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教师鞭打女学生,女学生向老公告状,丈夫暴抽老师三百鞭!

老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纯洁的关系,可是现代社会,我们发现,师生间的关系在很多方面都已异化了。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虽说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但老师现在是不敢严格管理学生,对学生打不能打,批评不能批评。很多学生甚至还因体罚一事举报老师,于是教师职业也成高危职业了。

男教师鞭打女学生,女学生向老公告状,丈夫暴抽老师三百鞭!

其实在古代,人们尊崇天地君亲师,对老师还是相当尊重的。即便有背景的学生那对老师也是毕恭毕敬,很少敢正面与老师相抗衡。当然也有例外,之所以是例外,是因为这类学生不是普通人,根本没将自己当成学生,老师在他心中不过是下人,他仅仅是想学习老师的特长罢了。

春秋时代就有这么一个故事,发生地在卫国,当时中国北方的一个小国家。

公元前559年,卫献公执政第18年时,当时朝中有两位辅政大臣,即孙林父和宁殖,这两人在朝中很有影响力。而这位卫献公却是卫国历史上著名的荒唐国君,有时做事真不长脑子。

这一天他突然兴致大发,竟然邀请孙林父和宁殖吃便饭,两人听说国君相邀,那是不敢怠慢,衣装整齐地前往王宫,等待召见。

男教师鞭打女学生,女学生向老公告状,丈夫暴抽老师三百鞭!

结果到了傍晚还没动静,原来卫献公打猎去了,将吃饭之事忘了。两人立即找到卫献公,卫献公见到他们,才想起约会一事。他顾不得整理自己的衣冠就和两位重臣打招呼,要知道,春秋时代的人们是很注重礼节的,国君也要尊重属下,何况这两位大臣还是卫国的权势人物呢?

孙林父和宁殖面上挂不住,感觉让国君给忽悠了。尤其是孙林父,更是怒气冲天,他二话没说就回到自己封地去了。

卫献公心知肚明,却不以为然,想我是国君,我怠慢了你们,又当如何呢?不过孙林父势大,他也没有敢有所动作。

没几天,孙林父的儿子孙蒯因公事来朝见卫献公。卫献公见到孙蒯,就想起前日之事,就想玩他一下,给孙家一个警告,事实证明他在做一件蠢事。

男教师鞭打女学生,女学生向老公告状,丈夫暴抽老师三百鞭!

卫献公要做什么呢?原来他在设宴款待孙蒯时,企图通过宴会娱乐对其敲打侧击。他指使一名乐官唱歌,而且要唱《巧言》这首诗,这是《诗经》中的一首诗,国君是个想当然的人,做事不讲策略,他竟然要求乐官重点演唱最后一部分。

《巧言》最后一部分是这么写的:“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既微且尰,尔勇伊何?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讽刺有人不自量力,竟然想要叛乱,与国君斗,真是可笑之极。

这位乐官一听,哪敢唱呀,这不是找死吗?对方可是权臣孙林父的儿子。他就推辞拒绝,希望国君能换一首。卫献公很生气,哪知他不唱,竟然有人自告奋勇,他是何人呢?他就是卫献公身边著名琴师师曹,此人也是春秋时代杰出的音乐家。

卫献公一听,那是大喜!师曹为何敢冒着得罪孙氏家族的风险呢?原因在于他恨卫献公,卫献公得罪过他。

原来五年前,师曹有个女学生,就是国君的爱妃,当时她跟着师曹学琴,因为她不认真,作为老师当然要严格训斥学生,何况他受国君之托,怎能不尽职尽责,于是就以其学业不精鞭打了她。

男教师鞭打女学生,女学生向老公告状,丈夫暴抽老师三百鞭!

这本是为她好,哪知这位女学生心态不正,竟然怀恨在心,到卫献公面前告黑状,说了许多老师的坏话,昏庸的卫献公大怒,没有调查清楚就命人抽了师曹三百鞭。你说师曹一个艺术家,一位高级知识分子,竟然让女学生的丈夫殴打了,这样的侮辱哪受得了。可是胳膊扭不过大腿,他在等待时机报复。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卫献公让人唱歌戏弄孙蒯,没人敢唱,这不正是机会吗?

师曹是大家,功力深厚,那是边弹边唱。尤其是唱到这句“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时,更是惊心动魄,暗示臣下要造反,不过是痴心妄想。

男教师鞭打女学生,女学生向老公告状,丈夫暴抽老师三百鞭!

当时的孙蒯听了,在美妙的音乐当中不禁惊呆了,这是什么意思,这不是说我孙家要犯上吗?而且师曹表演得那么逼真,那么动人。他的声音和表情将国君要表达的心态无限扩大化了,明朗化了。卫献公本来只是当娱乐,他还真没有想逼孙氏造反,结果让师曹唱成真戏了。孙蒯那是浑身不适,如坐针毡。他不知他的一举一动让师曹看得一清二楚,师曹心中暗喜,越唱越带劲,他知道这把大火已经开始烧起来了。

孙蒯回到家,立马对父亲如实说了这件事。孙文子本来就怀疑国君最近对他的态度,现在竟然通过音乐家唱歌主动挑衅,挑战孙氏家族的底限,这不明摆着怀疑孙家要谋反吗?就算孙氏无反心,国君已有此意了,不如先下手为强。

于是孙林父调动族中精锐人马进入国都,发动政变,诛杀了卫献公大批亲信,不顾卫献公的哀求,坚持要整掉他,卫献公一看大势已去,只得流亡国外,到齐国避难去了。

孙林父这时伙同他人又立了卫献公的一位弟弟为国君,就是卫殇公。

男教师鞭打女学生,女学生向老公告状,丈夫暴抽老师三百鞭!

师曹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非常高兴,利用孙氏家族之权势为自己报仇终于如愿。而世人却还以为孙氏受猜忌谋反,一切责任由孙氏承担,却不知师曹在其中也耍了心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究其因,还不是早年师曹的女学生惹的祸吗?冒犯了老师的尊严,后果也真是蛮严重的哟!女学生这回倒好,家破人亡了!

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