會休息,休息方式非常妙,心房心室交替收縮,交替休息,而且收縮一定時間,還同時鬆弛著,同時休息。休息時間倒比工作時間長,在一晝夜中,工作不到12小時,休息超過12小時,它舒張時是休息,收縮時也輪流休息。

3、心臟還靠它本身的冠狀動脈不停地供給血液,以保證自己有足夠的營養和氧氣來跳動。正因為如此,心臟才能終身保持強大的工作能力,使血液循環永不停息。

正是因為心臟不休息,不停的搏動才能夠維持人的生命,所以這種情況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儘量不要熬夜,特別是長時間熬夜,太容易導致出現猝死,為了自己健康,適當的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更有助於健康。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心臟若休息了,心跳便停止,人也就導致死亡,那心臟一直不停工作,從不休息,是怎樣的原理呢?

心肌特殊性

心臟為人體非常關鍵器官,起到維持人呼吸作用,且可維持人體血液循環,生命不息,心臟便不回停止工作,類似永不疲憊機器一樣,是由於人心肌特別性,人肌肉均會疲勞,可心肌平滑肌不會,心臟裡心肌細胞分兩類,大多屬於普通心肌細胞,若有所刺激,會進行收縮,刺激消失,又開始舒張。

如此收縮、舒張結合,即形成心臟一次跳動。特殊心肌細胞,可以根據自身規律,形成興奮,且傳到普通心肌細胞,令其產生刺激,維持心跳。

心臟自我保護

心臟可進行自我保護,於人發育過程裡,便為自制了勞逸結合心動週期,也就是一縮一舒規律。若1分時間心跳為七十五次,那心動週期佔到為零點八秒,剩下時間,每次心跳,心房、心室收縮零點一、零點三秒,舒張為零點七、零點五秒。

此工作規律,工作,休息,時間安排很好,晝夜,工作小於十二小時,休息大於十二小時。

自身血液供給

心臟靠自身冠狀動脈不間斷進行血液供給,確保自身營養、氧氣獲取。所以心臟可以終身具有強大工作能,永不停息。


光線醫生


  為了維持人體的運作,有三項最基礎的指標必須維持在一定的範圍內,在急救醫學中又將它們稱為生命三體徵:呼吸、血壓、體溫。呼吸和心跳停止,在很長時間內都被視為死亡標誌。但現在,我們可以通過體外壓迫的方式,實施急救,可以挽回一部分人的生命。  

  心臟的特殊性,在於它的功能運作是如此的一目瞭然,讓人印象深刻。而它之所以需要持續不斷的收縮和舒張,其目的自然是因為要維持住血管中的血液處於永不止歇的流動狀態,一方面不斷流動的血液源源不斷的將營養物質和氧氣帶到全身,同時迴流的血液又將全身組織產生的代謝廢物帶走,最終送往相應的器官進行處理,比如肺呼出二氧化碳,肝臟降低某些代謝物的毒性,如氨轉變為尿素解毒,同時腎臟則將水溶性的廢物排出到膀胱中,最終排出體外。而要完成這一切任務,維持身體的運作能持續下去,就需要心臟週期性的持續的對血液施加擠壓。這種擠壓的力量配合上血管的阻力,就共同構成了上述生命三體徵中血壓的來源,而平時血壓的高低也可以告訴醫生許多重要健康信息。 

  除心臟外,其實我們身體還有很多別的生理活動也是從不間斷,永不止歇直到生命終止。但心臟讓人感到驚奇的一點是,離體的心臟也可以維持很長的時間的自律性搏動。正是這種自律性的搏動,讓人產生心臟好像從不休息的錯覺。頗有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感受。但現代研究顯示,心臟並非真的從不休息,事實上在每一次的心跳週期中,它的舒張期就是它休息的時候,它只是將幹活——休息轉變為一種節奏,而宏觀的人本身很難以像心臟這樣快速的節奏變換休息和工作的。而且,心臟可以壓縮自己休息的時間,從而讓心跳速度上升,反之當心跳速度下降的時候,就意味著心臟得到了更長的休息時間。下圖顯示,控制心臟節律的關鍵組織——竇房結。心肌的收縮和舒張同樣也要依賴神經系統的控制,只不過心臟自己就擁有這樣的一個特殊的神經組織。


三思逍遙



大家都知道,心臟每時每刻都在跳動,即使是在睡覺時,人體其他器官都休息了,心臟仍然還在工作,心臟跳動伴隨著人的一生。

心臟之所以不停跳動,是因為右心房處有一種由特殊細胞構成的小結節,醫學上稱之為竇房結,它可以自動而有節奏地產生電流,電流按傳導組織的順序傳送到心臟的各部位,引起心臟的收縮和舒張,並使心臟進行有節律的週而復始的收縮和舒張活動。

心臟只有拳頭那麼大小,重量也只佔人體的4%多一點,但它力量卻大得驚人。以每分鐘平均收縮70次計算,一天便達10萬次,其搏出的血量足夠裝滿一節油罐。人在睡眠時,心臟在8小時內所做的功相當於把一輛小汽車舉到離地2米以上的力量。如果是運動員或強體力勞動者,他們在劇烈運動時,一分鐘心臟搏出的血液量比人體安靜狀態下的搏出血量幾乎可以增加10倍。

這樣日夜不停地工作,難道它不會累嗎,其實心臟並不是一直都處於工作狀態的,心臟一舒一縮的工作規律使得心臟在工作時就得到了休息,心臟休息方式的十分巧妙。心房心室交替收縮,交替休息,舒張時是休息,收縮時輪流休息。從心電圖上可以看出,心臟的工作與休息的時間約為3比5,一天中心臟只工作9小時,而休息的時間長達15小時,而且它是在疲勞之前就休息了,這就是心臟永不疲勞的奧秘所在。


震長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心臟每分每秒都在跳動,就像呼吸一樣。如果心臟暫停個2分鐘,或者呼吸停個3分鐘,你基本就和這個世界說拜拜了。

為什麼心臟不能停呢?

因為心臟就是一個巨大的泵,血液不停在身體裡循環,只有你有一顆不停工作、耐苦耐勞的心臟,而且還得強大,才能保持一生一直有新鮮血液供給到身體各個部分。

有人要問了,新鮮血液的供給,有啥用呢?

答案是養分和氧氣。

養分慢點兒倒無所謂,重要的是氧氣,氧氣如果傳不到身體的某個部位,那麼那裡的血液啊、細胞啊,可能就會出現含氧量很低的情況。很可能就會出現壞死!

氧氣對於我們身體,甚至每個細胞,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那麼,心臟這樣一直工作,怎麼沒累倒下?!

這個只有身體體重4%的物件兒,奧秘在哪裡?

答案就是它的收縮是心房和心室交替進行的,從心電圖上我們能感覺出來,其實心臟這種輪崗的模式,基本上平均下來,一天心臟工作的時間只有9個小時,比我們絕大部分器官得到的休息時間要長。

所以,它反而是我們體內最不容易疲勞的器官。當它真的疲勞了,或者心臟上有腫瘤啊、過多脂肪包裹啊,我們的身體可能就危險了哦。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希望您可以給我點個贊!花不了多少流量噠!相信我!嘿嘿嘿!


不哈韓的小韓


首先,心臟出色的工作量是驚人的。心臟的重量不到人體重量的0.5%,約300克,但它要負責全身的血液循環供給,全身的重量相當於心臟的200倍,也即是相當於一個人要為200人提供生命的能量,工作量何其大!心臟雖只有300克,但每一跳要博出血液約70毫升,每分鐘要博出近5000毫升的血液,每天博出約700萬毫升,即約7噸的血,相當於心臟自身重量的2萬餘倍,幾乎是不可想像的天文數字!
人們常以為,心臟所以能工作得這麼出色,全在於它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不知疲倦、不分日夜地苦幹,其實錯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心臟早就累死了,早就“透支健康,提前死亡”了。事實恰恰相反,心臟的工作是非常有智慧、有理性的。以正常人為例,正常人心率約為66—70/分(當然快慢有波動),即每一次心跳為0.9秒,其中收縮期(工作)為0.3秒,舒張期(休息)為0.6秒,即1/3時間工作,2/3時間休息,相當於我們的8小時工作制。到了夜間入睡,心跳變慢為50次/分,這時心跳為1.2秒,收縮期還是0.3秒,舒張期變成0.9秒,也就是1/4時間工作,3/4時間休息,心臟自行主張改為6小時工作制了,心臟多麼有智慧!它工作休息有序,它抓緊時間休息,它從不拖泥帶水浪費體力,更不日夜顛倒打亂規律。


善於休息是心臟第一特點,正如列寧所說:“誰不會休息,誰就不會工作。”更奇妙的是,心臟秀外慧中的靈巧藝術結構使它工作時耗能極少,由於神經傳導的精密調控,各部位協調同步,心房心室的收縮猶如行雲流水,和諧柔美,因而在完成同樣工作量的情況下比任何人造的機器耗能都要少。
心臟的精神:敬業不蠻幹
心臟很敬業,也懂得自我愛護。體現了勞逸結合,中庸適度,自然和諧的完美境界。
心臟還很有理性,能從大局出發,當人體運動或遇到緊急情況時,不用指令,就能馬上服從大局,根據需要加快心跳到150次或更多,這時每次心跳才0.4秒,收縮期0.2秒,舒張期0.2秒,即相當於12小時工作制,心臟毫無怨言,表現出很高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心臟又是有原則的,這原則就是為了保證生命的長治久安,人體的百年健康。心臟絕不蠻幹,絕不接受“連續工作”的指令,因為連續工作不吃不喝、不眠不睡,等於死亡。再忙都可以,但是必須有休息,可以少休息
,但不能不休息。所以心臟在收縮期是處於“絕對不應期”,即不接受任何指令,只有休息後才接受指令。如果指令過早發出,心臟未能充分休息就提前工作,就是臨床上的“早博”。心臟在完成工作後緊接著就要求同樣時間的補休,真正做到了公平合理,“有理、有利、有節”,妙不可言。
心臟很敬業,也懂得自我愛護。比如心臟重量佔體重的0.5%,但用血量卻佔全身的10%,這並非自私自利,而是因為工作量大的客觀需求,是實事求是的。心臟很自覺,但並非無原則的任勞任怨,當有一支冠狀動脈狹窄超過70%,供血明顯減少時,它馬上發出警告信號———心絞痛,意思是趕緊補救,不然就要出危險。可以說,一切都掌握得恰如其分。縱觀整個心臟工作,體現了勞逸結合,中庸適度,自然和諧的完美境界,不愧是造化的傑作
簡單的說,心臟包括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連接動脈,靜脈,心臟就好比是一個泵,產生一定的血壓將血液送往全身各處,如果停止了,那人也就該長眠了
心臟一旦休息,人就永遠休息!


媽咪生活寶典


答:因為心臟幾乎提供了全身細胞的氧氣供應,而氧氣供應是細胞供能環節的必須物質,細胞的能量提供是一刻都不能耽誤的,一旦被耽擱細胞就失去了能量來源,從而影響人體的整體運作。


正是因為以上聯繫,使得參與的各個環節都不能休息,包括心臟的跳動,肺的呼吸作用。要明白片刻都不能耽擱的原因,我們需要了解人體細胞的運作過程。



人體細胞有兩種呼吸方式:有氧呼吸、無氧呼吸。

(1)有氧呼吸:葡萄糖和氧氣,在催化酶的作用下;於細胞質基質、線粒體機制、線粒體內膜三個場合,分解生成大量ATP,ATP是生物體最直接的能量來源;

(2)無氧呼吸:葡萄糖在催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乳酸和酒精,還有少量能量;



其中,有氧呼吸是人體細胞呼吸的主要方式,無氧呼吸只會在有氧呼吸跟不上的時候會進行,比如劇烈的運動時!


一個成年人,體內瞬時的ATP大約0.5kg,完全釋放能量只能供人體活動不到一秒鐘時間,所以ATP必須處於持續的循環當中,也就是需要不斷地進行有氧呼吸,才能維持細胞的正常運轉,保證人體的正常。



這也決定了心臟不能停,因為心臟的作用,就是把氧氣通過血液輸送到全身,供全身細胞的有氧呼吸。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這裡,喜歡我們答案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心臟也休息

這裡理解的休息可能和日常生活中的休息不一樣,表面上看心臟卻實在不停地工作著。但實際上每進行一次心跳,有1/3時間工作,2/3時間休息,這也相當於人類的八小時工作制了。在夜晚這一比例會更高,心臟休息的時間會更多。

心肌不要太多

雖說有足夠的休息。但心臟也足夠強大了,要知道心臟每次泵出大約70毫升的血液,相當於每分鐘5000毫升,每天博出約700萬毫升血液。要知道心臟只有區區300克。

這有賴於心臟的特殊結構。心臟的肌肉不同於軀體運動所用的骨骼肌,也有別於內臟的平滑肌。它是一種獨有的肌肉--心肌。

線粒體是細胞的能量供應站,骨骼肌中線粒體約佔細胞體積的1-2%。而在心臟這裡,這個比例高達驚人的的30%。這意味著,心臟擁有足夠的能量來維持血液的運送。

運動可能會損傷心臟?!

雖然心臟是運送血液的器官。但是心肌細胞的氧氣卻並不直接從心臟中的血液獲得。他們有一套自己的配送系統-冠狀動脈。

冠狀動脈的損傷是不可逆的,所以我們需要控制飲食,和運動。以防止他們堵塞進而影響心臟的正常功能。

雖然運動有益於健康,但這句話的前提是在適度的範圍內。研究顯示,長距離耐力型心肺鍛鍊可能有損你的心臟。極限耐力運動會使你的心臟大量增加心輸出量,這可能需要持續幾個小時,這會導致局部血管的損傷,導致斑塊形成。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更多的傷害。血管會形成纖維化的傷疤。

研究表明,單獨運動可以將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三倍。然而,耐力型運動,如跑馬拉松,實際上可能會損害你的心臟,並增加7倍的心血管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