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思想前衛的「裸體下葬」倡導者,公然挑戰漢帝國的喪葬風俗!

中國古代很長一段時期厚葬成風,尤其是商周和西漢時代,那時的人們對於喪葬制度都有極為詳細的規定。比如說商周時代,人殉最為興盛,人死了都希望在另一個世界裡還被伺候,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這位思想前衛的“裸體下葬”倡導者,公然挑戰漢帝國的喪葬風俗!

西漢黃腸題湊墓葬 帝王級厚葬規格

西漢時代,隨著儒教學說的盛行,當時的人們尤其注重孝道,因此喪葬禮制偏向厚葬。無論是帝王貴族還是平民百姓,他們都盡最大努力厚葬自己的先人,認為這是對先人盡孝道的最佳表現。於是社會上流行葬禮攀比風,在民間很多百姓都是比棺材好,比陪葬品多。

當然林子大了,什麼樣的鳥都有,自然也有公然挑戰世俗的怪傑。漢武帝時期,有位對黃老學說尤其喜愛的人叫楊貴,就是這麼一個力抗傳統的傳奇人物。

此人非常注重養生,因為家中極為有錢,所以有條件購買各種養生的物品。只要有改善身體機能的東西,他會想盡辦法去搞到,說白了就是想活得長一點。

這位思想前衛的“裸體下葬”倡導者,公然挑戰漢帝國的喪葬風俗!

對於這樣一位渴望長生不老的人按理說是個見識短淺的人,而實際上並非如此。

他注重養生是按客觀實際需要而言,並非超越生活的本源,他認為身體生老病死是自然現象,但是調養得當是可以延長生命的。所以他的養生不是像秦始皇那樣找來一批方士盲目煉丹求長生,而是根據人體規律調養身體。

他分明是一個樸素的唯物主義者,無神論者,按現在的話說,他不信什麼天地鬼神,只相信客觀。

這位思想前衛的“裸體下葬”倡導者,公然挑戰漢帝國的喪葬風俗!

西漢墓中出土的錢 可見厚葬成風

這不,由於他年齡漸老,加之多病糾纏,他預感將不久於人世,提前給兒子留下一份驚世駭俗的遺囑:“我死之後,請將我裸體下葬,用布袋包住我的身體,放入七尺深的墓中,再將布袋抽出,讓我的身體與泥土接觸一起。”

他兒子聽了這話,大驚失色,漢代社會特別注重孝道,讓老爸赤身裸體丟在墳墓中,實在不合禮儀,而且讓做兒子的在世上難以立足呀!

他不敢答應父親,可是又怕父親責備,真是進退兩難。他決定搬救兵來解決,兒子是晚輩,不能說服,可以找長輩嗎?

這位思想前衛的“裸體下葬”倡導者,公然挑戰漢帝國的喪葬風俗!

西漢廢帝劉賀墓出土的金餅

他頓時想起一個人來,就是老爸的好友祁侯繒它。此人是西漢帝國開國元勳的後代,祖父繒賀因跟著漢高祖打江山,被封為祁侯,封地在山西祁縣一帶。

繒它一看好友的兒子來求助,自然要出面,而且他也感覺老友如此行徑有點與潮流背道而馳。他給楊貴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

在信中他特意提到《孝經》中的規定:死去的人一定要有棺槨衣被,這是聖人之制。如今光著身體去見先人,這不僅不重禮,還給兒孫抹黑惹麻煩,何其不當呀!

身染重病的楊貴接到朋友的勸告信,知是兒子所為,遂回了一封信來駁斥好友。

他在信中說:現在社會以孝為名厚葬成風,我就是要用我的裸體下葬糾正這庸俗的世風。人死之後,陪葬豐厚的物品,早晚會被人盯上盜掘,就算棺槨厚實,還不是暴屍荒野,這樣的厚葬有用嗎?

這位思想前衛的“裸體下葬”倡導者,公然挑戰漢帝國的喪葬風俗!

西漢的金縷玉衣奢侈之極

而且人死之後最終要化為泥土,如果厚葬,豈不是讓身體化為泥土的時間延長?不是違背天理嗎?就說上古時代的帝堯吧,不過用簡陋的棺木,身裝葛布下葬,聖人尚且如此 ,我們何以厚葬成風呢?豈非逆天而行?

繒它見到楊貴的回信,真是無話可答,被老友折服了。

楊貴死後,他的兒子只得按他的意見辦理,最終得以裸體下葬於終南山,開西漢一代薄葬風氣之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