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来——员工赚的多的时候,企业成本是最低的!(附激励方案)

(点击右上角“+关注”【中小企业薪酬绩效设计】头条号,有干货、有资讯、有态度!!!)

于东来——员工赚的多的时候,企业成本是最低的!(附激励方案)

导读:

胖东来的老板于东来曾在一次发言中说:我相信员工赚的多的时候,企业成本是最低的,企业为员工多做一点,效益却有可能放大数倍...

很多老板不理解这句话,员工赚的多,企业成本必然会高,怎么说成本是最低的呢?其实于东来讲让员工多赚,不是简简单单地增加员工的工资,而是通过一整套薪酬设计机制来激励员工,最终达到员工多赚,企业多盈利的目的。

根据调查,大多数企业在设计薪酬时,首先考虑的是成本问题,然后考虑的是员工可接受的最低薪酬问题,很少考虑激励问题。也就是说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全面考虑过:如何让你设计的薪酬能够真正激发你的员工。

于东来——员工赚的多的时候,企业成本是最低的!(附激励方案)

薪酬是企业的成本?

有的企业老板一到年底就会愁眉不展,因为要面对员工加薪的问题。很多老板不知道这个“薪”要怎么加?在老板看来,加薪就是增加了成本,但是不加员工有情绪,效率更低,变相人工成本更高。这体现出很多企业对员工工资的认识还停留在企业成本的层次上,如果这个思路不改变,无论是固定工资,还是底薪+绩效,薪酬绩效的效果都不会好。

于东来——员工赚的多的时候,企业成本是最低的!(附激励方案)

薪酬是企业给员工的激励

薪酬真正应该扮演的角色,不是企业留人的成本,而是企业激励员工创造价值的手段。

于东来——员工赚的多的时候,企业成本是最低的!(附激励方案)

如何设计激励性的薪酬模式?

  1. 逐步打破固定薪酬的传统思维;
  2. 将薪酬与绩效实现完全融合;
  3. 薪酬模式设计共赢与创造是核心;
  4. 实现计薪的产值化与价值化;
  5. 通过目标管理和团队建设打造绩效文化;
  6. 确保可以量化,用数据说话、明确各项标准和要求;
  7. 当前价值与未来价值的大薪酬包计划。
于东来——员工赚的多的时候,企业成本是最低的!(附激励方案)

基于员工价值增值的薪酬绩效方案——推荐KSF模式

KSF将考核与激励融为一体,不是天天盯着自己的指标,而是想着如何让员工拿到更高的收入!在“KSF全绩效模式”下,员工的收入越高,意味着企业的利润越高。高工资反而低成本,同时员工的潜能被充分挖掘,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

KSF的主要设计原理是:结果导向、数据说话、价值分割、薪酬分块。

于东来——员工赚的多的时候,企业成本是最低的!(附激励方案)

KSF是一种能让管理者和企业共赢的薪酬模式,它一般会给管理者开拓6-8个绩效激励渠道,并在每一个渠道上找到平衡点,超出平衡点即做出分配,这个模式分配的不是企业既有的利润,而是一种超价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结果、效果与企业进行价值交易,企业赢得的是高绩效、管理者员工赢得的是高收入。

本文所讲的:激励性KSF模式实操内容及案例,来自《绩效核能》一书,想深入学习的,建议点击以下链接购买!书内附数十个行业案例,送独家视频学习资料。

举例来说

一个养生店店长每个月固定薪资是6000,之前经常抱怨收入低,增长空间小,所以对门店的发展也不是很关心,负面情绪也比较严重,并且已经影响到店员的工作积极性,现在也没有可替代的人员,即使有,这种状况也不能立马得到改善。

于是我们给他的店长做了KSF薪酬的变革:

于东来——员工赚的多的时候,企业成本是最低的!(附激励方案)

首先把他的固定工资部分降低,拿出4000元作为KSF工资,并把他分摊到6-8个指标,员工只要达到了平衡点(年度平均数据),就可以全部拿到这部分K工资,如果超过了平衡点,就有奖励,上不封顶,没达到平衡点,就少发一些,但下限是有度的,以保证员工的安全感!

在平衡点的基础上:

  1. 营业收入每增加5000元,奖励100元,每减少5000元,少发50元;
  2. 利润额每多1000元,奖励12元,每少500,少发6元;
  3. 人创营业额,每多400,奖励50,每少400,少发25元;
  4. 培训员工,每多培训一个小时,奖励50元,每少一个小时,少发25元
  5. ······

实行KSF薪酬模式之后:

  1. 店长尤其关注门店的营业收入,想尽各种方法创造业绩;
  2. 员工培训这一块开始重视起来了,店员更加有归属感;
  3. 店员店长工资增加,工作更有积极性;
  4. 门店氛围比之前好了,店员之间,店长与店员之间关系更加融洽;
  5. 人员流失率比之前低了10%,门店结构更加稳定。

KSF模式在落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正激励一定要比负激励多

没有员工喜欢惩罚,但是企业如果完全没有惩罚会让员工觉得犯错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惩罚一定要有,并且控制在员工可接受范围之内,过度的惩罚很容易引起员工的反感。

2.要求不清晰、不明确,在实际运用中很难操作

要做到要求明晰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清楚岗位考核的关键因素,这个岗位要把他做好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事情,指标明确了之后就要将这些事情做一个具体的罗列,按照重要程度决定每件事可以拿到的薪酬。只要其中有一项是模糊的,那么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

3.缺乏数据支撑

有些企业已经连续几年出现亏损,比如之前的利润只有3000万,但是老板几年想做到1亿,那这个目标的决定就是缺乏数据支撑的,员工觉得不可能实现,甚至老板心里也没底,那员工就不会为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去拼搏。

4.忽视平衡点的重要价值

平衡点是用来平衡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利益,老板认可,员工亦能接受,这就是共赢的支点。有些老板为了企业更大的利益会将平衡点的设置偏向于企业一方,但是员工没法做到,即使被迫接受也对考核心存不满。

5.指标提取没有深度,跟企业经营目标的粘合度不高

例如,某区域经理的指标”销售额工资、毛利工资、区域储值卡余额、可控费用率、人才培养、重点工作达成、财务数据准确等。

这更多是一些过程性指标,挖掘的深度不够,对公司经营目标及利润的提升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应该改为:营业额、成交率、客单价、新客户增长、库存周转、重点产品销量点比、毛利率等。

6.用绩效考核代替管理制度

有些老板认为,绩效设置好了,企业就不需要其他制度了,显然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任何的制度都不可能是万能和完美的,都需要其他管理制度去辅助,例如公司的例行会议,管理层与员工的沟通制度等等,这些都是绩效考核制度无法替代的。

于东来——员工赚的多的时候,企业成本是最低的!(附激励方案)

对于不同层次的员工,建议设计的激励性薪酬解决方案

  1. 高层:KSF+年薪制+股权激励。以KSF价值管理为导向,结合年薪制模式。以价值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以多次分配为导向,全面调动员工状态,实现绩效快速改善。
  2. 中层:KSF+产值+超价值/剩余价值再分配。主要以KSF价值管理为导向,结合产值量化。
  3. 基层:一线岗位,产值+计件/提成+内包+KSF;
  4. 二线岗位:PPV+KSF。主要以个人产值量化为导向,结合价值管理。

在薪酬之外,还可以加入多元的双向驱动激励方法,丰富员工的价值与收入系统,实现员工收入由自己决定、自我计薪。

往期精彩回顾

对此你有什么想法或建议,想要详细了解全套资料可以私信,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交流!

分享是一种美德,如果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或帮助,欢迎转发、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创作的动力。

如需了解更多薪酬、绩效、股权、合伙人、预算管控方面的知识请关注本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