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這些歷史悠久的古村落,你去過嗎?

齊魯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而廣大農村則是孕育滋養齊魯鄉土文化的根源和基因,承載了古老的文明和歷史的記憶,成為傳統文化鮮活的標本和載體。

在聊城就有不少存留下來的古村落,它們風格迥異、古建遺存,鄉土傳統文化遺產存量豐富。

聊城關山村

聊城這些歷史悠久的古村落,你去過嗎?

在東阿東南隅有這麼一個村子,至今仍保留著連片的石頭房子,這也是聊城現存僅有的石頭建築古村落,這個村子就是關山村。古村落村東、村南兩面皆被黃河環繞,歷史上這裡還被兩座山夾在中間。就是玉皇頂、鳳凰山,均為泰山餘脈。而如今,聳立的山峰已經難尋。

聊城這些歷史悠久的古村落,你去過嗎?

石圍是一座建於明代的石頭村落,相傳萬曆皇帝隨師于慎行路經與此,曾為建造石圍搬過石頭,並賜名關山,關山也就有了萬曆關山一說。

聊城苫山村

聊城這些歷史悠久的古村落,你去過嗎?

苫山村位於東阿縣劉集鎮,地形為黃河沖積平原。其東為大清河,西為京杭運河,魚山(曹植墓所在地)、關山、子路山、玉皇山等山與苫山為唇齒。曾經出土過漢代古墓,並證實至少從漢代開始,苫山就有居民村落。苫山村南臨黃河,地處偏僻,至今仍保存著比較完整的歷史風貌和傳統文化遺蹟。

明清時期,苫山村人才輩出,科甲相繼,這在明代科舉史上是極為罕見的。“一門父子三進士”說的就是這裡。明朝時東阿縣曾一共出過17名進士,而村中三個名門望族就出了五名,著名的禮部尚書于慎行就是其中的代表。

苫山村歷史悠久,早先居民在刀耕火種的時代便依山而居,漸漸形成苫山村。傳說,苫山石佛寺院內有“部落井”,早在氏族社會已有原始人部落。考諸歷史,春秋時苫山村為巂地。現保存較好的古建築有石佛寺,三關廟,劉氏祠堂,劉氏大院和李濠墓。

聊城魯莊村

聊城這些歷史悠久的古村落,你去過嗎?

在陽穀縣石佛鎮,有一座獨具特色的村莊,名叫魯莊村。之所以稱其特色村,是因為這裡至今留存兩千年曆史的古法造紙術。相傳,東漢宦官蔡倫被貶後曾留居今陽穀魯莊村,他的古法造紙術也得以在此世代相傳。

聊城這些歷史悠久的古村落,你去過嗎?

據《漢書》記載,東漢元興元年(105年),宦官蔡倫被貶至谷城(今陽穀城),在此傳授造紙技術,後人稱其紙為“蔡侯紙”、“谷紙”。在魯莊村,有一口蔡倫井,至今保存完好。相傳,這是蔡倫為方便取水造紙專門挖的一口井。魯莊造紙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緊靠聊陽路,魯莊村西頭,兩通石碑有詳細的碑文記載,一塊是“造紙祖師蔡倫紀念碑”,另一塊是魯莊張氏祖先碑。

聊城迷魂陣村

聊城這些歷史悠久的古村落,你去過嗎?

“迷魂陣”村位於山東省陽穀縣城東北6公里處。是一對奇特的小村莊。南村叫大迷魂陣,北村叫小迷魂陣。大迷魂陣村小,而小迷魂陣村大。迷魂陣村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它被稱為中國軍事文化的“活化石”。

相傳,這個村子就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孫臏智擒龐涓的古戰場。那時,孫臏和龐涓同拜鬼谷子為師,研習兵法。後來,齊魏相爭時,孫臏在陽穀的地面上擺出了迷魂陣,困住了龐涓的大軍,還故意在陣的西南方開了個小口,放走龐涓。龐涓逃出後,以為自己脫險了,沒想到卻進到孫臏的另一個迷魂陣裡。最後,在馬陵道口,龐涓兵敗自殺,孫臏從此名揚天下。後來,人們就在這個地方按孫臏布兵的格局建房子,迷魂陣村由此誕生。

聊城七一村

聊城這些歷史悠久的古村落,你去過嗎?

陽穀七級鎮坐落於京杭大運河沿岸,明清時期,是一個商賈雲集的集貿重鎮,因古運河碼頭曾建有七級臺階,故而得名。老七級鎮原為大鎮,後分為七一村、七二村和七三村,現在的七一村所處位置便是老七級鎮的鎮中心。現存的完整明清古建築群主要集中在七一村,至今仍有一條保存完整的古街。

在一塊石碑上,對七級運河古街有詳細的記載,它始建於明代,與七級碼頭相連,街面為石板路,東西街長220米,南北長300米,寬4至6米,明清兩代重要的商業街區,現保存明清、民國及文革時期建築22處。

聊城海會寺村

聊城這些歷史悠久的古村落,你去過嗎?

聊城這些歷史悠久的古村落,你去過嗎?

海會寺位於山東陽穀城,修建於康熙年間,是元代禮部尚書的故址。整個建築糅合了清代典型的廟宇和會館的風格,是古運河民族文化旅遊線路上的重要景點之一。

聊城北馬陵村

聊城這些歷史悠久的古村落,你去過嗎?

位於聊城市莘縣大張家鎮,馬陵之戰:公元前341年,魏將龐涓討伐韓國,韓國向鄰邦齊國求救。齊國國君任命田忌、田嬰為將,孫臏為軍師攻打魏國。孫臏用“減灶”之計誘引魏國太子申和龐涓等人進入地勢複雜、易攻難守的馬陵道,被埋伏在馬陵道之中的孫臏兵士,萬弩齊發,大敗魏軍,太子申被擄獲,龐涓自殺。

馬陵分為南、北馬陵兩個自然村。馬陵紀念館、碧霞祠等位於北馬陵村。北馬陵村目前也被山東省住建廳評為了“省級傳統村落”。據說是在先秦時期,在村裡居住的以姓馬居多,加之當時地形多以土丘、溝壑為主,後遂取名馬陵。

聊城魏莊村

聊城這些歷史悠久的古村落,你去過嗎?

魏莊村,位於距東阿縣城3公里處的姜樓鎮,前街街中央矗立著兩座巍峨壯觀、造型精美的仿木結構的石牌坊,這就是建於清代的節孝坊和孝子坊,兩坊相距16米,全部用上等的青石料雕琢、築砌而成,是難得的古代石刻藝術珍品,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節孝坊,建於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是為魏莊村一位雷姓的寡婦所立。該坊面闊7.2米,建築結構2層3間4柱,頂為歇山式,頂有石壟,脊兩邊有龍吻,正脊柱有葫蘆狀石雕,樓角原有小獅子脊獸,沿下雕有椽、垂柱和斗拱等仿木構件。

孝子坊,建於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是為孝子魏惠饒而建,舊《東阿縣誌· 古蹟志》有載:"在魏莊,乾隆四十五年四月為孝子魏惠饒建"。該坊面闊6.8米 ,高6.6米 ,建築結構為3間4柱,柱頂端有一石獅,為蹲式。

魏莊石牌坊是清康乾盛世的產物,是存世不可多得的石砌建築物,其建造目的主要是頌揚封建時代的倫理道德和孝悌思想,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為我們研究清代前期的石刻藝術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如果喜歡小編的推送,麻煩各位看官關注小編的頭條號“美旅山東”,小編會繼續為大家提供及時有趣的旅遊信息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