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数只占60%,剩下40%靠拼爹了

高考分数只占60%,剩下40%靠拼爹了

北京市教委日前对外公布了2020年高考改革方案。其中,关于综合评价录取试点方面的方案指出,原则上高考成绩占比不低于学生总成绩的60%。

消息一出,又激起一波热议。

许多网友的第一反应是:高考分数只占60%,剩下40%靠拼爹了。

高考分数只占60%,剩下40%靠拼爹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

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展规划处处长姚林修做客北京城市广播《教育面对面》对此作出澄清。他指出,改革后高考成绩只占60%:这是混淆概念。

综合评价录取和综合素质评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北京2020年高考采取的是“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的是语数外统一高考的成绩450分加上三门等级性考试各100分,共750分;综合素质评价是重要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录取试点,是未来想探索的一种利用综合素质评价从“选分”到“选人”的一个小规模的试点项目。也就是说,未来会选择很少的学校,拿出少量计划来进行试点,进一步拓宽人才选拔的途径。当然,这部分数量比较小,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要走统一高考录取这一渠道。

综合评价录取是改革后高考录取的一个渠道。这种选拔模式依据统一高考的成绩、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学校的面试成绩以及各中学对考生作出的综合素质评价等多个方面。就是在这种选拔方式中,统一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总成绩的60%。这并非大多数人理解成的所有录取都以这种方式进行。

其实,2014年教育部开始启动开始招生制度改革,一共分四批,北京不过是第二批。

高考分数只占60%,剩下40%靠拼爹了

其中,作为率先试点的浙江省,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招生方案,即:高校依据考生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按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综合成绩的50%。

2017该地区的考生已经完成了第一次新高考,效果如何呢?

2017年,北大在浙江共录取200余人,其中三位一体65人,仅凭裸分进入北大的只有12人,占比不足6%。

清华在浙江共录取150人,其中三位一体105人,裸分录取的仅15人,占比约10%。

高考分数只占60%,剩下40%靠拼爹了

上图清晰的显示:依靠裸分进清北,越来越难了。

清华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五位学者2013年的研究发现,中国贫困、农村地区参加高考的学生,上四年制普通本科大学、211工程大学、顶尖大学的几率,要比城市学生分别低8倍、11倍和43倍。

自教育部门启动改革探索素质教育以来,人们就开始担忧高考会变得更不公平。

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拼的是什么,没有谁会比家长更清楚的了。

高考分数只占60%,剩下40%靠拼爹了

如果素质教育全面铺开,分数的权重仅剩一半,对普通和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好学校就越来越与自己无缘。也就是说,出身越差的学生,上的学校也会越差,而且这一趋势难以逆转。

改革的初衷是好的,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若最终的结果是,有资源的更有素质,没资源的更没素质,就跟先富与后富的马太效应一样,很容易导致另一种不公平。

并且这种不公平,是在分数之外的模糊地带里,潜规则运行乃至权力寻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最终给普通和贫困家庭带来巨大的冲击。

因此,当人们呼吁高考改革时,也一直有同样大的声音在强调,现存高考制度所具备的公平性弥足珍贵。人们相信,拼分数,让无数“除了努力读书几乎再无其他资源凭借”的寒门学子,获得了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不以分数为唯一衡量标准,是否公平?不拼分数了,是否就进步了?改革的过程中是否会出现网友所说的“剩下的40%就是拼爹了”?

高考分数只占60%,剩下40%靠拼爹了

这些,目前都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改革往往蕴含着试错。只要总体是进步的就是好的。时代在不断的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并不具备优势。那么,改革就尤为重要了。只是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将公平放在第一位!!

对于高考改革,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