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有人說中國導演很少碰明朝戲?

獨狼


現如今打開電視播放的古裝劇大部分都是清宮戲,很多時候讓大眾認為我國古代人都是梳著辮子的清朝人。而大部分導演基本上不去碰觸明朝的戲,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適應消費群體

無論拍電視劇也好,或者排電影也罷,最主要的是這部劇有商業價值,也就是說要能夠賺到錢。

現如今在守在電視機旁的大部分都是我國的女性同胞,對於她們來說最喜歡看的就是後宮爭鬥,帝王、妃嬪、宮女、宦官之間無休止的勾心鬥角。

對於這種情況來說,明朝顯然不適合,自從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便下令後宮不得干政。但凡後宮妃嬪都是選自民間普通百姓家庭,自然也就杜絕了後宮干政的可能,沒有了宮鬥這一噱頭,也就意味著失去了很多女性的觀看電視劇的慾望。



第二、清朝距離當代比較近

明朝的歷史資料和傳說相對太少,因此廣大百姓對明朝的歷史也就非常不瞭解。

反觀清朝滅亡距今僅僅百餘年,流傳下來的正史、野史、傳說故事都比較多。人們獵奇的話題更多;諸如多爾袞與孝莊、順治是否出家、乾隆到底是誰的兒子等等,給清宮戲留下了大量的創作空間。



第三、明朝歷史矛盾問題

縱觀整個明朝歷史,大部分時間都在漢蒙、漢滿之間的矛盾。這一話題過於敏感,如果分寸掌握不好,很可能都不會過審。

清朝的歷史主要矛盾變成了中國和外國列強的矛盾,這個情況就非常容易掌控,只要涉及到打倒列強,激發民眾愛國熱情的情節,都會過審。



第四、導演水平問題

明朝不同於清朝,他是一個文官統治達到頂峰的時代,主要的權力鬥爭都是圍繞著皇帝、文官集團、太監之間展開的。

這些事情既涉及到國家政治又涉及到利益集團爭鬥,過於紛繁複雜。很多導演編劇雖然具備一定的歷史知識,但是距離完整的搬上銀幕還有一定距離。



當然最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文化部門有大量的滿族人,在近代成立文化部門時,因為比較熟悉清朝歷史的緣故,所以很早就進入了文化部門。


我是越關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很簡單。

第一,大明不好拍宮鬥劇

現在看滿清劇的人,大部分是女人。

他們對於歷史沒太大興趣,主要就是看宮鬥,也就是幾個女人鬥來鬥去,恨不得互相挖眼睛。

然而,大明和滿清有很大的不同,宮鬥劇很難拍。

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元蒙後宮干政的經驗,進行改革,這就是《皇明祖訓》:后妃的職責是生兒育女、侍候皇帝和管理宮女,嚴禁過問宮外之事和參預朝政。

朱元璋規定,凡天子、親王的后妃宮嬪,均通過選秀女方式,從家境清白的低級官員或平民百姓家選取,絕對禁止大臣以各種理由進獻美女。

眾所周知,後宮自己是很難干政的,因為畢竟是女人,不可能自己一手遮天。

以慈禧太后為例,她也是坐鎮幕後,前臺由鬼子六奕訢做議政王實際控制權力。

以為這些女人都是普通人家的女孩,又在很小年齡進宮,孃家根本不能給她什麼幫助,也就不可能幹政。

同時,這些女孩出身不高,進入皇宮以後往往對豐衣足食、錦衣玉帶的生活還是比較滿足的,也鮮有太多的權力慾望。

同時,對妃子數量有嚴格控制。

朱元璋的妃子是最多的,但死時妃子全部殉葬,也不過38個女人。

明初一般在兩京(北京、南京)附近,明中葉以後則主要限於北京附近。還有部分妃嬪由周邊小國定期進貢,如成祖的權妃便來自朝鮮。總體來說妃子數量不多。

由於後宮人數不多,鬥爭自然也小了。

以上的問題, 導致明代宮廷鬥爭劇,拍不了。因為後宮壓根沒權,又不能幹政,女人們自己還鬥個屁啊。


第二,涉及民族問題

眾所周知,大明和洋鬼子(當時洋人還弱)關係較好,從建國到滅亡,主要的敵人是蒙古人和滿洲人,歷次戰爭基本也是以他們為對象。

在弘揚所謂民族團結的今天,如果拍明代的電視電影,對於這種複雜的民族交戰的問題,要拿捏的很準確才行。

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現所謂傷害民族感情,電影審核不通過,投資的幾千萬幾億打了水漂。

第三,關於對大明定位問題

大明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的很多輝煌,包括軍事、文化、教育、經濟等各個方面。

即便滅亡前不久,大明還掃平了入侵朝鮮的倭人。

同時,雖屢戰屢敗,直到崇禎自殺的時候,明軍仍然死守山海關,抵抗敵寇滿洲韃子入侵。

相比對列強屈膝投降70年,簽訂數百個賣國條約的滿清,大明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但出於民族政策問題,不適合對大明大肆宣揚,而寧可拍攝一些滿清的爛片。

所以,明代題材是不太容易被碰的。


第四,北京文化部門的問題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北京的滿族是極多的,曾經被漢人說成胡都。

在滿清時期,旗人全部住在北京內城。

在辛亥革命爆發之時,北京只有110萬人口,其中高達90萬是旗人。可以說,旗人當時幾乎佔到北京人口的百分之九十。

除去漢八旗和蒙古八旗,純粹的滿族旗人也有60多萬。

民國時期,有一種說法,所謂老北京人就是旗人滿族人,這話現在看來也沒錯。

時至今日,北京的滿族人仍然不少,單單名人就有一堆。

在一個滿族氛圍如此濃烈的地方,尤其文化部門很多官員是滿族人,對滿清的文化有所支持也就是必然的。

比如英達的爸爸英若誠,曾經擔任了7年文化部副部長兼影視劇製片處主任職務,直到退休。他就是一個滿族人。


最後忍不住說一句。

在滿清覆滅以後,民國曾經統計過滿族人的數量,當時上報僅有40多萬人。

而即便溥儀自己的統計,滿清滅亡之時,包括50萬人的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所謂旗人總數不過100多萬。

如果拋去漢人和蒙古人,真正滿族旗人也就是不到100萬人。

因為當時滿人高度漢化,加上社會上鄙視旗人為懶漢、盲流,所以很多旗人直接改為漢族身份。

有意思的是,區區40萬到今天有多少人?高達1000多萬。

大家想想看,這裡面有多少水分。

一個民族文化的根基在於語言,沒有語言哪怕是口語的民族,可以認為已經消亡。

薩沙有個朋友就是東北的所謂滿族,從頭到腳指頭,看不出哪裡和漢人有什麼不同。

他的老公也是正兒八經南京漢人,但他們的孩子卻上報為滿族。

為啥?還不是什麼高考加分,民族政策嗎。

薩沙個人認為,應該取消部分已經漢化民族的優待政策,大家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誰該優待誰?

誰也不是後媽養的。


薩沙


我看下面一群人說什麼“文化部都是滿遺,大明朝太強不好拍",這種說話都不動腦子,只知道yy的皇漢明吹,這群腦殘的存在絕對是中國的悲哀。

之所以很多都是清朝戲,而沒有其他朝,主要有三個原因。

我高中一個很好很好的同學,她當時藝考取得北戲降一本名額,現在在北戲讀書,她和關曉彤是一層寢室。她的專業就是編導,我向她問了這個問題,她給我了兩個答案,我自己又加了一個。

我先說她給我的兩個原因。



第一,大陸電視劇受港臺影響大。但香港由於一直沒有社會化改革,整個香港影視界受清朝文化影響較大,所以經常會出現一些清朝的電視劇。到90年代,香港出現了一批戲說清朝的影視劇,而這些影視劇正好是大陸剛開放,中國最早的一批外來影視,所以才90年到21世紀初,興起了清宮劇熱。更重要的是這些清宮劇培養了一批宮廷劇迷(注意是迷清宮,不是清朝),有了受眾的支持,往往還能收穫很好的收益。所以相對於其他來講,片方更願意投資有良好受眾的清宮劇。



第二個原因,清宮劇的熱更重要的是小說熱。片方投資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劇本,而我們目前的劇本大多數還是小說,特別是古裝劇,幾乎都是由小說改編的,所以一個好小說是一個優秀歷史劇的基礎。我們現在看到的古裝劇有多少不是小說改編的?《大秦帝國》,《漢武大帝》,《隋唐演義》,《三國演義》,二月河小說。一個優秀的古裝劇,他拿出來的絕對是一本小說, 但絕對不是歷史。歷史比小說枯燥多了,只有大範圍加工過的歷史,讓他變成主觀性的小說,才能去鼓動人心,小說可塑造神話,但歷史是寫人的。你看完漢武大帝電視劇,再去看漢書武帝本紀,你會覺得彆扭。看完三國演義再去看三國志,那酸爽。所以說現在的古裝歷史劇,從來就不是拍歷史的,是拍小說的。而目前比較好的歷史小說不多,大多數還都拍完了。出產比較多的,還都是清朝的小說,因為清朝的很多東西我們都可以找到,它的歷史記載比較詳細,寫小說好寫。你要如果寫先秦,先秦的記錄本來就不多,大量的橋段要編的,甚至連人物的背景你都要編,因為很多人都生卒年不詳,像大秦帝國讓我記得比較清楚的山甲,編的。你

要寫秦朝的歷史小說,與其說是拿史書為基礎,倒不如說自己重新編了一個歷史,戰國四公子都哥倆好了,還玩什麼?之後的漢代,唐宋明也大致如此,僅僅依靠史書,無法去編一個很龐大的歷史劇,之前的羋月傳,看到我一臉尬,恨不得整個戰國的人物放在一起,在不編新人物的情況下,很難讓劇情完整。在這種情況下,寫清朝的小說就比較多了,也因此很多劇本都是清代小說,清朝的電視劇就比較多了,比較典型的就是瓊瑤,她就很喜歡寫清宮。



另外說一下,不要把網上的穿越小說當成歷史小說,歷史都被你改寫了,你給我解釋是歷史小說??我一向是不看這些穿越小說,歷史錯誤太多,完全把歷史當娛樂了,歷史是你想改就改的?這種yy小說和抗日神劇有什麼區別?所以從不可能成為歷史劇,歷史劇是加工歷史,你這是篡改了,這玩意要是歷史劇,那就不存在歷史了。而《琅琊榜》這些,他們就是很巧妙的不以歷史為背景,這種就不用擔心篡改歷史了,反正本來就沒有設定朝代,那還有篡改歷史一說??再比如像《神話》,《尋秦記》,人家雖然穿越,但人家不改變歷史,不創造歷史。這些是現在的穿越小說做不到的。



第三個原因是我自己想的,我認為,清宮劇流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受眾。現在追電視劇主要是女性,我平常就不看電視劇,一般打開愛奇藝就是看電影。女性對於歷史的關注度永遠沒那麼高,她們不關心那些朝堂大事,她們更關心的是女人的戲,而宮廷劇說白了就是宮內言情劇,

所以我們看到的電視劇上比較多的,是清宮劇不是清朝劇,他不講什麼清朝做了什麼事,而是講清宮裡女人們的鬥爭,這無關於朝代,只關於女人。

由於90年代的清宮熱,以及清朝資料比較詳盡,所以很多作家都是以清宮作為宮廷小說背景,這種熱度下清宮戲多就不足為奇。你如果怕明朝宮廷或者漢朝宮廷,除了幾個有名的妃子,你還真不知道多少,你讓作者怎麼辦?我記得之前有過什麼《大明妃嬪》吧,主要角色中就有幾個是虛構的,湊不夠角色很難受啊。不過個人覺得這種什麼宮廷戲完全不能算得上歷史劇,他除了大背景是歷史,大部分劇情還都是自己編的,完全沒有歷史劇的樣子。

這就是為什麼清宮戲比較多,歷史劇比較少。拜託,明吹蝗漢不要再yy了,你們找人去諮詢一下,也能知道啊。


李子木沆


其實中國導演不是很少碰明戲,而是明戲很多隻是你們沒發現。

1、80、90、00年代明朝為歷史背景的電視劇電影才是主流。比如我們會經常在電影中看到“東廠”,“錦衣衛”等機構,這就是明朝的戲

2、由於很多電影電視劇只是借用歷史背景拍武俠片所以人們忽視了,這些電視劇背景是明朝

3、現在不拍明戲很大程度是因為清宮劇好拍成本低,清朝離我們近很多建築物都能就地採用

4、論拍歷史劇的簡易程度最簡單的肯定是清宮劇,既不容易出錯又不會念錯時代詩句

5、越往前的朝代越難拍,拍一部好的清宮劇比拍一部漢朝劇要簡單起碼10000倍,

6、雖然明朝的簡易程度排在第二,但有最簡單清宮劇可以拍幹嘛捨近求遠?你要是導演你也會這樣做的,拍電視劇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情懷


苟或


這是市場的決定,外加廣電總局的指導。

中國初高中學歷比重很高,低學歷的群體喜歡看電視,清鬥戲許多人喜歡看,這是市場調研結果。

中國才擺脫文盲幾年,總體素質不高,對於歷史認識不清,看問題片面,剛剛市場化幾十年,老百姓剛剛從農業社會的官本位的愚昧無知中醒來,這是個過渡期。

那些導演對歷史認識不清,由於清朝資料完整,其他朝歷史模糊,所以不好找題材。所以除了秦,漢,唐,明,宋,清,都是大一統,其他拍了也不能播,讓各族人看了不爽。

那些沒腦子的女人戲,別拍了,人越看越傻,都是些什麼玩意。

要想教育國人,拍些5胡亂華,吃人的劇吧。

抗日劇也別拍了,幾乎所有的題材都拍遍了,剩下的都是一個套路,胡編亂造了。

隨著互聯網發展,老百姓越來越開智,那些腦殘片沒人看了


身邊的那些煩心事


那不是有人說,而是的確少,這也是中國導演政治成熟或者雞賊的表現,打個不巧當的比喻,就跟答友寫問答一樣,設計敏感詞彙的,不管內容好壞高低,直接槍斃,你還會寫嗎?(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你要是寫證明你任性,但是作為導演,卻是要對投資人負責的,除了張藝謀等少數幾個導演,大部分不能隨便任性,那都是投資人的刮骨吸髓血汗錢!

為什麼說政治敏感呢?不知道大家知道“明粉”和“清粉”的概念不知道,這兩個詞是網絡用語,也代表了兩大派別,涉及到清代和明代的問題,你說不好就會被扣上一頂“明粉”或者“清粉”的帽子。

雖然不知道起源何方,但絕對是好事者、別有用心者、心機不純者混淆視聽、製造矛盾的工具,本不值得提倡,但還是有很多缺少基本信息價值觀引導辨別能力的人願意給自己領一頂“明粉”或者“清粉”的帽子。

甚至把這兩個概念當做自己家的“一畝三分地”,像狗看護狗盆子裡的骨頭一樣的護著。看到誰越雷池半步,往他們狗盆子裡吐吐沫,就會嗷嗷亂叫,齜牙咧嘴的嚇唬人。


雖然這種現象極其荒謬且不合理,但卻反映了一個事實,清朝與明朝對立的一面,朱元璋的明朝乃漢人政權,清朝則少數民族入住中原,這就觸動了少數人脆弱的神經,老覺得自己被欺負了。

這要是拍明朝戲的話,難免不觸及朱元璋的漢人政權被清朝的滿人政權掀翻的一段,雖然大多數人清楚征服一個民族不在於軍事上的征服和勝利,而在於流淌在血液裡的文化因素。

但的確也有少部分人覺得少數民族入住中原就是不對,就是對漢人的褻瀆和侮辱,但中華民族不就是在民族融合中發展強大起來的嗎?

理是這麼個理,但真要拍明朝戲,恐怕還是很難過政審這一關,這種製造民族對抗、增加社會不和諧因素的東西,八九不離十出在被槍斃的地位,因此為利益計,投資打水漂不是誰都能承受的起的,最好還是不拍不碰為好了。

何況在這幾年的熱炒下,清宮戲的受眾範圍更廣,投資更有保障,放著簡單的有利的事情不去做,而去碰燙手山芋,顯然也不符合“唯利是圖”的商人本性!


歷史三日談


這個結論是顯而易見的,其實不止是明朝,相較於清朝電視劇,其他朝代電視劇總體均較少。縱觀歷史類電視劇,其實各個朝代的歷史正劇都比較少,但是隨著近年來清宮戲的大量上映,關於清朝的電視劇卻是比較多,但不能說很少碰明朝戲,漢、晉、唐、宋、元等朝代的歷史劇同樣很少。

歷史正劇總量較少,清宮戲近年數量較多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正劇,相較於數千年的古代史,歷史正劇的總量總體偏少是事實。我印象中比較偏向歷史正劇的僅有《東周列國》系列、《臥薪嚐膽》、《大秦帝國》系列、《秦始皇》、《楚漢傳奇》、《漢武大帝》、《貞觀之治》、《貞觀長歌》、《武則天》、《唐明皇》、《朱元璋》、《大明王朝1566》、《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走向共和》等。

將這些電視劇按朝代來分,每個朝代不過幾部,而國祚300餘年的兩宋更是一部都沒有

(《大宋傳奇趙匡胤》屬於傳奇劇)。相較於數千年的歷史來說,這個數量確實有些太少,且大多數都是上世紀的產物。

而清朝電視劇數量偏多也是事實,尤其是近些年,清宮戲的產量的確很大。從早期的《戲說乾隆》、《還珠格格》、《慈禧西行》等,到前些年的《大清後宮之還君明珠》、《步步驚心》、《宮鎖心玉》、《甄嬛傳》、《宮鎖珠簾》、《金枝欲孽》等,再到近期比較火的《延禧攻略》、《如懿傳》等等。

僅從數量上講,清朝的電視劇總量和其他朝代加起來的數量差不多。那麼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

為何清宮戲這麼多,而其他朝代電視劇數量那麼少

我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由以下幾點原因造成的。

1、清朝年代較近。我想這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由於清朝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朝代,因此不論是歷史文獻還是民間傳聞整體較多,改編難度較小。而其他朝代由於年代較遠,這導致其他朝代的故事改編難度極大。

2、清朝小說較多。這是造成近年來清宮戲較多的一個主要原因,近些年小說改編電視劇的數量急劇增多,而清朝小說在歷史類小說中不僅數量多、且熱度高。這種現象我想應該有第一點原因的影響,作為小說作者,考證距離較遠的朝代畢竟難度較大。

3、歷史正劇過於小眾。這同樣是事實,不論是正史類文學作品、還是電視劇,總體來說過於小眾,這點其實在“悟空問答”也能體現出來,歷史頻道的流量顯然無法與其他熱門頻道相提並論。在如今以收視率為核心的電視劇行業,拍攝小眾電視劇顯然不是個好的選擇,除非不以盈利為目的。

4、觀眾群體變化。很顯然,近些年的電視劇觀眾群體越來越年輕化和女性化,因此側重於愛情和宮斗的電視劇收視率要普遍高於正史類電視劇。而電視劇的製作方無疑要考慮到受眾的喜好,於是便造成了大量清宮戲的出現。

近些年,古裝電視劇可以說是走向了兩個極端,清朝和先秦時期的電視劇數量顯然要比其他朝代多很多,像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唐朝、五代十國、兩宋、元朝都成為了冷門,而不僅僅是明朝。


香茗史館


剛剛步行到白公館走了一遭,算是晚飯後的散步(暫在重慶辦事)。站在公館門外的平臺上,同行的朋友指著山坡上像荷葉一樣的大片葉子(可能是旱金蓮),問我:“這上面的水,古人喝了治病吧。”我搖頭說:“要是朝露才行,早上的露水,道家說是甘露。”然後就給她講了一個明朝嘉靖皇帝后宮的故事。

這故事說的是嘉靖皇帝喜歡修道,強迫一些十三四歲的少女,每天侵晨,沾著重重的晨露,替他收集“甘露”,久而久之女孩受不了了(他還幹了許多其他的噁心事),就秘密聯絡,一起動手,要殺死皇帝。

說到這,另一個朋友插言道:“你說的是野史吧?”

我笑道:“是正史,記在史書裡。”

他不信,說:“殺皇帝,成不成都得死,宮女敢幹?”

我的微笑不容置疑:“這就是歷史。”

我繼續講下去,說一共十來個女孩,她們商量好了,趁皇帝睡著了,一擁而上,按腳的按腳,按手的按手,還有人騎在皇帝身上,另兩個用繩索套住皇帝的脖子,用力往兩邊拉。可惜因為緊張,繩子打成了死結,皇帝怎麼也勒不死。

這時,第一個朋友問:“那怎麼辦?”她是學理工的,對歷史素來沒興趣,但我看出來,她對這個真實故事的發展,產生了求索的興趣。

我回頭看了眼已沉在夜色中的白公館大門,說:“最可惡的,是叛徒。”

革命戰爭年代,叛徒是最可恨的,哪個出賣了江姐?……我把思路拉回現實,繼續講道:“當鬥爭遇到挫折,就有意志不堅定的人要叛變,女孩中的一個,眼見皇帝不死,就偷偷溜出去,跑到後邊的坤寧宮,報告皇后去了。”

“宮女殺皇帝,太監不管?”第二個朋友似乎對這個離奇故事還有懷疑,又問道。

我只好先給他解答這個問題:“過去宮廷的規矩,跟大戶人家一樣,天黑之後落鎖關門,太監都不準留在寢宮裡,皇帝身邊只有少數宮女。因為事發突然,宮門外的太監離得遠,根本不知道宮殿裡發生的事,而且不奉旨,誰也不敢擅自開放宮門進來——這就像秦始皇被荊軻拿著匕首追砍,殿下衛士沒一個上前搭救,是一個道理。”

回答完,我接著剛才的話頭往下講,說道:“皇后住在乾清宮後面,比較近,聽到叛徒的情報,立馬帶著人急火火過來救駕。”

“把皇帝救啦?”第一個朋友追問道。

“皇后帶著人一來,宮女們就失敗了。”我點頭說,“但她們豁出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精神令人敬佩,連皇帝都敢殺,皇后算啥?她們見皇后帶著人來,竟然有宮女撲上去,一把把皇后那邊打著的燈給打滅了。她們現在渾是天王老子都不怕了。”

“後來呢?”第一個女性朋友問。

“後來她們十幾個人,都被凌遲處死了,包括兩個妃子。”我說,“其中一個姓曹的妃子真是冤枉,她是嘉靖皇帝的寵妃,被皇后強行扯進這件案子,一起殺了。這才是真正的宮鬥,刺刀見血!皇后忌妒她,趁皇帝神志不清,公報私仇,把情敵也給凌遲了。結果皇帝醒過來,再找心愛的妃子,已經死了,大為悲傷。雖然皇后救過他的命,但嘉靖皇帝是一個非常狹隘而記仇的人,他已經暗暗恨下皇后。一次皇后宮裡失火,太監趕緊來請示,請下旨救火,可嘉靖想起往日的仇,竟然一言不發,看著皇后被活活燒死。”

我講的,是真實發生的歷史,可不是像當代的清宮戲,胡編亂造,至乃把古板的乾隆弄成小鮮肉。我沒有添油加醋,況且我也沒有說書家的本事,就是如實講述了發生在明朝後宮的這件往事,就讓一起遊歌樂山白公館的兩個朋友,完全聽進去了,聽完還感嘆不已。

從白公館回到住處,剛好看到這個題,就乘興答一下。我要說的是:與死氣沉沉的清宮比起來,明宮更有“戲”(容我插個“廣告”,在我寫的“明宮揭秘”系列《大明王朝家裡事兒》《大明後宮有戰事》裡,詳細記載了許多真實的明宮戲,有大量史料披露,看官不妨一顧)。

那麼為什麼當代的編劇和電視製作人只盯著清宮,編排各種其實很LOW的辮子戲(所謂宮鬥簡直像兒戲,幼稚的很),直將史上最缺乏浪漫氣質的朝代,搞成了“宮廷迪士尼”?

我想,主要原因,還得從民初說起,那時清朝剛剛亡得新鮮,就出現了大量“前朝戲”。前清的臣民們得了解放,他們最樂於瞭解的,當然是他們的“前朝”,也就是清朝故事。所以《清宮秘史》之類的電影,風靡一時,清宮揭秘一類的文藝作品,非常的多。這是個起頭,也是一條線索,後來香港拍古裝戲,也就順著下來,習慣拿清朝做背景,無論是邵氏的老電影,還是九十年代的香港影視劇,扮起“古裝”,多為辮子和馬褂。清朝皇帝經常在銀幕露臉,特別是乾隆皇帝,露臉最多,形象最豐富。就連新興的殭屍片,也都穿著清朝官服,跳起來格外神似,換其他朝代反而不像。

這必然對大陸拍古裝戲的走向造成影響。

而且經過這麼多年的“刷臉教育”,觀眾耳聞目染,對清宮和清朝人物最為熟悉——觀眾熟悉,故事才好講啊!所以這些年就被清宮戲霸屏了。

就像我前面說的,其他朝代的後宮,可能比清宮更熱鬧,一些故事,不加“編劇”,直接開講就成,實際上是很有“便宜”可佔的。這幾年也確實有幾部較有影響的“明宮戲”,但總的來說,普通觀眾對包括明朝在內的其他朝代,遠不如清朝那麼熟悉,比如什麼漢宮戲、明宮戲、南北朝宮廷戲,縱使一時熱播,都不足以形成與清宮戲分庭抗禮的規模。這種狀態可能還要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皇帝不稱朕,專注史評與時評


皇帝不稱朕


導演拍電影、電視劇首先需要一個好的劇本,而好的劇本必須有大量的素材作基礎。如此,問題來了。關於明朝的素材非常之少,這就為文學創作帶來極大困難。明朝歷史也不短,為什麼留下的素材如此少呢?這您得問一下滿清皇帝們了,他們為了樹立滿清正統,最絕的一招就是滅了前朝一切歷史。然後按照有利於自己的原則,官修一套明史,全民以此為準,不得有絲毫的借題發揮。諸位想想,單評一部清修明史,有哪個天才作家會寫出好的文學作品?


老唐說史


審查的滿人多,還不趕緊給他們洗白,來幾張實際的隆裕太后、小太監、宮女、溥儀的妹妹、兩個皇后看看就知道辮子戲在騙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