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紀念幣中,這些是最貴的,一枚值10萬!

收藏紀念幣的應該都聽過精製幣,一般情況下,精製幣因為數量少、價格高等原因,使得大家在日常中很少接觸到。

比如建國40週年精製紀念幣,參考價14萬元。但是同樣的普制幣價格只有幾十元。

精製幣四大珍

精製幣有四大珍,分別為內蒙成立40週年精製幣,建國40週年精製幣,建黨70週年精製幣和女子足球賽精製幣,他們一枚的價格都在10萬元以上。

內蒙成立40週年精製紀念幣


1987年,為紀念內蒙古自治區成立40週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內蒙古普通紀念幣,同時鑄造2000枚精製幣,做禮品用,面值一元,材料是銅鎳合金。普制幣重量9.32克,精製幣重量9.4克,其圖案設計堪稱至今所見精製幣的上乘之作。


流通紀念幣中,這些是最貴的,一枚值10萬!


內蒙古精製幣的視覺效果極具震撼力,底紋光亮如鏡,文字和圖案噴砂效果極佳,呈白色,明暗對比強烈,具有強大的視覺衝擊力。雖然材料為銅鎳合金,但有銀幣的視覺效果,幾乎使每個第一次看到此幣的人都把它錯當成銀幣。

由於其圖案設計經典,鑄造工藝精湛,所以內蒙古在精製幣中的名氣最大,一提起精製幣就會聯想到內蒙古,正是因為內蒙古精製幣的名聲大震,促使精製幣的整體地位不斷提高。

建國四十週年精製幣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0週年,中國人民銀行於1989年9月28日發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0週年”普通紀念幣一枚,材料為銅鎳合金,由瀋陽造幣廠鑄造,宋津民、王福德、李小川設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40週年”精製幣沒有公開發行,為國家和中國人民銀行禮品


流通紀念幣中,這些是最貴的,一枚值10萬!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0週年”精製幣在直觀效果上文字、圖案部分噴砂細膩,呈白色,底紋拋光如鏡,明暗對比強烈,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精製程度堪為最高級——5級。精製幣的幣邊為連續絲齒,是典型的直角邊。

另外,精製幣的包裝非常講究,外為米黃色硬紙盒,並繪有充滿濃郁中國特色的圖案,內為黑紅色木盒,蓋子上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40週年紀念幣”及“中國人民銀行”中英文字樣,打開蓋子,蓋子內襯印有“瀋陽造幣廠”中英文字樣及沈幣廠廠徽。木盒內的精製幣有透明塑料盒子保護。說明書為單張紙對摺,雙面印刷,中英文對照,落款為“中國人民銀行”。


流通紀念幣中,這些是最貴的,一枚值10萬!



《瀋陽造幣廠圖志》P.169明確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40週年紀念幣”的鑄造量數據:普制2100萬枚,精製1000套,樣幣15000枚,從目前瞭解的精製幣鑄造量資料來看,精製幣數量最少,最為珍稀,堪稱四大珍之首


建黨70週年精製幣樣幣


流通紀念幣中,這些是最貴的,一枚值10萬!


為了紀念中國共產黨共產黨成立七十週年,中國人民銀行在1991年6月18日發行了建黨70週年紀念幣。全套共三枚,是由上海造幣廠鑄造的,是由鋼芯鍍鎳為材質製作而成的,重量為5.88克,形狀為直徑25毫米的圓形,面值一元,其中樣幣發行量1000套,數量稀少,為現代流通紀念幣收藏大珍

流通紀念幣中,這些是最貴的,一枚值10萬!


女子足球賽精製幣樣幣


為慶祝首界女子世界盃足球賽在廣州舉行,1991年11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第一屆女足世界盃普通流通紀念幣,全套2枚,面值1元,鋼芯鍍鎳紀念幣。

流通紀念幣中,這些是最貴的,一枚值10萬!


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第一屆世界女子足球錦標賽會徽,以及“壹圓”的中文字樣。背面圖案為女足球運動員踢球的英姿,女足守門員躍起撲球的造型和“第一屆世界女子足球錦標賽”的主題紀念文字,以及1991年的年號。該套紀念幣精製樣幣發行量不詳,為四大珍之一

如何分辨普制幣和精製幣

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普通紀念幣,由於在模具製作、坯餅光飾處理和壓印等主要加工過程採用不同的生產工藝,使普通紀念幣又區分為普制幣和精製幣兩種不同的形式

看工藝


普通紀念幣的精製幣生產工藝區別於普制幣,其工作模圖紋底面拋光後鍍硬鉻,浮雕面採用能夠充分體現浮雕結構、層次及透視關係的

噴砂工藝處理;坯餅採用逐枚手工拋光處理;產品壓印採用單枚多次壓印;成品表面質量和單枚質量進行逐枚檢查;產品包裝採用單枚包裝/裝幀方式等。


流通紀念幣中,這些是最貴的,一枚值10萬!



看外觀

普通紀念幣精製幣和普制幣生產加工工藝的差異,造成精製幣和普制幣產品外觀質量上的顯著差異。

精製幣幣面浮雕因採用噴砂工藝處理、底面採用拋光鍍硬鉻處理而使精製幣圖紋浮雕結構、層次及透視關係更加強烈和清晰,圖紋底面清潔光亮,圖紋浮雕面與圖紋底面形成的反差構成精美的錢幣藝術效果,而普制幣則次之。


流通紀念幣中,這些是最貴的,一枚值10萬!



看幣邊


在實際收藏中,收藏者還會發現精製幣和普制幣有些品種的幣邊工藝不同。


流通紀念幣中,這些是最貴的,一枚值10萬!


早期的前11套紀念幣普製為圓角邊,而精製幣為直角邊,沒有倒角

後期的“賀歲系列幣”、“鄧小平”、“陳雲”和“人大”,普制幣幣邊滾字是“RMB”,而精製幣邊滾字則為“RMBJ”

看數量


精製幣鑄造數量少,早期精製幣主要做禮品用基本沒有公開發行,也沒有做過宣傳,所以以前的收藏者中很少有人知道我國鑄造過精製幣。一直到2004年,中國人民銀行網站上公告發表了《如何識別普通紀念幣中的普制幣和精製幣?》這篇文章後,精製幣才逐漸引起了藏家和幣商的重視。

流通紀念幣中,這些是最貴的,一枚值10萬!


精製普通紀念幣因為品種豐富(目前除六運會、寧夏、廣西沒發現外,其餘都有一種到幾種裝幀方式和版別)、鑄造精美、數量少,越來越受到收藏者歡迎,有些早期精製幣的價格已經達到十幾萬元,仍然是一幣難求,大多數品種特別是後期品種的收藏難度不大。


流通紀念幣中,這些是最貴的,一枚值10萬!


流通紀念幣中,這些是最貴的,一枚值10萬!



看裝幀


精製幣都是經過裝幀的,而且有不同的裝幀方式。市場上存在整卷或整盒的精製裸幣,是由於1997年郵市高潮時,普制幣的價格高於精製幣,整卷整盒的普制幣價格更高,更便於交易,導致大量裝幀精製幣被拆掉原包裝,打卷裝盒。

流通紀念幣中,這些是最貴的,一枚值10萬!


哪些精製幣更值得收藏?

早期精製普通紀念幣工藝最好的是“內蒙古”,“建國40週年”、“建行”、“抗戰”、“聯合國”、“世婦會”、“希望工程”、“世乒賽”、“金絲猴”等精製幣。

後期精製幣工藝最美的有“敦煌”,“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精製幣,這些精製幣的製作和普制幣的有天壤之別!

不過也要提醒大家,精製幣雖美,但假貨盛行,入手要當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