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现实版的“兰博”一人杀敌五百,中国最强单兵

在抗战时期,无数中华儿女为反对外族入侵抛头颅洒热血,今天介绍的这位被称为“中国最强单兵————曹锡”

他是中国现实版的“兰博”一人杀敌五百,中国最强单兵

曹锡,生于1909年,陕西汉中人,出身农民,1931年加入地方自卫队,接受过士兵训练,这为他今后入伍参战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大字不识几个的曹锡来说,他的生活属于有需要时随自卫队出征剿匪,更多的则是一个普通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抗战的爆发,改变了他的命运。

抗战全面爆发后,陕西筹组师管区征募新兵,为前线部队提供兵源。1937年10月,关中师管区宣告成立,开始在地方上有计划的招募新兵,并施以训练。1938年初,曹锡的弟弟接到征募令,为不使新婚弟弟开赴前线送死,曹锡决定顶替应征,就这样,他成为了一名“新兵”。

1938年8月,曹锡和3500余名由关中师管区征募的新兵由汉中步行前往湖北咸宁,随后又转道湖南蒲圻补充给第52军。当时的第52军刚刚从瑞昌前线撤下来整补,部队缺额较大,曹锡因熟识枪械,被分配到所属第2师4旅8团1营机枪第1连,当一名上等兵射手(师长是赵公武)。两个月后,他随部队担负起新墙河以南的河防任务,并在那里驻防达一年之久。

他是中国现实版的“兰博”一人杀敌五百,中国最强单兵

赵公武将军

事情发生在1939年9月22日,新墙河之南、新墙镇之西的王街坊。曹锡在21日的夜裏,把12颗手榴弹连接在一起,放在新墙河的南岸河堤之上,然后,把引线抽了出来,放在身边,他坐在河堤之上,对著河面警戒。

22日黎明4点钟开始,日军用50尊大炮对王街坊发射8000颗炮弹,射了3个钟点之后,把面积仅一平方英里的王街坊,炸成一片灰烬,比起淞沪会战的情景,更为惨烈(历史记载此次炮击发生在23日凌晨),然而曹锡未死,仍坐在河堤之上,手指钩著机关枪,对河面密切注视。河面离开他只有15公尺。日军一批一批离船上岸,每批数十人,持枪走向河堤而来。来了一批,曹锡便开动机枪,消灭他们一批。侥幸未被消灭的掉头奔回河旁,伏在河滩上。

这样,日军来过了六批。第七批来了,放出毒气。曹锡所隶属的这一排仅剩下他与另一位兵士,两个人未死。20分钟以后,毒气消散,曹锡看见了有二、三十名日本兵,向河提爬行而来,曹锡一面把手榴弹的引线掌握在手中,一面急忙拖著仅馀的一位同伴跳下河提,卧倒於稍远之处的地面。刹那之间,日军已爬上河堤,曹锡从容猛抽引线,12颗手榴弹同时爆炸,敌人死得只剩下了两三人,这两三人也都负了重伤,躺在河堤之上。

曹锡又准备了手榴弹12颗,回到河提之上,放在一起,慢慢地再走下来,走到卧倒之处,卧倒静候。不久以后,果然又来了日本兵30人以上。轰然一声,炸得一个不留。曹锡又重新布置一番。於是,又炸死二、三十人。就这样,前后炸死了五批敌人。这第五批敌人死去之时,曹锡自己也被炸翻的泥土埋了一些时候,幸而未死,又爬了出来。这时候,他的手榴弹已经用光。曹锡改用机关枪,而把身体躲藏在泥土堆子之中。10分钟以后,从堤的那一边,爬过来5个日本兵。曹锡把机关枪子弹一颗一颗的发射,用5颗子弹打死这5个日本兵。

敌人在死前也朝他与他的同伴放了枪。他的同伴姓朱,是一个上士班长,眼睛中了子弹,不久便成仁了。祸不单行,曹锡同时发现他手中的机关枪已经不能使用,似乎裏面的机件卡住了,板机扳不动。敌人又有来的,他无法从容拆开机关枪来查个究竟。曹锡急了一阵子,情急智生,在身旁找了一找,发现离自己二百公尺,有一架重机枪在一具死尸之旁等他去拿。这死尸属于另一位中国勇士,一位机枪手。

他是中国现实版的“兰博”一人杀敌五百,中国最强单兵

他轻轻的爬完200公尺,捡起重机枪,试了一下,能用,恰好有一百多名敌人蜂拥而来,以为中国士兵已死得乾净,却不料曹锡突然扳动了重机枪,一下子毙倒了三十几个。剩下的六十几人,掉头狂叫而逃。在早晨8点钟左右,营部派了一个传令兵来,告诉他敌人大队已经在王街坊之西的一千公尺左右渡过了新墙河,也就是到了他的侧面后边。营长命令他“放弃阵地”,回营部去休息。曹锡喜欢这挺重机枪,舍不得丢下,便提著它与几带子弹,跟随传令兵朝着营部的方向走。中途,与敌人遭遇,枪弹从四面八方打来。曹锡的这挺重机枪又派上了用场。不幸,传令兵在这场混战中阵亡。曹锡命大,摇摇摆摆,凯旋到了营部。营长奖励了他一阵,告诉他,他前后打死的日本兵共有500多名以上。营长把他带到师部,师长赵公武和他握手,立刻升他为班长,又赏法币30元。(当时湖南的物价甚低,猪肉不过二毛五分一斤。)

当时《大公报》、《中央日报》刊登了他英勇杀敌的事迹,著名作家田汉为曹锡所在的五十二军编写了新历史剧《新战长沙》,公演时引起轰动。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在强敌面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