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兴山老城已悄然流逝,看高阳新貌日新月异(一)

兴山地域旧为楚始封地,高阳地名源于高阳姓氏。华夏大地的祖先是炎、黄二帝,炎帝管理着南方,黄帝治理着北方。黄帝有一子,名昌意;昌意有一子,名颛顼。颛顼15岁时即治理部落,爱民兴农。古代史书上描写说,颛顼视察所到之处,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由于颛顼受黄帝封于高阳,故史书上又称颛顼的后人为高阳氏。颛顼子孙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春秋时代主要诸侯国——楚国的王族。楚王族对贵族分封,其中有一封地,即高阳。《元和志》载“楚自以为高阳氏裔,故名。”《方舆纪要》“高阳城在兴山县西,楚旧城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也曾记载:“归州兴山县有高阳城,在县西,楚旧城也。”

高阳城在兴山立县前早已存在。在兴山立县时,高阳城被设立为县治。《旧唐书·地理志》对此记载“兴山县旧治高阳城。”兴山立县时的疆域不涉及其他县,基本上是将归州治下的秭归县一分为二。《兴山县志》载“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归县之北界立兴山。”立县后,兴山县东、东南与夷陵县(后东湖县,再更名为宜昌县)接界;南、西、西南与秭归县接界;西北与巴东县接界;西北、北与房县接界;东北与保康县接界。历史上有较长一段时间,兴山县几废几立,曾隶属于荆州、宜昌、归州管辖。自宋开始,兴山虽独立为县,但陆续在归州(府)治下时间最长。

岁月沧桑,兴山县城经过多次迁徙:

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首次设立兴山县,置高阳城作为县治,计383年。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移县城于太清镇(秭归茅坪)48年。

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迁县城于古夔子城(秭归香溪镇)277年。

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移县城于昭君院(高阳镇陈家湾)21年。

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将县城迁回香溪河北岸高阳镇(即三峡大坝蓄水前的老县城)。

历史上,秭归、兴山曾为屈原(公元前340~前278)、王昭君(公元前52~前19)归属哪个县争执不下。其实问题不复杂,屈原、王昭君诞生时都在归州(秭归县)界域内。关键在于后来三国时期兴山县从归州分治单独立县之后,县域不断改变。王昭君的诞生地宝坪村(后改名昭君村)自兴山立县后,一直属于兴山县管辖。在唐朝时期,兴山界域最大时,屈原诞生地乐平里曾属兴山治理。宋开宝元年后,兴山重划入归州管辖。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兴山县被废,仅以一个高阳镇的建制归属到归州管理。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复置兴山县至今,再无变更。读一读清代的《归州志》与《兴山县志》,两县均有屈原故里记载。民国时《湖北通志》记载,昭君故里在兴山县境内,屈原故里在秭归县境内。这个归属一直保留至今。

作为县治的高阳古镇,开始人口并不多。到宋代、明代人口迅速增加。特别是明初,江西大量移民兴山高阳:严氏来高阳后分家,一部分上了高阳镇后山,故此山名为严家山;陈家来高阳购地落户,居陈家湾……抗战时期、解放初期,又有许多人来到兴山高阳镇落户。岁月更替,镇上居民越来越多。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古镇人口已有一万多人。由于古镇人口来自五湖四海,姓氏也比较多:王李张万,陈刘黄杨,吴舒彭胡,袁周余向……

2009年10月29日,高阳古镇完成历史使命——兴山县举行高阳镇更名昭君镇揭牌仪式。如果以宋端拱二年开始计算,香溪河北岸高阳古镇走过了1020个春秋。

忆兴山老城已悄然流逝,看高阳新貌日新月异(一)

原大桥头“昭君故里”牌坊

忆兴山老城已悄然流逝,看高阳新貌日新月异(一)

原兴山县大桥

忆兴山老城已悄然流逝,看高阳新貌日新月异(一)

高阳镇民主街

忆兴山老城已悄然流逝,看高阳新貌日新月异(一)

高阳镇胜利街

忆兴山老城已悄然流逝,看高阳新貌日新月异(一)

高阳镇劳动街

忆兴山老城已悄然流逝,看高阳新貌日新月异(一)

高阳镇沿河路

忆兴山老城已悄然流逝,看高阳新貌日新月异(一)

香溪河畔放风筝

忆兴山老城已悄然流逝,看高阳新貌日新月异(一)

百货大楼前的广场

忆兴山老城已悄然流逝,看高阳新貌日新月异(一)

高阳镇西头胡同

忆兴山老城已悄然流逝,看高阳新貌日新月异(一)

上世纪九十年代高阳镇西头全景

忆兴山老城已悄然流逝,看高阳新貌日新月异(一)

城南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