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名全國的飛行爆炸大王、戰鬥英雄左太傳

聞名全國的飛行爆炸大王、戰鬥英雄左太傳

1995年8月,參加中共中央組織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0週年座談會代表在北京天安門合影(左四為左太傳)

翻開沂源縣檔案館名人檔案左太傳的全宗,一件件、一張張關於聞名全國的飛行爆炸大王、戰鬥英雄左太傳的英雄事蹟便呈現在我們眼前。把他的錄音資料放進錄音機,我們聽到了他的講述:“1950年9月25日,我光榮出席了北京懷仁堂召開的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見到了毛主席,緊緊握住了那隻指揮過千軍萬馬的手,一股暖流湧遍了全身……”

初顯身手炸碎日軍美夢

左太傳,1923年出生於沂源縣黃莊鎮青冶行村(現屬萊蕪市)一個貧苦農民家庭,6歲時沒了娘,是他爹苦掙苦熬把他拉扯大。他14歲那年,“七七”事變發生,日軍長驅入關,全國人民奮起抗戰,他的家鄉青冶行村也不例外。左太傳當時是兒童團團長,常扮成一個割草娃,放哨、送信、刺探敵情。1942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當上了青冶行村等15個村的民兵聯防隊隊長兼政治指導員。他到魯中軍區人武部學習,掌握了埋雷技術,並挑選了30多人組成了爆炸隊。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他和他的戰友們取得了驚人的戰績。

黃莊一帶,地處萊蕪、新泰、蒙陰三地交界,是黨中央所在地延安通往山東分局的必經之路,是敵我互相爭奪的戰略要地,鬥爭異常激烈。日軍為了控制新萊蒙地區,掠奪豐富的經濟資源,要修建泰(安)萊(蕪)鐵路,並在流經此地的汶河上游架設橋樑。在上級召開的拆橋破路動員大會上,左太傳表示:“敵人的鐵路修到哪裡,咱們的地雷就炸響在哪裡,定讓小鬼子寸步難行!”一次次大破襲,左太傳的爆炸隊都順利完成了任務。整整3年,敵人通火車的美夢,在地雷的爆炸聲中化作了泡影。

搶糧不成敵軍飽嘗“鐵西瓜”

1944年,在黃莊和孟寨據點,日軍出動一個營出來搶糧。左太傳帶領爆炸手在小上峪的一個小橋上埋地雷4個,炸死敵人4名。深夜,左太傳帶領民兵又偷偷地在黃莊據點的橋頭埋上了地雷,天明後炸死了4個鬼子。敵人氣急敗壞地出來砍樹修建據點,左太傳又在樹底下埋上踏雷,樹枝上放上懸雷,不少鬼子又喪了命。左太傳和4個民兵被評為“爆炸模範”。

“鐵西瓜”是個好東西,日軍“飽餐”後,國民黨又來“品嚐”。

1946年下半年,國民黨向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頑8軍由青島、濰縣沿膠濟線西進張店、博山,妄圖打通膠濟路,割斷我軍南北的聯繫。左太傳爆炸隊接到魯中軍區的指示,飛速趕往博山縣境內的青石關村,粉碎博山之敵大規模的搶糧計劃。左太傳喬裝成販賣花生的小商人進入博山城偵察完敵情,認真研究部署了爆炸計劃。他率人在蕉嶺子、響泉、關頂三關口埋了地雷,讓關頂村支部書記王連吉統一指揮,請君入甕。爆炸隊插入博山西南頑8軍23團軍需處駐地——水峪子村,火燒倉庫,引著了炸藥。不一會兒,關頂村也響起了驚天動地的爆炸聲——搶糧的敵人闖入了地雷陣。敵人的搶糧計劃被粉碎!魯中軍區因此稱左太傳帶領的爆炸隊為“飛行爆炸隊”。

聞名全國的飛行爆炸大王、戰鬥英雄左太傳

左太傳錄音帶、錄音記錄

聲名遠播“左閻王”嚇破敵人膽

1947年3月,國民黨發動向新(泰)、萊(蕪)、沂(源)地區的進攻,企圖打通新萊公路,佔領萊蕪。他們在臥牛山附近安了據點,但第二天,就被左太傳的爆炸隊轟出了臥牛山,5天沒敢前進。魯中軍區通報表揚了這支爆炸隊,並將其命名為“魯中模範爆炸隊”。

敵人越是害怕,左太傳他們就越加主動,加緊擾亂敵人。左太傳帶領民兵割電線,一直割到新泰城的大廟。這時國民黨20師的一個便衣被活捉了。從便衣口中得知,敵人將要組織重兵北進。左太傳立即組織全部民兵埋地雷,在靠公路的轉山上一連埋了48個,在公路上擺下了10里路的地雷陣。第二天的黎明,敵人出動了。左太傳命令民兵打了兩梭子機槍,就把大隊敵人引到了轉山上。連聲的地雷爆炸震盪著山谷,30個敵人喪了命。就在這時,主力部隊迅猛圍攻,敵人的一個團大部被殲。

5月12日,敵人進攻兵盤山,士兵在橋頭剛坐下休息,就被炸上了天,連飛速駛來的炮車也被掀進河裡,衝上山的一個班的敵人踏響了連環雷,全被炸死。左太傳和隊員打掃戰場時,在石頭底下發現了一封信,上面寫道:“共匪太毒辣,擺下絕戶陣,光見雷不見人。”這是先頭班被炸,後面爬上山來的敵人留下的。蔣25軍叫左太傳是“左閻王”,這是因為當時左太傳的爆炸隊在與國民黨的多次交鋒中,炸死他們100餘人,狠狠打擊了他們的囂張氣焰。因此,在國民黨軍中流傳著一句順口溜:“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左閻王把地雷炸。”當時,在敵25軍中,“左閻王”和地雷是同一個意思,他們把左太傳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把他碎屍萬段。他們繪製了左太傳的大幅畫像,到處張貼,懸賞1000兩黃金緝拿左太傳。

6月,國民黨以32個旅24萬人,採用“密集平推”戰術,向沂蒙山區進攻。敵人佔領萊蕪後向沂源前進。在重要路口、橋頭和制高點上,左太傳爆炸隊佈置了長達55里路的地雷陣,有絕戶雷、連環雷、雙皮板子雷、連環棋子雷、明暗雷、假雷……他們在大道上埋雷大都描上車輪印、牛羊蹄印,在街頭則利用標語等偽裝地雷。敵人開始用裝甲車排雷、工兵起雷,但排了公路上的,排不了溝沿、山頭上的,夜半時分也能聽到地雷爆炸聲。在丈八邱一帶,炸死敵人59人,嚇得敵人3天沒敢前進一步。萊蕪至沂源縣只有80餘里,敵人費了8天的工夫才打通,這為我幹部群眾和兵工廠的轉移贏得了充足的時間。

從新萊公路阻擊戰開始,到萊沂公路的鏖戰,左太傳的爆炸隊接連24天沒有很好的休息。他們白天造地雷,晚上出發打仗,時常連飯都顧不上吃。左太傳爆炸隊受到山東軍區通報表揚,全隊獲獎旗一面,左太傳獲得“飛行爆炸大王”的榮譽稱號。

插入敵後有力地支援了前線

國民黨新5軍從萊蕪、11師從新泰,另外還有3個師從蒙陰,三路進攻沂源城。左太傳爆炸隊配合華野8縱阻擊敵人8天8夜。7月17日,南麻戰役打響,增援的敵人順公路向南麻靠攏。左太傳小分隊炸燬了敵人途經的橋樑,又伺機截獲了敵人6輛運輸車,車上裝滿了布匹、罐頭、大米、鮮魚和食油等生活用品,那本是獎給整編11師的。插向敵後的左太傳小分隊帶領群眾炸橋、破路、打汽車,切斷了敵人的後方補給線,11師的補給只好依賴空投。

左太傳小分隊像一隻大手卡住敵人的喉嚨,有力地支援了前線,得到了魯中南區黨委的表揚嘉獎。

沂源被敵人佔領後,不足20萬人的小縣,就有30萬蔣軍駐紮,村村都有國民黨。敵11師的一個監護團駐紮在黃莊,還設有兵站。還鄉團也回來了,還拉起了區中隊鄉分隊。

轉移到沂(源)、博(山)邊境的左太傳接受縣委指示,將爆炸隊劃成幾個小組插入沂源敵後,對付敵人。左太傳同志帶領4個民兵插入薛家王莊一帶,消滅驅散了40多人的還鄉團。

從南麻戰役後到第4次奉命進入敵區,他們在42天的戰鬥中有96次行動,消滅敵人125名,繳長短槍40餘支。

在最緊張的8天中,他們曾有4天4夜被大雨淋在高粱地裡,餓了吃棗、吃“烏米”(得黑穗病的高粱)。楊守祥病了,左太傳把自己的雨衣給他蓋上,自己淋著雨。大家的決心只有一個,那就是堅持鬥爭。

敵人曾4次“圍剿”他們,有一次他們被國民黨三面包圍,在大霧中左太傳帶領民兵一面打一面突圍;有一次被敵人的兩個營包圍在鐵家寨山上,連挨四十幾炮,仍然堅守在山頂,並在敵人撤退中活捉敵人6名、繳槍6支,打死敵軍副營長。

左太傳——飛行爆炸大王,共榮獲魯中軍區通報嘉獎6次,山東軍區嘉獎1次,立特等功2次、一等功4次,還獲得了銀質的飛機獎章和“淮海戰役”“渡江”紀念章。

1950年9月,他又光榮地當選為出席全國英模代表大會的代表,出席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受到毛澤東等領導人的接見,朱德為其簽名留念。

左太傳已在1996年5月去世,他對敵鬥爭的事蹟將永遠被銘記。 (山東省檔案局供稿 劉磊 張培玲 周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