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唐玄宗和《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是唐明皇(玄宗)梦游月宫听见的仙乐,醒后根据记忆、记录、整理、发展成了这样一支有名的曲子。由于它与美丽的神话故事密切联系在一起,也更由于这个曲子非常优美柔婉,所以在当时十分流行(直至今天还活跃在文艺舞台上),几乎家弦户通,深入人心。白居易在其力作《长恨歌》中就曾描写过:“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至于文人学士,更是无人没有欣赏过,言谈话语之中,皆以不知道《霓裳羽衣曲》为莫大耻辱。

《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现在,它仍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唐玄宗为道教所作之曲,用于在太清宫祭献老子时演奏。舞曲的内容表现仙真在上界的生活情状,有“上元点环招萼绿,王母挥诀别飞琼”等道教神话场景。唐高宗,玄宗等人亲自撰写青词,表彰,供道士祭献祈祷时使用,一些大臣文人亦竞相效仿,从而更加提高了道教文学的水平。安史之乱后失传。在南唐时期,李煜和大周后将其大部分补齐,但是金陵城破时,被李煜下令烧毁了。到了南宋年间,姜夔发现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这些片断还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里。

谈唐玄宗和《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在唐宫廷中倍受青睐,在盛唐时期的音乐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玄宗亲自教梨园弟子演奏,由宫女歌唱,用女艺人30人,每次10人。有关此曲的表演情景,白居易、元稹在诗中均有精彩描写。

谈唐玄宗和《霓裳羽衣曲》

这是唐代宫廷著名的舞蹈,传说是唐玄宗李隆基所作,由他宠爱的贵妃杨玉环作舞表演。原舞已失传,表演是根据文字记载和诗歌描写意想再创作的。音乐采用古老的《长安鼓乐》作素材,舞蹈吸收了陕西和敦煌壁画的某些舞姿造型,采取唐大曲结构形式。

谈唐玄宗和《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描写唐玄宗向往神仙而去月宫见到仙女的神话,其舞、其乐、其服饰都著力描绘虚无缥缈的仙境和舞姿婆娑的仙女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白居易有《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诗,对此曲的结构和舞姿作了细致的描绘:全曲共三十六段,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三部份,融歌、舞、器乐演奏为一体。全曲36段,表现了中国道教的神仙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