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 一份使命 三尺講台——淮北市人民路學校蘇文芳一名黨員教師的風采

一片丹心 一份使命 三尺講臺——淮北市人民路學校蘇文芳一名黨員教師的風采

淮北市人民路學校教導主任蘇文芳芳名遠揚,安徽省政協委員,安徽省特級教師,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安徽省江淮好老師,享受淮北市第一批高層次人才儲備金,第八屆淮北市黨代會黨代表,淮北市勞動模範,淮北市改革開放40週年來最具影響力的勞模工匠標兵提名獎,淮北市“重品行 樹形象 做榜樣”先進個人,淮北市優秀教師,淮北市語文名師工作室名師,淮北市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成績和榮譽是蘇文芳兢兢業業對黨員教師最好的註腳,她是校長眼裡的好幫手,是教師眼裡的好同事,是學生眼裡引路人。

立人為先,德育引領人

從教二十餘年,她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立人為先,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人民教師的深刻內涵。

立人為先,以行踐言。蘇文芳2005年被淮北市教育局公開選聘到淮北市淮北市人民路學校,擔任語文教學並負責教學教研工作。作為第十二屆安徽省政協委員,她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心瞭解社情民意,認真撰寫政協提案,始終不忘人民教師的職責所繫,積極為“學有所教”鼓與呼,建諍言、謀良策。作為安徽省優秀黨員先進事蹟宣講團成員,她經常到黨政機關、三區一縣、各學校作報告,傳播人民教師的風采風範,為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而努力。

立人為先,弘揚美德。她帶領學生誦讀經典,以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學生德行。家長會上,她開展幸福人生家庭講座,推行孝行家和的家庭美德。在道德模範進校園先進事蹟分享會上,她積極引導學生感受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的溫暖和力量。她熱心公益事業,捐款十萬餘元扶危濟困,並長期資助著四川山區的孤兒。每年的“六一”兒童節,她都帶領學生向四川大涼山的小夥伴們愛心捐款,從小種下助人為樂和真善美的種子!

大愛為本,仁愛塑造人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這是她的從教格言。她以仁愛之心教書育人。

淮北市人民路學校學生層次參差不齊。課堂之上,蘇文芳嚴格要求傳道解惑;課堂之外,她慈母一般把學生學習需求和生活冷暖記在心頭,學習上幫助學生補缺補差,生活上為學生提供愛心資助。學生要畢業了,她自費購買關於家風家訓、傳統文化等方面的書籍,送給每名學生,讓他們寫下讀書筆記心得體會。家長在qq和微信群裡留言:蘇老師心懷大愛,對家長像兄弟姐妹一樣;對學生,更是關懷備至,教一程,愛一程,帶一程,送一程!

愛心的力量是無窮的。四川災區轉來的孩子,她用心呵護,用濃濃的師愛化解了地震帶來的陰影。孩子含著淚說:“我長大了,也要做一名像您這樣的老師!”家長送來“大愛無聲,感謝恩師”錦旗表示感激。

奉獻給學生的和教育事業的太多,對於留下的遺憾,蘇文芳問心無愧。蘇文芳感到虧欠最多的是她的老母親,老人在幾次化療期間,為了不影響學校工作,不耽誤畢業班學生的學習,她都沒能守在老人身邊。老母親走了,蘇文芳把對思念化作了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由於工作生活的壓力,曾導致她自己白細胞一度降低到2000左右,但她始終堅持在一線課堂上。

愛崗敬業,使命激勵人

蘇文芳畢業於幼師,從教之初也只是一所偏僻學校的小學教師。雖然起點低,但是她沒有氣餒,而是孜孜以求、砥礪奮進。為了提高自身執教能力,她努力創造一切學習機會。每當市裡搞大型教研活動時,蘇文芳總是“鐵桿粉絲”,哪怕自己花錢買票也得去。就連產假期間,她也不忍失去機會,在興華大劇院堅持聽課到結束。每年暑假,她都自費外出參加學習培訓,利用一切時機學習實踐,提高教育教學管理能力水平。

一份榮譽,一份責任,一份擔當,一份使命。面對各種榮譽和好評,蘇文芳進取的腳步絲毫沒有停歇。她先後主持參與了《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數學學科的有效整合研究》《在德育中進一步發揮傳統文化的作用》等國家級、省級課題研究,並獲得安徽省綜合實踐研究教學成果一等獎,撰寫的七十餘篇論文課例等發表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上或獲獎。

有人說:“老師就是學生的樣子”,而蘇文芳認為“教導主任就是老師們的樣子”。一枝獨秀不算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她把“傳幫帶”促進青年教師專業化成長,作為工作的新起點、新使命。她致力於對省內教師的業務輔導,進行新教材、新教法、新課改培訓。適時組織開展“名師引領,專家點撥”“青藍工程,結對幫扶”“抽籤上課,教師素養大賽”等活動。蘇文芳經常走近身邊的年輕教師,做他們的知心朋友,悉心輔導青年教師謝巍、孫麗、王思宇等數十位老師在全國、省、市大賽中獲獎。

一片丹心 一份使命 三尺講臺——淮北市人民路學校蘇文芳一名黨員教師的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