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巷幽幽 一處1300多年歷史京城古寺


今天法源寺社區有個大集,不少北京知名老字號有現場展賣,以清真食品居多。本想去湊個熱鬧,拐來拐去來到法源寺門前。很多年前開車路過過,但從未入內。相對於不遠處大集的鬧,我臨時起意,選擇了幽幽深巷中的法源寺。

已有1300多年曆史的法源寺,始建於唐朝,初名“憫忠寺”,幾經易名後,清朝朝廷崇戒律,在此設戒壇。雍正十二年(1734年),法源寺被定為律宗寺廟,傳戒法事,並正式更名為“法源寺”。

法源寺是北京城內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剎。宋欽宗趙桓被金兵俘虜北上,就曾囚居在這裡。元二十六年(1289年),宋遺臣榭枋得抗元失敗,遁隱建寧(今福建省建甌縣)唐石山中,後被元軍所俘,押至大都,拒不降元,也在此寺絕食身亡。

法源寺天王殿內正中供奉著明代製作的彌勒菩薩化身布袋和尚銅像,高1.12米,彌勒佛背後是勇猛威嚴的護法神韋馱坐像,明代銅鑄,高1.70米。兩側是明代銅鑄四大天王像,皆高1.20米。大雄寶殿正中供奉“華嚴三聖”,既毗盧遮那佛。文殊和普賢菩薩像。為明代製作,木胎貼金罩漆。

法源寺還留存有許多佛教文物,二十世紀初,寺裡收藏有清龍藏經,趙子昂、吳道子所畫的菩薩像以及其他許多名人手寫金字經,墨寶等。

因歷史上接連不斷的天災人禍,許多寶物如今已不知所蹤,但是寺裡遺留下的各個時期的佛像和法器也足夠訪客盤桓大半日。

2000年,臺灣著名作家李敖所著《北京法源寺》出版後,在海內外廣泛流傳,引來無數佛教信眾以及尋幽探古的遊客。法源寺佔地面積6700平方米,建築規模宏大,結構嚴謹,採用中軸對稱格局。

寺裡有不少悠閒自在的貓。

這隻貓從小就只喝水龍頭裡流動的新鮮自來水,它一跳上水臺,這位阿姨就明白它要喝水。

是不是喝得有點兒肆無忌憚?

北京法源寺位於北京宣武門外教子衚衕南端東側,它不僅是北京城內歷史悠久的古剎,也是中國佛學院、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所在地,是培養青年僧侶和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場所,1983年,法源寺被國務院確定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