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區分一下焦三仙、保和丸、豆豉陳皮水的用法了

之前我們寫過焦三仙,也寫過保和丸,時不時在文章中還提過淡豆豉陳皮水,他們的共有的一個功效就是消積食,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將他們放在一起比較過。於是長期關注我們的愛學習的家長就不樂意了:都是消積食的,那積食了我到底要選哪個?好不容搞懂了寒熱虛實,好不容易能簡單辨個病辨個證,結果最後卡在了用藥這裡,感覺都白學了……絕望,中醫好難,放棄中醫了。

是的,對於大多數吃瓜群眾來說,要區分他們就跟男生區分老婆口紅色號一樣難。

所以,今天咱們就開個頭,簡單說說這幾個的區別,到底要怎麼用。

焦三仙主要用於面積,肉積,剛開始不消化的時候。

組成:焦山楂,焦麥芽,焦建曲。功效:消食導滯、健脾


是時候區分一下焦三仙、保和丸、豆豉陳皮水的用法了



焦三仙的三味藥,主要用途呢就是消食,只是三味藥所針對的食物種類有不同,焦麥芽有很好的消化澱粉類食物(米、面、薯、芋)的作用;焦山楂善於治療肉類或油膩過多所致的食滯;焦神曲則利於消化米麵食物。那三者合用,幾乎就是不管那一類食積都能兼顧。那實際應用方面,有的也是隻選擇其中一種或者兩種兼備。

比如有的人明確就是吃肉吃多了,那一味山楂就夠了。有的吃饃饃吃多了,那一味麥芽水也是可以的,山楂就可以不用了。像之前我們也說過,焦神曲是有解表除溼的功效的,所以,像合併有感冒症狀的,或者平素有溼邪的,那消食的裡面選擇建曲會更有幫助。這些都是跟藥物本身還具有的功效有關。

保和丸多用於有胃脹,腹脹的,有積食內熱的。

組成:焦山楂、炒神曲,炒麥芽,半夏,茯苓,陳皮,炒萊菔子,連翹。功效:消食導滯,和胃。


是時候區分一下焦三仙、保和丸、豆豉陳皮水的用法了



我們再看保和丸,裡面也是含有“焦三仙”這個組合的。另外還添加了其他藥,半夏可以祛痰止嘔,茯苓可以健脾去溼,陳皮可以理氣,萊菔子可以消脹,連翹可以清熱。

從藥物的組成上,我們就知道,保和丸針對的積食可能症狀就比較多一些。比如會有腹脹,肚子摸起來鼓鼓的,或者肚子敲起來空空空響的;會有一些溼滯,那大便可能就黏一下,比較粘便缸,或者還有點嘔,或者還有一些化熱的表現,比如肛門紅,或者有口氣,或者嘴巴紅等。這樣一對比,焦三仙可能症狀表現就比較單一,或者說是在初期我們懷疑積食的時候的一種使用。

豆豉陳皮水用於輕微積食,有痰,略微咳嗽的。

組成:淡豆豉、陳皮。功效:消滯、解表


是時候區分一下焦三仙、保和丸、豆豉陳皮水的用法了




是時候區分一下焦三仙、保和丸、豆豉陳皮水的用法了



再看豆豉陳皮水。《神農本草經》說淡豆豉:主傷寒頭痛寒熱,瘴氣惡毒,煩躁滿悶,虛勞喘吸,兩腳疼冷。陳皮味辛,溫,無毒。主胸中瘕熱逆氣,利水谷,下氣,止嘔咳,除膀胱留熱,停水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氣充胸中,吐逆霍亂,止瀉,去寸白。久服之,去臭氣。一名橘皮。

看淡豆豉及陳皮,這兩味都沒有明確提到消食的這一點,那為什麼就能說它能消食呢?這個得換一種思路。有的藥消食,是針對食物直接作戰,而有的喜歡迂迴作戰,豆豉陳皮水就是屬於這一種。

淡豆豉是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種子發酵加工品。我們之前有講過,發酵的食品幾乎都有化實助消化的的功效,淡豆豉其實也有點。當然淡豆豉的主要功效還是一個解表、除煩、宣鬱、解毒。這裡的除煩,宣鬱其實都是針對的一種鬱熱,具有一種宣發之性。陳皮理氣,也化痰除溼。中醫很講究氣的通暢,氣行則血行,氣機通暢,則可推動身體裡面的“有形物質”。所以,理氣的藥也可以有輔助消食的功效。那我們看到在很多消食化滯的方劑裡面,會不同程度添加一些理氣行氣的藥物,就是這個道理。淡豆豉陳皮組合起來的消食,我們說都是針對輕微的積食症狀,不嚴重的,嚴重的不行,並且寒熱偏性也不大。同時喉嚨有痰的,積食有點咳嗽的,都是可以的。

總結一下就是:

吃多了,但還沒生病用焦三仙。還沒有出現其他合併症狀的情況,比如只是肚子脹覺得沒有消化,不想吃東西,打嗝有酸臭味,或者打屁很臭之類,我們就可以選擇焦三仙(或者三仙中的一兩種);

吃多了有輕微痰或鼻涕,用豆豉陳皮水。如果積食合併有咳嗽,有嘴巴紅,喝水多,有痰,肚子鼓鼓的,感覺有氣,或者積食合併有輕微外感,比如鼻涕,那我們可以選擇豆豉陳皮水。

積食痰溼多,內熱明顯的保和丸。如果積食合併症比較多,有明顯影響脾胃的消化,比如除了不想吃東西、口臭、打屁、嘴巴紅之外,還有嘔吐,合併一些溼的,還會舌苔膩,大便黏,或者是有拉肚子,肛門紅等,積滯化熱明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