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幣如賭博,區塊鏈投資者爲何樂此不疲?

眾所周知,從今年三月份以來,比特幣、以太幣等數字貨幣均經歷了不同程度的震盪走勢。有大量早期進入區塊鏈投資領域的炒幣者,也趁著這個機會,收割完最後的“韭菜”退出了幣圈。而在這一輪震盪走勢裡,很多人手頭的資金損失都並不少。

炒幣如賭博,區塊鏈投資者為何樂此不疲?

炒幣如賭博,區塊鏈投資者為何樂此不疲?

數字貨幣價格的跌宕起伏,在一定程度上,為投資人和投機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快感。那些一夜暴富的年輕人,更是成了群裡人人追捧的標杆。

而我們本身也明白,這樣的“標杆”,只不過是站在區塊鏈頂層的那些人,不願意讓散戶和韭菜那麼快離場,所打造出來的案例。這和“夾娃娃機”的原理有點類似。玩家明知道機器有貓膩,自己總夾不到娃娃。但投入了那麼多遊戲幣和精力之後,卻又不甘收手。而在旁邊的幾臺機器,偶爾也總會出現能夠夾到娃娃的“成功例子”,激勵著玩家繼續投幣。

因此大家才這麼痴迷,就算廢寢忘食,不顧身體,也要為了成為那個遙不可及的成功例子而堅持。

炒幣如賭博,區塊鏈投資者為何樂此不疲?

區塊鏈圈子中流傳著這麼一句話:

“玩過數字貨幣,你做任何事業都會覺得索然無味。”

在過去兩年,這個圈子造富的速度令人瞠目結舌,門檻之低令人匪夷所思,人心之浮躁讓人大開眼界。

你不需要什麼遠見卓識,只要大膽地買幣,只要買對了你就發達了,買錯了自認倒黴。

再高級點的玩家,會去國外抄點白皮書,隨便拉幾個人頭編造高大上的簡歷,就可以玩ICO。只要會忽悠,一個月募集上億資金不是夢。更牛逼的直接自己開交易所,穩賺交易手續費,身家增長速度更讓人羨慕嫉妒恨。

炒幣如賭博,區塊鏈投資者為何樂此不疲?

炒幣如賭博,區塊鏈投資者為何樂此不疲?

這個圈子中,身家幾千萬的比比皆是;身家過億的不算稀罕;哪怕是過十億的人,每幾個微信群就能找到一個。經歷過這一切的人,會覺得任何行業的發展都太慢了、賺錢太少了,毫無吸引力。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做你看的懂的投資,抓住一波大的機會,足以改變你對這個市場的理解,有一個規律在這個市場被反覆驗證:獨立研究,低頻交易,勝算更大。而一旦建立了正確的投資理念,只要不加槓桿,短期的盈虧一點都不重要,三天做個波段和三個月才關注一次倉位的人,肯定是後者贏。

“韭菜”也分三六九等,最辛苦的韭菜,特徵非常明顯,錢不多,卻不願意放過市場中的任何一次波動和機會,最好能把每個波動都能玩上一個低買高賣,為此可以 36 小時不睡覺,72 小時不閉眼,這全球 24 小時不間斷的交易,把他們折磨的夜不能寐,日不能食。

炒幣如賭博,區塊鏈投資者為何樂此不疲?

炒幣如賭博,區塊鏈投資者為何樂此不疲?

在“老韭菜”這個級別中,他們比“新韭菜”懂得的更多,但與站在頂層的投資者相比,卻又多了些許不對稱的信息。因此,他們迷茫、焦慮、跟風、忘我、不要命,都希望能夠通過這一波短短的紅利,成就自己未來十年、二十年乃至一輩子的財富。即便是過度透支了體力與精力,也在所不辭。

而這些,都是操盤機構、收割者所喜聞樂見的。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先於散戶、小白們全身而退,離開幣圈。

確實有些項目和騙子沒啥兩樣,但請睜大你的眼睛判斷清楚,真正做事的團隊和騙子還是有差別的,既然你投資了,就該給團隊時間成長和發展,別希望三天就能賺錢離場,熱愛生活,領悟邏輯和因果。

碼頭認為,投資和生活一樣,也是講邏輯的,日出日落,朝花夕拾,種瓜得瓜,這本身就是自然過程。區塊鏈的市場發展再快,也要符合世界的規律,只不過速度比其他領域快很多倍而已,不能急功近利,還是需要沉下心來,理性判斷,理性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