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山水画大家,被后世遗忘的国画大师

元代山水画大家,被后世遗忘的国画大师

元代山水画大家,被后世遗忘的国画大师

朱德润一,字泽民,平江今江苏苏州人。其祖先为河南唯阳人,九世祖朱贯,为宋朝议大夫兵部郎中,与杜祁公等为睢阳五老。北宋时其六世祖因避兵祸,渡江侨居姑苏,子孙官江南,遂著籍于吴地。朱德润有兄弟三人,德润为长。他有一兄弟是个道士,名叫方山,死于至正四年年,另一个弟弟也先于其去世。

元代山水画大家,被后世遗忘的国画大师

延枯六年,朱德润与柯九思挟册游京都,首先拜访的人便是赵松雪。赵松雪十分欣赏他,并把他推荐给了沈王,可以说迈入仕途的门槛便是赵松雪给他安好的。朱德润有其九世机的一幅《唯阳五老图此图现藏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赵松雪欣然在其《五老图》上题曰“五老遗像,仪型俨然,观之使人肃然起敬,朱氏子孙而能保之,真盛事也,吴兴赵孟頫题。”

元代山水画大家,被后世遗忘的国画大师

因而朱德润对赵孟頫也是感恩有加,对其画作也极尽赞美。他在《题赵松雪江山万里图》中说“平芜烟水碧连天,南渡族旗一苇先,泽国始知燕十马,江山重识汉楼船。举头日近三千里,屈指弓同六十年,文敏不忘前史意,毫端留得画图传。”'

元代山水画大家,被后世遗忘的国画大师

赵松雪是提倡“古意”的,他和姚式又是挚友,朱德润为姚式学生,亦当受其影响。他的画终不入南宋院体,先学李郭,后稍变其法略学董巨法后文将论之。无论是早期还是晚期,朱德润之画比之李郭画法,其画“写”的意识也十分强烈。试以《秋江放艇图》为例,其松树明显学李成,以蟹爪法勾枝,攒针法画松针,然笔法没有李成严谨,却比之更率意、更放纵。取景亦简化,只画一树一石。远山更是一笔抹过,若隐若现,洒脱白然,这便是书法用笔的结果。

元代山水画大家,被后世遗忘的国画大师

朱德润与柯九思最为交好,他们一同上京都,后来又一同住在苏州。朱德润有文云“当延枯之六祀,予挟册而观光,同君游于京国,咸弄翰而翱翔。及至治之末纪,又同归乎江乡。尝笑谭古今,押弄杯筋。米家画舫,柯氏秘藏,发缄题于十袭,探古雅于奚囊。”

元代山水画大家,被后世遗忘的国画大师

《谱》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篇》在这里,道是目标,德是基础,仁是归依,而艺则是白由的游戏。艺排在了道、德、仁的后面,也就是说“艺”只是在完成其他责任之后的一种补偿和消遣,不能过多给予过多的关注。我们的教育先祖孔子在儿千年前就把艺的地位定死于“游”的范畴。由于孔夫子这一规定,读书人只能把艺作为游戏的手段,不能视之为终生之业。唐代阎立本曾官至宰相,有一次被人呼为画师,他就感到十分耻辱,退戒子孙后代,永远不得习画。所谓“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因而画只能作为游戏之用,元代十人多爱画两笔,但他们找到一个借口,“仆之所谓画也……聊以自娱尔。”

元代山水画大家,被后世遗忘的国画大师

到了元代中后期,由于社会的变化,人们审美趣味的变更,才使得董巨法人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便是元四家。和朱德润一样元四家大都生活在江南一带,黄公望是常熟人,吴镇是浙江嘉兴人,王蒙是浙江吴兴人,曾隐于黄鹤山,倪珊晚年来往于太湖一带。他们又都在仕途或生活上遭遇挫折,道家空幻及隐逸思想在他们身上均占上风。共同的视觉经验,共同的艺术思想,使他们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董巨之法作为其抒情手段,遂使董巨之法得以滥筋。

元代山水画大家,被后世遗忘的国画大师

ps:头条号书扬文化开通两年来,受到了许多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如果您喜欢书扬文化的内容,欢迎关注头条号书扬文化、公共平台书扬文化(微信号:shuyangwenhua),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也欢迎提出您宝贵的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