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何時加息?

老爺子151621986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也曾在人民銀行工作過的我,來談談對這個問題的觀點。所謂加息是央行通過提高資金使用成本也即提高資金價格的方式來抑制市場貨幣流通總量,也即達到收縮貨幣總量的目的,它是央行一種典型的價格貨幣政策操作工具。

通常情況,央行會根據設定的系列貨幣流動量考核指標來衡量市場流動貨幣總量的多少,當央行通過貨幣政策指標體系比如通貨膨脹率、M2等指標進行考核認為市場貨幣流通量超過正常的社會總需求時,也即超過企業或投資者需求限度時,會通過提高存貸款基準利率的方式來抑制市場貨幣流動量。

為了便於理解,在這裡打一個淺顯的比方:假如一定時期中國經濟市場需要100萬億元貨幣流通總量剛好適合企業及民眾的需要,而如果市場貨幣流動總量達到110萬億元時,必然會加速貨幣流通量的過剩,會引發貨幣貶值,從而對中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對此,央行會想辦法將存貸款的基準利率分別由於原來1.5%和4%提高到2%或5%,以達到抑制市場對貨幣過多的需求,使市場貨幣供給與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顯然,央行通過提高存貸款基準利率傳導給所有金融市場,從而提高金融市場整體利率水平,達到收縮過剩貨幣和抑制通貨膨脹之目的。


財經深思


7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佈6月份的通脹數據,根據數據:

中國6月CPI同比上漲是 1.9%,連續3個月低於2%。6月份PPI同比 4.7%,連續3個月上漲。

6月份1.9%的物價上漲幅度低於年初定下的3%目標,但是高於目前1.5%的銀行一下定期存款利率,也就是按照1.9%的物價漲幅,原本100塊錢你可以買到價值100元的商品,你存進了銀行,一年後本息是101.5元,但當時的商品已經上漲到了101.9元,實際上你100塊錢的購買力下降了。

手上錢購買力下降的原因不是因為通脹太高了,而是利率太低了(1.5%的基準利率是歷史最低水平),而1.9%的通脹率也是非常低的水平。

對咱們普通老百姓來說都不喜歡通脹,因為你手上的錢更加不值錢,但你不知道的是如果CPI過低進入了通縮,那麼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更大,所以每個國家的政府都不喜歡通縮,發達國家都將CPI作為制定貨幣政策的出去點,基本目標都是希望合理的通脹,中國也一樣。

過去三個月連續低於2%的通脹率告訴了我們兩點信息:

1、雖然中美博弈加劇,雙方互增關稅,但是到目前為止對物價的影響並不是特別明顯,可以預計即使未來貿易博弈升級,進口商品給國內帶來的輸入性通脹壓力將會不大。

2、雖然目前一年存款基準利率仍然在1.5%的歷史低位,利率理應上升,但是現在的低通脹限制了央行上調利率的空間,原本預計年內有一次加息,現在看來可能連一次都沒有了。而從市場利率角度上看,甚至還可能下調。

近日,新浪援引媒體稱,中國銀保監會上月下發通知,要求對銀行業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實施定期監測指導,力爭實現今年三季度新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較當年一季度明顯下降,四季度較三季度保持平穩態勢的目標。

但是利率的變動可能是定向的,房貸利率方面可能還是會上升,根據融360的數據,全國房貸利率連漲18個月,2018年6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是5.64%,比5月上升0.71%。市場利率分化的原因有兩點:

1、降低市場利率可以更好地為企業提供融資,畢竟今年不管是內還是外發生的事件太多,經濟必須得到呵護。

2、房貸利率上升可以對沖央行降準對房價帶來的影響,央行今年已經進行了3次降準,讓不少人產生貨幣寬鬆的預期,很多炒房人都已經蠢蠢欲動,這時候繼續引導房貸利率上升可抑制房價上漲,至少控制上漲的速度吧,要不然萬人搶房事件又開始上鏡了。


小白讀財經


在是否加息問題上,央行很糾結,也很無奈。一方面,美聯儲不斷地通過加息吸引資金進入美國市場,以體現美國經濟復甦的良好狀態;另一方面,按照中國經濟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加息顯然是不太合適的,尤其對實體經濟發展是不利的。

那麼,中國會不會加息呢?何時加息呢?顯然,這個問題需要全面分析、理性回答。

從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到現在,央行已經發行了上百萬億的貨幣,正常情況下,已經不是流動性短缺,而是市場資金太過富裕的問題了。可是,為什麼實體經濟仍然是融資難、融資貴,很多企業都因為資金問題而關閉、歇業和倒閉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銀行的信貸資金投向出問題了,資金大量進入到了房地產領域和政府融資平臺的口袋了。正是因為資金的流向出現了問題,才導致實體經濟資金十分緊張。而這種緊張,與資金的投放完全不協調,也無法真實反映貨幣政策的鬆緊了。

也正因為如此,貨幣政策的調整難度就越來越大。加息吧,實體經濟受不了,不加息吧,資金外流日益加劇。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從銀行身上入手,讓銀行解決信貸資金的投向失控問題,讓銀行調整與優化信貸資金投向。這個問題不解決好,無論是貨幣政策的鬆緊,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都解決不好,復甦的難度就相當大。

央行為什麼不加息,難點就在這。但如果一直按照公開市場操作的方式,顯然也是效率越來越低。加息手段,還是要適時推出。


譚浩俊


因為沒有問題的附加說明,不知道問題中的“央行”是指哪國的央行,還是泛指全球央行。如果是泛指全球央行的話,那在這次貨幣寬鬆週期之後,美聯儲已經加息多次,加拿大、英國、歐盟等很多國家已經跟進。美聯儲還將繼續加息,今明兩年還至少會加息5次。我所在的加拿大在未來18個月也將升息五次,是大概率事件。

中國的情況網友大多很清楚了,我就談談加拿大的情況吧,可作類比。

前兩天,加拿大央行宣佈再次加息25個基點,這是自去年以來第四次加息了。同時加拿大央行表示,今後將會採取循序漸進的做法,根據數據來決定利息政策,目前看來,提高利息抑制通脹在既定水平是有必要的。

加拿大和中國一樣,也面臨著和美國的貿易戰、房地產市場也正在疲軟。因此,加拿大央媽的一小步,正是許多加拿大債務人的一大步,前兩天的加息使得加拿大的房貸利率水平達到自2008年12月以來最高水平,但關鍵的問題是,這才僅僅是剛剛開始,至少在未來18個月內,還將不斷地加息。

嚴峻的問題是,加拿大人瘋狂的把現有的房產升值部分拿出來享受,而不是用於開拓生意。一旦加息令房屋價值下降,他們升值的錢已經花了,拿什麼來還銀行的欠債呢?

篇幅有限,點到為止吧。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陳思進


3月16日加息後,美聯儲年內至少還要加息2~3次,這種貨幣政策收緊幅度對中國影響不可小覷。中國跟不跟隨,給貨幣政策制定者出了難題。



央行行長易綱在博鰲論壇上,談及加息,雖然未直接表態,但依然可看出中國貨幣政策的思路。

易綱表示,目前中國仍存在利率“雙軌制”,一是存貸款基準利率,二是市場化的貨幣市場利率。我們的最佳策略是讓這兩個軌道的利率逐漸統一。



從目前看,存貸款基準利率已經失真。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早就根據基準利率上浮和下浮了,根據自身情況來決定真正的存貸款利率。比如,存款理財化,利率早就上浮20-30%,貸款根據企業性質也在浮動。

所以調整存貸款利率的硬加息意義不大,現階段也不需要防通脹和控制資產價格膨脹。而且,搞不好對實體經濟還會帶來利空。

對於中國央行,比加息更重要的是利率市場化改革。中國央行可能允許商業銀行適當提高存款利率的浮動上限,使得存款利率與市場利率靠近。而為了支持實體經濟,央行下一階段可能還要下調貸款利率浮動空間,為實體經濟減負。

至於調整貨幣市場利率的軟加息,央行一直在執行。3月16日,美聯儲宣佈加息後,央行也上調公開市場逆回購中標利率10個基點,上調6個月和1年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利率10個基點。通過調高央行給金融機構融資的利率,來引導市場利率上行。

2018年是非常特殊的年份,中美貿易未來怎樣走、強度如何,都將在未來一段時間揭曉,在此之前,加息斷難現身。

…………………………………………………


史晨昱


預計整個2018年我國央行都不會加息,但2019年會有加息的可能。

在推測央行會不會加息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加息的目的。

通常情況下加息的目的包括減少貨幣供應,抑制消費和投資、壓抑通貨膨脹,減緩市場投機,鼓勵存款回收貨幣等等。

當然加息也可作為本國或本地區貨幣對沖其他貨幣升值帶來的資金外流壓力的重要手段。

在瞭解了加息的目的之後,我們再來看下央行是否會在最近時間內加息。

目前我國具備有加息的一定條件。

首先是過去十年我國的貨幣供應量每年都在大幅增長,截止2018年5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總量已經達到174億。這是相當高一個貨幣量,m2/gdp已經超過2,所以貨幣供應有超發的嫌疑。



另外當前我國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比較低,處於歷史上相對比較低的一個水平,目前央行一年期的存款基準利率只有1.5%,這個水平比物價上漲水平還要低,比如2018年6月份cpi的漲幅是1.9%,相當於存款一年期,老百姓是虧損的,如果存款利率長期處於這個低水平,那存款的人將會更加少,從而導致市場貨幣供應量進一步加大。



除此之外,美國一再加息也給我國資本市場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進入2018年以來,美聯儲已經加息兩次,而且預計2018年剩餘的時間,還有加息1到2次的可能,美國不斷加息,勢必會造成資金外流的壓力,所以央行有可能通過加息來穩定市場。

綜合這幾個因素之後,未來央行加息的可能是相對比較大的。

目前我國經濟實際發展情況給央行想加息帶來一定的困難

雖然當前我國具備了加息的一些條件,但是我國一些特殊的經濟發展情況,決定了央行不敢輕易的加息。

首先是貨幣供應的畸形發展,雖然當前我國的貨幣供應量比較大,而且每年的增幅都不小,但是新增的貨幣供應量當中,大部分都流向了房地產等以及其他資本市場,而真正需要資金支持的實體經濟,獲得貨幣資金很少,因而出現了雖然市場上貨幣供應量很多,但市場一直處於資金緊缺的狀態,比如銀行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資金就很緊張,很多企業去貸款都貸不到,或者需要排很長時間。

這就是一個很矛盾的現象,一方面是貨幣供應量過多,具備了加息的條件,但是如果全面加息的話,會誤傷實體經濟,如果銀行真的加息那本來就資金緊張的實體經濟將會雪上加霜。

其次是我國當前的通貨膨脹率相對比較低,甚至有可能出現通貨緊縮的情況,國家統計局公佈6月份的通脹數據顯示,我國6月CPI同比上漲是1.9%,連續3個月低於2%。

通貨膨脹率低,從中反應一個問題,那就是當前經濟形勢並不是太樂觀,如果央行在這個時候貿然加息,那勢必會進一步加劇通貨緊縮,這將不利於經濟的發展,一旦經濟減速,那就會意味著就業機會減少,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所以根據2018年經濟的發展情況來看,整個2018年,央行應該不會加息。

預計未來央行會採取定向調整為主

我國特殊的情況決定了央行不敢貿然全面加息,而是會通過其他手段來進行干預,比如實行差異化的利率以及貨幣投向政策。

比如7月4日開始,央行就實施了定向降準,向特定的行業以及領域釋放了7000億人民幣。

與此同時,央行繼續加大對房地產行業的資金投向控制,據有關數據統計,全國房貸利率已經連漲18個月,2018年6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是5.64%,比5月上升0.71%。



所以短期之內,央行應該不會有加息的可能,但是按照目前市場發展情況來看,央行肯定也不會拖得太久,預計2019年會有加息的可能。


貸款教授


美國加息、縮表的步伐越來越緊,正常情況下,為了防止資本外流,我們應該加強外匯管制,跟隨美國的步伐,一起加息。但事實情況是,我們不但沒有加息,還在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力度,這是為何?下面聊一下個人的一點看法。

當下不用加息

美國加息的目的是為了通過美元升值,利用美元資產的高收益,來吸引國際資本流向美國。我們國家通過擴大開放,降低關稅,就可以做到與美國相同的目的。美國能給國際資本帶來收益,同樣,我們國家也能。而且我們國家的市場相比起美國來說,前景更好,也更有潛力可挖。

美國加息的週期二三年內就可能結束,但中國這個大市場可不是兩三年就可以結束的。開放之初不來搶佔先機,等事態平穩了再來就沒戲了。也就是說,現在流向美國的資本都是抱著短線的思維去的,這一點國際資本幾乎都知道。而我們開放的政策,是兼顧的短線和長線,短線上可能略輸給美國,但有長線來補充。以我國現在經濟發展的韌性,崩盤的可能幾乎為零。所以現在央行不用採取加息的手段。

當下也不想加息

雖然我國的M2供應量持續在超發,M2/GDP的比值在2016年末達到了2.08,2017年末有所下降,也達到了2.02.但是社會上的流動資金並不充足,大部分資金都流入了樓市,原因想必大家都知道,這裡不再多說了。

在美國加息的大背景下,我們不跟隨加息可以,但再主動增加貨幣供應是不可能的。當市場上流動資金不足,而貨幣供應又跟不上,同時還在降槓桿的情況下,國內出現了錢荒現象,社會融資減少,企業出現債務風險的可能大大提高。2018年1月到6月,債券市場共發生違約20多起,暴雷的有13家,涉及到的公司十幾家之多。雖然還在可控之內,但相比起前兩年呈現增長的趨勢。此時再採取加息的話,無疑會增加企業的違約的數量。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對外,面對美國的加息,我們還有不少的牌可以打出,來應對資本外流的風險;對內,市場資金流動性緊缺,企業融資困難,違約率升高,也制約了加息的可能。所以,面對美國加息,對外,採取擴大開放措施,保證對國際資本有足夠吸引力;對內,企業債務問題能控制在一定範圍內的前提下,採取加息的手段的可能性不大。

我是禪風,點個贊加關注,還有更多宏觀經濟方面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淡淡禪風


如無意外,央行今年就會加息,最可能6月份或者9月份加息,央行可能在美聯儲加息後跟著加息一次。很多人表示目前國內經濟形勢不允許加息,適合相對寬鬆的環境來增加資本流動性,避免股市、樓市、匯市和實體經濟受到衝擊,實則不然。央行可能在加息同時降準,利用MLF等金融工具釋放流動性,維持金融穩定。

國內貨幣政策已經慢慢從此前寬鬆政策走向穩健正常化,這就意味著超低利率的時代即將結束了,此前長期的低成本利率造成信貸規模不斷擴大,金融機構高槓杆跨市場套利,造成金融不穩定風險。滋生房產泡沫,給經濟埋下隱患。加之通脹的走高,都意味著央行可能加息的概率很大。

除了國內自身因素,國際貨幣緊縮政策已成大勢所趨,美聯儲加息不斷,英國也十年來首次加息,加拿大也進入加息陣營,歐元區縮小QE規模,退出只是時間問題。隨著資本不點回流,這無疑給國內造成壓力。綜合而言,國內今年加息可能性很大。

我是Roseview財經,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Roseview財經


博鰲論壇,易綱行長給了兩個信號:

1、我們要與全球主要央行同步,市場早已期待收緊利率,我們也已做好相關準備。

2、基準利率要與市場利率並軌,更加遵從市場利率這一方向。基準利率上調,相信不會等太久。

易綱是個堅定的改革派,他曾經表示,央行的主要負責人,必須要有反潮流的勇氣和智慧,如果在任央行行長不會市場和公眾批評,那一定不能夠在歷史中站得住。

言下之意,央行會堅定按照既定方針執行貨幣政策,不會因為市場的一些波動而轉向。以前我們常說央媽被市場綁架,只要下面的人叫苦不迭,央媽就會奶一口。現在來看,不現實,穩健篇緊的貨幣政策已經來了。

至於央行何時加息,我想大家都會盯著美元看,畢竟美元在這個加息週期已經加息6、7次了。而我們的央行一直沒動。

從易綱在博鰲的表態來看:

市場利率和基準利率要並軌,眼下之意,基準利率會上調。但作為央行行長,他不可能直接說加息。但他表示要考慮兩大因素,一是實體經濟,要評估加息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二是看預期,市場預期也是央行參考的重要指標。

我個人感覺至少得等中美貿易問題達成協議才會考慮加息,但加息是非常慎重的,他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信號。

我是樓市微觀察,只說真心話,歡迎點贊與關注。


樓市微觀察


說實話的,個人認為在房價不能夠進一步調整,把目前房地產這個最大經濟體給穩住的情況下,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加息,這個可是借貸方面的加息,並不是存款的利息上調。一旦加息,融資成本加大,市場貨幣流通性鎖緊,人民幣是會升值。但是那些房哥房姐怎麼辦?一旦加息會不會引發大規模的斷供狀況出現?一旦大規模斷供出現會不會出現類似次貸危機?對實體經濟有多大影響,一旦影響到實體經濟,那麼股市一樣也會崩,這都是值得思考的,所以為什麼美聯儲加息七八次而央行都沒動,可以說美國跟我國的經濟情況不一樣。說到底就是目前房地產影響太大。

但是按照我個人的意願來說,我是希望加息的。貨幣上漲,才能夠抗通脹,物價才能夠下來。現在收入沒變,而物價不斷上漲,有意思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