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中看贾环,可恨之人的可怜之处

从《红楼梦》中看贾环,可恨之人的可怜之处

《佛说诸法勇王经》:若有能平等。观察一切法。如是等人辈。是则名智者。大概意思是一个人如果能以平等之心观察世间诸法,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愚者往往持己见分别诸法执为真实,而智者能离分别,能见法之真实。

其实在《红楼梦》中,人物的好坏,喜悲都是由我们的分别心辨别出来的,以至于任其点评述说,批评责骂。在这里我不是批评大家用愚者的眼光看待问题,而是向大家分享曹雪芹在创作每一个角色的时候,他都能给每个生命背后赋予一个完美的故事,让这个有故事的生命独立去完成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就是包容和慈悲。

我们在分析每个生命主题的时候,通常都会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经历,从而认为这个故事,或者这个角色是一个很适合自己的典故。在众多典故之中,贾环这号人物就是一个让读者持己见来分别的角色。

贾环这个人是非常有意思的,他给人的印象永远都是畏畏缩缩的,完全是个不入流的主儿,他和异母同父的哥哥贾宝玉比起,完全是天壤之别。贾宝玉是众人的掌上宝,贾环却落个招人厌的形象,按说贾环在贾家也是正经主子,即便是庶出,但和贾政的这层父子关系,也能顺理成章的成为世袭爵位的第二继承人。但他为何却被众人排斥,甚至下人都可以欺凌到他的头上?

在封建大家族里,嫡庶尊卑有别、宗法规矩、长幼亲疏远近都像是刻在碑文上的字一样,深深地植入了每个人的观念中,贾环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长大的。然而正是因为贾环的存在对贾宝玉继承家业有着潜在的威胁,王氏姑侄才处处贬抑贾环。贾环在这样一个充满三六九等、嫡出庶出、亲疏远近、年长年幼的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禁锢之下的环境中成长,才使他的心理扭曲,性格畸形人格发展悖于常理。

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很难去理解嫡出和庶出的差别,很难明白在这样的大家族里,母凭子贵和子凭母贵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这个十几岁的小男孩而言,不管是母凭子贵,还是子凭母贵,贾环在这种封建势力中永远都无法翻身,因为他人生的这个坎儿就是“卑微”二字,在这个大家族中分别之心永远上演着一个家族中人性的悲剧。

从《红楼梦》中看贾环,可恨之人的可怜之处

本文摘自作者悟澹新书《解毒红楼梦的禅文化》

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元妃派宫中的太监送谜语到荣府让大家猜,同时荣府的小姐少爷们都编了谜语让太监带回宫中,当天晚上,元妃派太监把奖品颁赐给大家,唯独迎春和贾环没有得到,不仅如此,元妃还批评贾环的这个谜语根本不通,猜都没有猜,让贾环十分难堪。

贾环的谜语是非常有意思的:“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据贾环说谜底一个是枕头,一个是房脊上的兽头,我们从谜语的字里行间来看,确实很符合贾环的性格。“大哥”“二哥”的字眼无不透着市井无赖的味道,这样一个小丑的形象做出来的小丑谜语,若你能用平等的眼光,抛弃之前的自我成见,贾环的这个谜语能让人体会到这个十几岁少年内心世界的人情冷暖。

“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 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前,中国老式的枕头都有八个角之说,很多场合我们都能看到房脊上的兽头是有两个角的;“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原本是两个关联不在一起的物件,却被贾环“沾亲带故”写为大哥和二哥的关系,房里坐的是大哥,房外蹲的是二哥,这不正是贾宝玉和贾环的生活写真吗?贾宝玉就是温室里的枕头,无论他喜怒哀乐,家族的人都会围着他转,享尽了家族的人情温暖;而贾环饱受他人的排斥和鄙视,作为一个“主子”一饮一啄几乎都被忽略,就像是房脊上的兽头,风吹日晒无人问津。

这样的一个谜语,却被和贾宝玉一母所生的姐姐元妃批评的遍体鳞伤,不得不说这是人情的分别让贾环饱受如此的打击。贾环的这个形象,是曹雪芹内心对封建宗法的颠覆,我们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曹雪芹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以慈悲之心为贾环争取一个生命的空间,他用贾环生命独立的主题和个人背后的故事,向读者呼吁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之上需有佛性的包容和慈悲的心态。

从《红楼梦》中看贾环,可恨之人的可怜之处

作者:悟澹,出版作品《解毒红楼梦的禅文化》《缘来红楼梦一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