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的一大蠢材,本有望一統天下,可惜自毀了

公孫瓚好騎白馬,身邊的幾十個親隨也都騎著白馬,等到手握兵權之後,又從軍隊中選擇了三千精兵,全部騎乘白馬,號稱“白馬義從”。從而有了一個很威風的綽號,叫“白馬將軍”。當時的幽州,遊牧民族如烏桓經常突襲漢朝邊疆,劫掠人口財物。烏桓人擅長騎兵,來往如風,讓以步兵為主的漢王朝很痛苦。當時公孫瓚擔任幽州守將,敢打敢拼,每次敵軍來臨,都大聲呼喊,熱血沸騰,率領士兵奮勇作戰,如同是進攻自己的仇人一樣。正是憑著高昂的鬥志,公孫瓚屢戰屢勝。每當打仗時,公孫瓚率領白馬義從衝鋒在前,烏桓騎兵望風而逃。一時之間,白馬將軍公孫瓚名揚天下。

三國時代的一大蠢材,本有望一統天下,可惜自毀了

191年公孫瓚大破青州黃巾軍30萬,威震天下,之後,公孫瓚除去幽州牧劉虞,把幽州的政權、軍權牢牢抓在手中。朝廷賜予公孫瓚都督幽州、青州、冀州、幷州四州軍務的權力,公孫瓚的聲望、功業達到巔峰。公孫瓚擁有了幽州之後,變得異常貪婪暴虐,肆意盤剝百姓,強迫周邊的少數民族交納沉重的財物,供自己個人享受。公孫瓚築了一個巨型城堡,整天和美女喝酒淫樂,過著極為腐朽奢華的生活。

三國時代的一大蠢材,本有望一統天下,可惜自毀了

以往,公孫瓚和將士們一同吃喝,一同議事,軍隊的凝聚力、戰鬥力都很強。可是現在大將們根本見不到統帥,漸漸的,將領們心中堆積了許多不滿。當有人問起公孫瓚這麼做的原因時,公孫瓚還智者的模樣,說:“想當年我在塞外驅逐叛變的烏桓部落,在孟津掃蕩青州的黃巾,我天真的以為平定天下指日可待。但是到了今天我才發現,這天下的亂局並非是我能夠結束的。既然如此,不如讓我們暫且罷兵,努力耕田,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兵法有云:‘百尺的高樓就不能進攻,’而我現在卻有數千堅固的城堡,有3億斤大米。等到把這些糧食吃完了,估計天下大勢也就有了分曉。”

三國時代的一大蠢材,本有望一統天下,可惜自毀了

後來跟袁紹打仗,袁紹的部隊很快就攻到了公孫瓚的主城下。孫瓚垂死掙扎,派自己的兒子去邀請黑山的黃巾軍進攻袁紹軍隊的後路,黑山軍和公孫瓚唇亡齒寒,果然帶著十萬人來救援公孫瓚。可是,袁紹攔截到公孫瓚派出的信使,知道了行軍動向,就冒充援軍伏擊公孫瓚,公孫瓚大敗,主力盡喪。本來還想倚仗城堡對付幾天,可是袁紹聽了謀士的建議開挖地道,一直挖到了最中央公孫瓚的主樓,公孫瓚知道自己必敗無疑,又出狠招。公孫瓚竟然先殺掉自己的妻子、兒女,然後引火自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