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三報到”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近日,淮北市下發《關於建立市直單位、領導幹部和普通黨員“三報到”制度進一步加強居民小區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機關黨組織、領導幹部和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全力打好社區疫情防控阻擊戰。

吹響全面抗疫“集結號”

劃分戰鬥單元。按照就近就便原則劃分戰鬥單元,機關單位結合“大工委”“大黨委”工作,到對口聯繫的街道社區報到;在職黨員到居住地社區報到;縣級以上領導幹部到居住小區報到並負責對小區進行包保。

明確職責任務。機關單位到街道社區報到,重點加強工作會商,幫助解決疫情防控物資短缺等具體問題;領導幹部到社區報到,重點深入一線把握疫情,全面掌握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及時發現堵塞工作漏洞和潛在風險,督導檢查解決問題;其他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根據身體條件和個人專長,積極配合小區疫情防控工作,切實緩解社區工作力量不足問題。

快速集結行動。通知下發2日內,全市市、縣(區)直單位全部到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報到完畢;全市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到113個社區報到,擔任包保組組長、副組長,發生確診和疑似病例的小區,一律由廳級幹部帶頭包保;1.1萬餘名在職黨員到所居住的社區報到,積極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織密精準防控“安全網”

健全網格體系。建立“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黨組織防控體系,社區黨組織全面統籌,網格黨支部獨立作戰,將機關報到的黨員全部下沉樓棟黨小組參與小單位防控,做好信息溝通等工作;以大型商場、菜市場、新型農超為中心建立商圈專屬網格,由街道黨組織統攬區域疫情防控工作,統一調配物資,統一調配人員,形成“全方位、全天候、全覆蓋”疫情防控格局。目前,全市113個城市社區,439個居民小區,8000多個樓棟,38萬餘戶常住人口全部納入防控體系。

落實管理責任。全面落實黨政主要領導包保責任,建立“4+11+N”疫情防控領導體系,市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分別負責一個縣區,市委常委、副市長分別擔任11個網格化工作組組長,各縣區、機關直屬單位、街道(鎮)、社區主要負責人為組員,分別包保負責一個社區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工作,實現倒逼責任落實、提升工作實效“雙推進”。

有效發揮作用。各級機關、黨員領導幹部、在職黨員堅守工作一線,認真履職盡責,連日來,共幫助社區解決疫情防控難題960個,給予資金、物質等支持11.26萬元。淮北市相南街道將任務分解到657個樓棟網格,664名黨員全天候值班在社區網格卡點,確保疫情防控一線工作順利開展;杜集區建立“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為架構的組織體系,細化單元樓棟基礎網格421個,派駐社區黨員幹部、黨員樓棟長、參加志願服務的在職黨員輪班值守。全市街道社區根據工作需要,組織在職黨員分別成立政策宣傳、環境治理、信息採集等各類特色志願服務隊,先後成功勸返人員8.6萬人次,發放疫情防控宣傳單3萬餘份,參與小區清潔消毒、衛生清理等862次,收集居民家庭情況、生活需求等信息632條,解決小區封閉後居民各種生活上的困難1325件。

樹好擔當作為“風向標”

健全評價機制。結合“三報到”工作,建立自下而上評價駐區單位和在職黨員的工作機制,待疫情結束後,由社區對報到的機關單位和在職黨員在抗疫期間的表現進行評價,評價結果納入各地各單位黨組(黨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和領導班子、領導幹部年度綜合考核重要方面。(許華松、劉錦明)

健全激勵機制。堅持在疫情一線考察識別幹部,率先制定出臺《關於做好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考察識別幹部工作的通知》,創新“733”模式考察識別幹部,市人民醫院孫偉等一批衝在防疫一線的幹部得到提拔。

健全問責機制。組織專門力量開展督促指導,重點督查干部黨員在崗在位、履職盡責和落實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情況,對不報到、不到崗的幹部黨員取消評先評優資格,對臨陣退縮、擅離職守、工作不力的,嚴肅追責問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