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找到你》?

白琰昕弈


作为张艺谋在北电摄影系的同学,吕乐转型做导演的片子倒是没有被商业裹挟,而是一直保持着对现实变化的关注。

在《找到你》中,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带来家庭生养问题的解脱,反而压力更大。不管是职场白领女性,还是务工妇女,在面对孩子时,都无法尽到她们完全的母爱。这也是每个观众都心有所感的,是影片的现实意义所在。

题目的一个“找”字,已经昭示了这是一部心急如火的电影,何况还是找孩子。从开头姚晨在地下道翻捡垃圾箱的镜头,到最后的抢救高潮,影片始终处于一种虐心的紧张气氛里,情绪饱满至极,没有给人任何放松的空间。

虽说现代电影是以内敛、深厚和留白为艺术参照,每当情绪太充溢时,往往会给人以煽情的诟病。但是当牵扯到孩子的时候,再浓烈的感情都不为过。因为,这本就是生命的底色,是人性的自然流露。

姚晨和马伊琍都是有孩子的明星,从产后接戏的数量可以看出,她们也在衡量工作和家庭的关系。特别是姚晨,这几年出片率很低。当她们在演这种亲子故事时,几乎相当于量身定做,能够把母亲对孩子的那种连心牵挂,和犯了错误后的揪心无助,以彻骨的姿态表现出来。

《找到你》用一个悬疑片的架构,将太太和保姆两位女性的命运连接起来。她们的职业差异只存在于经济状况上,至于情感生活,却是相同的疲惫和无奈,比如男人的无用。于是,姚晨的“找”也就有了三层意味:找孩子是目的;了解保姆的人生是过程;发现自我、反省自我是最终的主题。

在经济水平差异和女性命运这两个表象背后,影片其实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生殖本身的意义。这个命题,吕乐曾在以往作品中探讨过,那里面的女性在生殖后,也往往意味着贬值。男女的情爱关系,被资本经济给异化了。

《找到你》也有这个意思,孩子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是像姚晨所说的那样,是为了让自己的生命圆满呢,还是像马伊琍那样,纯属是原始的冲动和母爱的渴望?在如今这个二胎恐慌症弥漫的年代,当我们为片中的母爱流泪时,别忘了自身的处境和自己的选择。


陈令孤


刚看完点映的电影找到你,这电影是会计的菜,所以还挺喜欢的。而且有主演姚晨现场分享她的表演故事和拍摄经历,可以说台前幕后全方位了解了这部文艺片的故事。



导演吕乐很人文,无论他以前当摄影,拍的漂亮妈妈,有话好好说,一九四二,画魂,还是后来当导演的美人草,十三棵泡桐,作品都比较有人文色彩。这部聚焦失踪儿童题材的电影,拍得很有市场野心,主演是姚晨和马伊琍,人气,名气,演技,都有,选角也很适合。



本来很简单很普通的一个故事,拍得有悬念,有剧情,还比较戳人,催人泪下。所以这种电影适合通过点映聚集口碑,电影现在也大范围开始点映,力拼国庆档。



双女主,孩子,失踪,都比较抓女性观众的眼球,特别是妈妈群体,而他们又很容易带上男友或者老公去看,现场流泪的女生不要太多,男生负责递纸巾就好了。



其实吕乐导演还是比较克制的,从马伊琍演的那位母亲的苦情戏上就能看出来,比较收着演,极致母爱还算隐忍。而马伊琍的表现也确实让人惊喜,不看介绍几乎认不出来。



相反,扮演丢失女儿的律师的姚晨,反倒用了外放式的表演,泪点也几乎都在她那个角色李捷身上。可以看出姚晨可能比较久没演电影,能量很足,把本来相对单薄的律师演得很出彩。



两位女主撑起了这部电影,非常值得一看。因为国内女演员一般结了婚生了孩子过了三十五岁,就很少有角色可选,特别是电影,所以有这样一部电影,姚晨和马伊琍应该庆幸,所以很拼,即使抛去孩子失踪的催泪梗,在找孩子过程中的悬疑,对社会各阶层的展示,也都很有看点。

最后,谢谢今日头条的观影机会,对这样一部电影,真的需要花费很多资源去宣传,好电影不应该被喧嚣埋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