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很多人投資理財會失敗?

有個朋友問我,

作為一個普通的上班族,

該如何通過投資理財獲取一些收益呢?

我說,

餘額寶不行嗎?

大概3-4%,

朋友拒絕,太低。

那買個貨幣基金?

大概5-7%,

朋友覺得,還是有點低。

那買個大額長期的理財吧?

可能會有7-10%,

朋友說,

自己投不起大額。

炒炒股?

技術好的話一年還是有10-30%的收益,‘

但也有血本無歸的風險。

不行不行,自己炒股從來沒賺過。

我也沒轍了,

要不你找個不限購的,

還是價值窪地的二三線城市,

買個房投資?

哎呀,異地買房太麻煩,

還要每月還貸呀。

我當時的心情......

您吶,還是哪涼快哪待著去呢。

很多人投資理財失敗的原因原來是這樣....

思前想後,基本是兩個原因。

貪婪和缺乏耐心。

我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日常生活投資理財的事。

為什麼很多人總覺得自己沒錢?

還是兩個原因。

首先是內心慾望驅使的過度消費,

這個我們明天再聊,

其次就是渴望一夜暴富的貪婪理財。

對於此,

請記住一條投資鐵律:

低風險和高收益的理財,是不可能存在的。

對於投資收益率,

各位怎麼看呢?

5%?

10%?

20%?

很多人會說,

每年通貨膨脹都那麼大了,

每年房價都上漲那麼多了,

投資理財每個百分之二三十的投資收益,

簡直是白乾。

但是,從整個資本市場的歷史數據來看,

什麼樣的收益水平是比較好的?

根據相關數據:

根據全世界資本市場幾百年的數據,

年均回報能夠做到8%就不錯了,

除了英國和美國市場,

幾百年來世界上好像還沒有哪個國家能做到這一點。

是的,年收益率8%,

但這已經是全世界裡較高的收益水平了。

為什麼和我們的真實感受有出入?

要記住,

中國的情況有點特殊,

改革開放30年,

經濟飛速發展,

資本回報是非常高的。

如果你在1990年買了股指基金,

經過測算,

年均回報超過13%,

不僅遠遠高於美國股市,

也比中國房價上漲的平均幅度要高。

隨著經濟增速的放緩,

正常的理財收益已不可能像過去那麼高了。

因此,

在2018年這個時間點,

大家把投資理財的收益降低,

合理的去平衡投資和生活,

反而更重要了。

畢竟外面20-40%甚至100%收益的各種項目,

經常會出現,

問題是,

你要的是別人的利息,

別人要的你的本金。

那麼普通人到底該如何理財呢?

日常生活中投資理財的方式大概有

  • 不動產投資股票投資基金投資債券投資金融衍生品投資互聯網金融投資股權投資數字貨幣投資

大概,

我最推崇的還是買房了

畢竟,

買房就是買一座城市的股票。

昨天說過,

影響房價的三個因素:

短期看政策,

中期看土地,

長期看人口。

其實從長期來看

人口不斷淨流入的城市,

房價必然會漲,

只是快慢的問題,

北上廣深漲不漲?

畢竟新城市人口很多隻有唯一住房,

只要沒有大規模甩賣,

這些城市房價怎麼跌?

中期來看,城市的土地,

特別是核心地段,

勢必越來越少,

當大家都先生活在繁華且便利的地段是,

價格會跌嗎?

短期,

當然政策會有很大的影響,

但是政策總是週期性的。

如果你看好一座城市的發展,

我認為買房是一個不錯的投資選擇,

其實就是投資了這座城市的股份。

當然,股市投資也是同樣的道理,

買一個優質公司的股票,

按道理是上沒錯的,

但是,中國的故事,

你懂的,

連AI都撤退了,

畢竟沒有漲跌,

哪來的韭菜呢?

如果你專業度足夠,

玩得了長期和價值投資,

股票也是不錯的選擇。

債券和基金(非股票型),

享受一定的獲利和分紅,

買入賣出還方便,

適合穩健性人群。

金融衍生品,

互聯網金融,

股權投資,

數字貨幣投資,

並不適合沒有時間沒有專業,

也沒有錢的普通人玩,

建議避開。

說到底普通人投資理財的核心其實就是注意幾點:

1.投資收益率超過12%還保本的產品,慎重選擇。

2.輕易不要借錢給他人,除非你信任的人,借錢基本是虧本買賣。

3.適當的持有現金,以備不時之需。

4.不要把雞蛋都放進一個籃子裡,記得分散投資。

5.最最最重要的,投資自己,投資自身的健康和個人能力,在這個安身立命尚不能得的時代,厚積薄發的去迎接下一個可能的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