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贫穷不值得感谢!

对不起,贫穷不值得感谢!

高考707分的河北女孩王心仪,以一篇《感谢贫穷》的文章火了——“感谢贫穷”的说法,一时兴起。

她在文章中写道:

“我有两个弟弟,大弟弟和我一起就读于枣强小学,小弟弟还在上幼儿园。一家人的生活仅靠着两亩贫瘠的土地和父亲打工微薄的收入。”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发文转载,推波助澜

这让我觉得自己很世俗——

我认为:贫穷一点都不值得感谢!

对不起,贫穷不值得感谢!

前段时间,在抖音上有个100多万赞和3万多评论的短视频;

一家珠宝店开业,为烘托氛围,店主找来一位临时工,让他穿上厚重的玩偶服,在店门口招揽顾客。

对不起,贫穷不值得感谢!

当脱下玩偶服的那一刻,所有的人都泪目了。

恐龙身体里藏着的,是一位年过 7 旬的老大爷。

他光着脚,萌萌的衣服和苍老的脸极为不搭,甚至有些滑稽。

耗尽全身力气赚来几十块钱,老人开心的扬起嘴角。

对不起,贫穷不值得感谢!

不知他家境如何,有子女几个,可以猜想并不富裕。

若不是贫穷,谁不想在这样的年纪含饴弄孙、共享天伦?

他会感谢贫穷吗?

他要感谢贫穷带来的一桩桩,一件件不容易的事情吗?

冈察洛夫:生活中并非全是玫瑰花,还有刺人的荆棘。

对于穷人来说,命运,便是那刺人的荆棘。

对不起,贫穷不值得感谢!

在成都街头,有位 8 旬老太,穿梭在大街小巷捡废品。

19年前,蒋贵英把年近四十,又傻又瘫的女儿嫁给了一个穷汉子。随后,便来到成都打工,又因年龄大,屡屡碰壁。

贫穷逼着蒋贵英,走上街头捡起了废品。

对不起,贫穷不值得感谢!

在她佝偻身躯的背后,有一个风雨飘摇的家

女儿临产了,蒋贵英用捡垃圾攒的钱,才把女儿送进医院。

满月后,蒋贵英用菜篮把外孙提回成都,开启了背着外孙捡废品的生活。

一年后,女婿因胃癌去世,女儿又没人照顾,老伴的肺病也加重了。

对不起,贫穷不值得感谢!

一家四口,两个病人,一个婴儿,无存款,无劳动力,只靠蒋贵英捡垃圾换取收入,过着极其艰难的生活。

有次在屋里晕倒,没人救她,半晌后蒋贵英才自己醒来。

粗鄙地活着已花光她所有力气,在贫穷这条路上她坚持了20年。

对不起,贫穷不值得感谢!

她会感谢贫穷吗?

她会跟她的外孙说“孩子,要感谢贫穷”吗?

贫穷是有毒的,会一代代传递。

贫穷就像怪物,在它狰狞可怖的面孔下,多少人只能本能地活着,而非自由地生活。

罗曼罗兰:这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这世上也只有一种真正的坚强,那就是被贫穷逼到生死边缘,依然顽强地活着。

“我不感谢贫穷,我只感谢自己。”

对不起,贫穷不值得感谢!

前段时间,合肥逍遥津公园门口,每天都能看到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体型壮硕的中年男子,头戴马头面具,跪在地上乞讨。

对不起,贫穷不值得感谢!

身边的牌子上写道:骑一次五块,好心人您就骑我一次吧!

他叫陈运涛,是一个 9 岁白血病男孩的父亲。为给儿子治病,陈运涛已花光积蓄,还欠下 16 万元外债。

这次病情又复发,他实在没钱,也借不到钱了。

扮马给人骑对这个男人来说,是下策。

没人愿意丑化自己,更没人愿意失去尊严。

但为了爱与责任,38 岁的他只能向生活低头。

经历过的人都明白,所谓尊严和面子,在贫穷面前不值一提。

他会说“贫穷,谢谢你”吗?

对不起,贫穷不值得感谢!

去年,一则视频刷爆了网络。

在街头,一位妈妈狠心地将女儿推到,然后又踹了一脚。小女孩趴在地上哭喊,母亲也在旁边失声大哭。

对不起,贫穷不值得感谢!

她是一位单亲妈妈,带女儿来劳务市场求职。积蓄已花光,女儿又嚷着要吃烤肠。

母亲摸遍全身,才找出 2 元钱。买到烤肠后,女儿觉得太烫,吃了一口便吐掉了。

看到这一幕,愤怒的母亲再也压抑不住情绪,一把推到了女儿。

贫穷可以轻易地把人逼迫到失去理智!

对不起,贫穷不值得感谢!

还记得南昌地铁上的那件事吗?

本是去亲戚家借钱买年货,儿子却在途中弄丢了价值5元钱的地铁票,崩溃的母亲失去理智,抬手向儿子脸上打去……

对不起,贫穷不值得感谢!

万千网友愤怒指责母亲太狠毒,可谁又能理解她心底的辛酸?

对不起,贫穷不值得感谢!

王尔德说:即使生活在臭水沟里,也要记得仰望星空。

而生活在臭水沟里的人,根本没力气抬头。

他们只有拼尽全力,才能不被生活击垮。

他们会说“贫穷,感谢你”吗?

对不起,贫穷不值得感谢!

我们经常自嘲: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这并不是一句玩笑,而是真的受够了贫穷的苦。

亲爱的,你一定不要感谢贫穷。

这个世界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贫穷就是最大的疾病。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像707分女孩王心仪一样,能从贫穷的成长里汲取养分,努力摆脱现状;

更多的人,一旦接受了“感谢贫穷”的预设条件,进而变成“乐于贫穷”“安于贫穷”,在贫穷中麻痹自我,浑浑噩噩,一生无所事事;

甚至,还有人会在贫穷中丧失自我,丧失人性,把贫穷对他的残忍,转化为对别人的攻击,堕入那黑暗的深渊里。

在贫穷这块土壤里,能长成参天大树的人很少,更多的是在贫穷里化成渺小如细菌的“尘”,在灰暗的角落里寄生,卑微地活着...

对不起,“感谢贫穷”这碗鸡汤,我不喝。

我们真正要感谢的是“我”;

在面对这些客观苦难,永不言败的“我”;

那个为了生计打工的“恐龙爷爷”,那个捡垃圾撑起一个家的“蒋桂英”,那个为了儿子被人骑的“陈运涛”...

或许,那个“我”曾经为了梦想以泡面为生,流浪于北京的地下室;

或许,那个“我”每天都在挤地铁,却还在拥挤的人群里拼命地看书;

........

然而,这一切,不是为了“感谢贫穷”;

而是,我们坚信终有一天,我们的努力会有回报,生活不再赤贫,

然后云淡风轻,嫣然一笑,跟孩子们说:

“我当年也穷过,多大点事儿。”

那一刻,我们应该感谢的,绝不是贫穷,而是我们自己——

那个直面苦难,在生存的胁迫与现实的摧残之中,依然骄傲前行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