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乡镇长的深刻思考(一):我的治村观

文 / 任盛宇 (山西省五寨县新寨乡乡长)

农村出路在哪里?一位老师曾经和我探讨过关于乡贤治村、城镇化以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工作之余,我做了一下思想梳理。

一、点亮农民自己的灯塔

——我的治村观

一些地方注重发挥离退休干部、知识分子、优秀农民工、企业家等群体在形成新乡贤文化中的引领作用,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建立乡贤联络站、乡贤馆、乡贤会,鼓励乡贤返乡创业,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如宁波市推动的“三老一贤”善治体系,丽水市成立的“乡贤评议团”,泰顺县警方组建的“乡贤智囊团”,以及汕尾市实施的“乡贤回归”工程等,通过培育乡贤文化,发挥乡贤的引领作用,引导村民见贤思齐,崇善扬德,同时,以乡土观念凝聚乡贤力量,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新乡贤既熟悉本地乡情民意,又有文化,有资源,见多识广,可以有针对性地发现并解决乡村问题。我们应大力弘扬乡贤文化,挖掘、鼓励新乡贤反哺乡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

但是,推进乡贤回村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瓶颈。在广大中西部地区,由于农村人居环境简陋,老干部退休后不愿回村。即使是东部地区,也由于乡村医疗条件相对落后,老年人身体难免出现毛病,子女又居住在城里,多数老人纵有返乡奉献余热的情怀,也只能望村却步。

在成功的乡土工商人士中,良莠混杂。许多老板,返乡动机不纯,缺乏反哺父老乡亲的初衷,一些人甚至会挖空心思与民争利。如此“乡贤”,生活中,工作中,所见太多!

问题来了:目前的农村工作,识别一个贫困户都非常困难,矛盾重重,又如何能够甄别出哪一个人是新乡绅,哪一个人是新时代的土豪劣绅?

一位浙江的乡镇朋友认为,不少政府推动成立的“乡贤会”,本质上就是商会、同乡会的马甲,是同乡工商人士互通人脉资源的平台,难以有效起到乡贤的引导作用。我在工作中也曾遇到过一些“乡绅”回村“回报”乡亲的案例,以后有机会讲述给大家,希望大家明白一个颠簸不破的道理:资本的本性绝非慈善!

读过一些主张用乡贤文化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文章,受益颇深。乡贤治理乡村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们应该鼓励其健康发展。

同时,新乡贤文化的提出,也让我难过。我们每一位基层干部、普通党员都应该深刻思考一下,主张乡贤治村,是否在有意无意戳我们的脊梁骨?呼唤乡贤治村的一些国民,是否已经对目前村两委治村体制失去了信心,是否对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表现失望?依靠乡贤治村,要我们基层政府、村两委何用?要我们9000万党员何用?这也是当蔡继明老师问起关于乡贤治村的情况时,我欲言又止,没有正面回答的原因所在。真的深感内心惭愧!

我认为,乡绅治村理念能获得社会各界广泛的重视和支持,是对我们的巨大鞭策,全体党员应该知耻而后勇。

这倒逼我们必须郑重思考:党建工作该如何与时俱进?革命年代形成的党建工作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应该赋予新的内涵。我们既要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也应该吸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既要把先进的党外积极分子吸收到党内,更要把那些不学无术、心无百姓、不敢担当的党内投机分子请出去。党建工作不是新建党员活动室,而是敢于拿起刀子,为自己动手术!作为执政党,不依靠9000万党员的无私奉献,却企图依靠其他力量治理乡村,注定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在加强党建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加强村民自治,让农民学会管理自己事务的能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自治改革是根本实现途径。农民的乡村振兴主体地位不能被边缘化。乡村自治应当按照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本原则,以村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权利为基本内容,在党的领导下和法治框架下,由农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务。

有些人看到村委民主选举中存在贿选等问题,就觉得中国农民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我认为,想当村干部,用金钱收买民意,比起向上级跑官,就是一个巨大进步。即使存在许多问题,也绝不能让村民自治走回头路。

有的村干部反映,不发小礼品,村里连一个村民代表会都开不起来。我认为,根本原因不是农民觉悟低下,而是由于村民自治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群众不想当民主的摆设,对现有治理结构持有消极抵制情绪。

目前的村两委,没有脱离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化性质。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农村,没有集体经济,运转经费完全依赖于上级转移支付。村民想吃馒头,乡里研究后认为应该让吃米饭,村长即使知道村民的需求,也只能听从乡里安排。购置米饭项目经过严格论证、科学设计、按程序招投标,工作全程留痕,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物质成本。当米饭到了村民手中时,村民可能已经饿得进了医院。如果村委根据实际需要立即为村民购置了救命的馒头,就违反了财经纪律,改变了专项资金用途,后果很严重。

政策积累,让村民对村内事务逐渐丧失了参与的积极性,甚至认为谁当干部都一样。

培养农民学会管理自己事务的能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方向。这好比自己的家事,却委托隔壁老王去管理,即使老王不存在道德风险,你家的需求,老王永远不如你自己了解。

我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农民完全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党和国家在农村各项事业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是民主决策,而根治基层贪腐的最有效途径莫过于民主监督。

镇村一体化治理下的中心镇,也可以探索通过民主直接选举产生镇长人选,由镇、村常住居民(而不是户籍人口)共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镇级事务。

点亮农民自己的灯塔,才能真正照亮乡村振兴之路!民主就是灯塔的火种。

一位乡镇长的深刻思考(一):我的治村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