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为啥最后却没有爆发战争?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因为咱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美国等西方国家都很敌视中国。为了能够在这样复杂的国籍环境下发展,主席采取了一边倒的策略。那个时候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扛把子,苏联一直在拉拢中国,经过朝鲜战争之后,苏联人也见识到了中国的价值,于是给中国很多贷款,向中国派遣了大量的专家。不过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苏联却和咱们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赫鲁晓夫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为啥最后却没有爆发战争?

当时苏联不仅撤走了在中国的专家,还威胁要进攻中国,中苏两国的对峙在1968年的时候达到了顶峰,双方剑拔弩张,苏联为了对付中国不断地向中国边境以及蒙古调兵遣将,当时苏联已经在蒙古国集结了4个集团军,远东地区一共有43个陆军师,这些军队加起来一共有70万人。除了陆军苏联还派遣了大量的空军,当时苏联集结了1200多架飞机,此外还有3500个导弹发射装置,这些军队对中国的威胁是巨大的。以当时中国的军事力量,咱们是无法抵抗的,那么为什么苏联最后却没有选择进攻中国呢?

赫鲁晓夫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为啥最后却没有爆发战争?

第一个就是虽然苏联军队很多,但是当时远东地区的交通十分落后,这里连接苏联欧洲部分的只有一条铁路,可想而知这些军队的补给也是很困难的。苏联军队要想在当地获取补给也是不容易,毕竟无论是远东还是蒙古都是环境恶劣,根本提供不了这么多军队的补给。第二个就是苏联虽然调集了重兵,但是对于是不是要进攻中国,苏联政府内部也是一件不一致。毕竟中国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是打起来美国岂不是占到了便宜吗?美国当然也不是傻子,他们也看到了苏联和中国交恶,这也才有了后来的中美建交。

赫鲁晓夫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为啥最后却没有爆发战争?

苏联一直以来的战略重心都在东欧,因此很多人认为他们没有必要冒着巨大的风险进攻中国。中国的战略纵深实在是太深了,苏联军队或许能够很轻易的赢得战争,但是苏联在国际上的声誉就全损失没了。再说苏联要是进攻中国,欧洲国家也不会坐视不管的,搞不好欧洲和美国也会一起行动,苏联将面临两线作战,最后的下场就可想而知。

赫鲁晓夫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为啥最后却没有爆发战争?

还有一点就是当时中国面对苏联的威胁也采取了各种行动,当时中国有600万军队,主席更是提出了全民皆兵的口号,制造了数亿枚手榴弹,每个人都发生一颗,希望能在苏联的进攻的时候给他们造成杀伤。与此同时中央领导也都疏散到了全国各地,各个隘口和大江大河都设置了防线,等待着战争的爆发。苏联人看到中国的抵抗决心当然也要重新评估一下,最后赫鲁晓夫不得不放弃了进攻中国的战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