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纹身男子史进,身上九条龙,是否触犯皇权?

《水浒传》开头,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被高俅公报私仇,无奈之下带着老母亲连夜跑路。跑到一处山庄后,母子二人遇到了一位员外,员外款待了二人,王进作为报答,决定教授员外的儿子武艺。书中提到员外儿子时这么描述的“一个后生,脱膊着,刺着一身青龙,银盘也似一个面皮”,这就是梁山第一位好汉的出场镜头,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九纹龙史进。

宋代纹身男子史进,身上九条龙,是否触犯皇权?

我国有着悠久的纹身历史,《左传》中,周文王的两位兄长太伯、仲雍为了把位置让给他,就逃到了吴,并且“断发纹身、以示不用”。后来历史上又有很多纹身的记载,比如秦末的英布,曾经因为反法被在脸上纹了字,他手下人脸上也全是这个,因此又被称为“黥布”。《水浒》中,大家骂人动不动就是“贼配军”,依据往往就是脸上一个“配”字。宋代的时候,岳母刺字更是广为流传。

在《水浒传》中,史进、鲁智深和燕青身上都有纹身,影视剧作品中李师师看了燕青的纹身双眼开始散发出潘金莲一样的光芒。每个人身上的纹身意义是不同的,然而史进的纹身比较特别,是九条龙。

宋代纹身男子史进,身上九条龙,是否触犯皇权?

龙是古代皇权的象征,从西汉开始,平民出身的刘邦没有像此前诸侯时代承袭的标志性LOGO,正好他自称自己是龙的后代,于是就用龙作为皇权的象征,一直延续了下去。到了宋代,或者在《水浒传》成书时期,民间照理说是不可以随便使用龙的。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的《水浒传》中,给史进的纹身进行了注释“为了表示英雄好汉,在身上刺花纹,叫做锦体,是宋时盛行的风俗。”

宋代纹身男子史进,身上九条龙,是否触犯皇权?

宋代的时候,纹身之风确实比较普遍,社团也比较多,比如高俅就是踢球社团的人员。加上宋代风气比较开明,或许纹身上有龙并不能视为造反。但是史进身上却有九条龙,意义则更不同,九条龙从小了看是九海龙王,象征天下领土,从大了看象征龙的九种姿态,是天下气运的所在。尤其是史进的龙已经到了全身都是,爬过肩膀,这明确表示是要造反的。

所以说,史进在上梁山之前,就已经不想做个良民了,要说他为什么没有被抓起来,首先是天高皇帝远,其次是平时隐藏得可能比较好,比较低调,不像某些人。

施耐庵在小说一开头就把一个旨在谋反的人拿出来,作为整部书出场的第一个梁山好汉,也是开宗明义。然而很多人会说,纹身意义很多,绝非表示一定要做坏人。

然而,我国自古以来纹身始终是有特殊意义的,纹身之人自身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表明自己与众不同,尤其是表明自己已经自绝于传统了。古代正统的儒家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按照儒家来说纹身首先就犯了人生第一大错,即不孝。古时福建广东一带的渔民有说法,纹身下水可以吓唬鲨鱼,因而人人纹身,直到清代也一直被政府视为贱民。

要说纹身者的气势,确实还是不错的,因为不受了礼法的拘束,各种事情上常常压人一头。《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吴王夫差为了称霸讨伐齐国,经过鲁国的时候向鲁公勒索财物,原文中,夫差原话的理由就是:“我纹身,不足责礼”。翻译称白话文就是:我纹身,不能讲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