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新风气”催生“新动力”

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新风气”催生“新动力”

“真得感谢人家技术员,过去用老办法养牛,一个牛犊养一年才能卖4000多元,现在采用牛种改良技术,5个月大的牛犊就卖了7000元。”今年,有了村第一书记、帮扶队长牛伟的培训,让以前养了多年牛的庄浪县岳堡镇大湾村村民柳守甲受益不浅,从心底感受到新技术的“威力”。

大湾村一直有养牛的传统,全村现在养牛达到了200头以上。这些年来,由于年轻人普遍在外打工,多数都是靠父母养牛。因为老人普遍念书少、缺技术,虽然养牛户多,真正挣钱的并不多。

针对大湾村的情况,牛伟带领农技服务队,挨家挨户给养牛户培训牛种改良、饲料青贮等重点技术,使大家逐渐改变了老观念,学会了新技术,走上了脱贫路。

大湾村的农技服务队只是庄浪县转变干部作风、推进扶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如何转变干部作风?如何让脱贫攻坚取得实效?庄浪县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困难群众,把“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和“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有效结合起来,成立了由县委常委任组长,人大、政府、政协分管联系领导任副组长的“九大冲刺行动”推进工作组,全力推进各大行动工作落实,集中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难题,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在“九大冲刺行动”中,县上把力量重点集中到扶贫短板上,围绕牛、果、薯、蒜等特色产业,从农技、畜牧、果业等部门抽调430名科技人员,组成了100个农业技术服务队,每个队各配备1名种植技术员、养殖技术员和林果技术员,按照“集中培训+分散指导”的模式,紧贴农时节点和农户需求,给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培训种植养殖技术,让贫困户掌握了脱贫致富的本领,也提高了帮扶干部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加大督查力度,县上抽组40名专职人员,组成10个督查组,按照“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乡村、直接入户”的“四不两直”日常督查模式,找问题、寻差距、促整改,督促各级党员干部下沉工作重心,推动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落实。督查组每周前4天直接进村入户,对工作标准、脱贫进度、干部履职等情况进行全方位明察暗访,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向相关部门当即交办、当天整改、第三天复查,对整改不到位的蹲点督办、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进行通报预警、批评约谈,直至问题全面整改落实到位。

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脱贫攻坚流动红旗和黄牌警告制度,每两个月对乡镇、部门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一次现场督查交账,好的授予流动红旗,差的给予黄牌警告,连续3次被黄牌警告的,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

随着干部作风的转变,脱贫攻坚的全面推进,庄浪县在农村“三变”改革上,在全市全省推出了“党组织+国有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群众”的“庄浪模式”,引导扶持6636户贫困户入社入股,发展苹果、养牛、种薯、大蒜等增收产业。今年全县新植补植果园3.6万亩,建成种薯基地25万亩、标准化肉牛养殖场52个,引进以“平凉红牛”为主的基础母牛4200多头,分散养殖量达到了8100多头。

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新风气”催生“新动力”
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新风气”催生“新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