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端午|那些在路上的幸福……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传统节日总是很容易勾起游子的乡愁。

看到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各色粽子和精美香包,也会习惯性的买一些回去,等到端午节这天蒸着和家人一起吃吃,应个气氛!

但这种感觉总不像是在过节,倒像是在应付差事!儿时那种满满的幸福感,丢失了...

粽情端午|那些在路上的幸福……

记得小时候,端午节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每到这一天大人小孩都要挂上香包,吃粽子,喝雄黄酒,看龙舟比赛...那时候觉得这个节日特别有意义,是一家人团聚享受幸福欢乐的时光。

而现在常常让我觉得很疑惑,一样的吃粽子过端午,一样的挂香包看龙舟赛,为什么现在的端午都只剩下外在的热闹,而内心的快乐却荡然无存了。

难道是传统节日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年轻人的需要了吗?

难道新的文化娱乐节目已经冲击了传统节日的幸福感吗?

但为什么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会越来越兴起?为什么日本的传统文化节日依然能够保留完好并受到年轻人追捧?

其实,并不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消失了,而是我们把传统节日最重要的仪式感给弄丢了...

粽情端午|那些在路上的幸福……

传统节日之所以有魅力,就在于它有一套繁杂的近乎迂腐的仪式,尽管年轻时会觉得烦琐无聊,总是想草草了事,但家里上了岁数的老人家会用很虔诚的姿态让你不得不规规矩矩的走完所有“过场”。

而就是这样的一些“过场”,让节日的仪式感得到了体现。

在仪式中,你会重温这个节日的来历,然后你所做的每一步骤都在赋予这个节日以意义,也赋予那些节日美食所特有的缅怀内涵。

这样,整个仪式就变成了一个延迟满足的过程,让你在随后享用美食时,内心多了一份虔诚和感恩,也因为期待,更多了一份得之不易的香甜。

正是这份节日特有的仪式感,让你对这个日子有了期待和幸福的感觉。

这其实就像结婚典礼的仪式一样,如果一个婚姻缺少了典礼,就会觉得缺少一份被见证的神圣和庄严,也少了一份公开宣誓的承诺和责任。

粽情端午|那些在路上的幸福……

说到仪式感,就不得不说起老家陕南,一个地处秦巴山脉交汇处,临汉江而建的山水小城——安康,安康因河道盛产沙金而闻名,古称金州,辖十县一镇。

我的故乡就是被称为陕南重镇的恒口,位置恰好在两条河流的交叉处的一个冲积小盆地上,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因为靠水而居,小镇就像一幅水墨画,一河两岸星罗棋布参差着房舍人家,河道常年绿树映衬,波光粼粼,到了傍晚时分,家家户户都开始做晚饭,这时候若站在对面的山坡上,就能看到一幅炊烟袅袅的山水田园画卷。

粽情端午|那些在路上的幸福……

因为小镇河道盛产黄金,淘金几乎就成了居民们一个专门的营生,自小就看见河滩上男女老少脖子上挂一个简易的淘金工具,躬着腰在齐腰深的水中轻轻地摇荡,就像筛米似的把泥沙淘洗出去,最后剩下金黄灿灿的金沙,碰到运气好的时候,可以筛出黄豆或米粒大小的金颗粒出来。

一到夏天,镇上大小孩子们就钻进河里戏水,因为河水清澈平缓,最深处也仅能没过一人而已,小孩子在河里玩耍也不会有太大危险,即使偶尔有水性不好的不小心滑到深水区,只要叫一声,周围那些淘金人一个猛子下去,就把人捞上来了。

粽情端午|那些在路上的幸福……

每年清明过后河水渐暖,水量也随着雨水增的多而充沛,干涩了一冬的河道里,水渐渐盈涨起来。

从清明祭祖完毕,镇上的老一辈人就开始张罗起端午龙舟赛的事宜了。

恒口古镇历史悠久,又处于重要的渡口码头,水路旱路发达,是安康城出汉中到西安的必经之地。因为离城区太近而无法单独设县,所以一直保留独立的区级行政。

从明清开始,恒口镇就属于商贾繁华之地,一条石板老街两边店铺林立,老字号的烟酒糖茶店铺和各种染衣坊、榨油坊等物资经营部,通过水路将货物运往各县区乡村,生意十分兴旺。

粽情端午|那些在路上的幸福……

安康汉江龙舟赛一般由安康城的“龙舟会”牵头,由沿江的各区县、村镇的“龙舟会”负责自己当地的募集资金和训练参赛的龙舟队伍。

恒口镇的龙舟队伍也是由镇上“龙舟会”负责组织,他们向各大商号、巨富、会馆、村镇民众集资,并在河边的龙王庙上张贴大红榜单,那些出资者按照出资多少顺序排列,一般排在前几名都是镇上的大户人家。

粽情端午|那些在路上的幸福……

龙舟赛的规模取决当年农业的丰歉,在风调雨顺的年景,龙舟赛规模可观,沿江各县区、村镇在端午这一天都会赶来参赛。

比赛一般选择在安康城外水西门一段江面,哪里江道开阔、水运通畅。比赛前几天,江岸上早早就搭好了观礼台。

等到端午节当天,江岸堤坝上人声鼎沸,挤满了前来观看的人,一时间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江面上各参赛龙舟早已排列整体待命,龙舟上那些裸着上身肤色黝黑结实的汉子们攒着力气等待发号施令,他们都是各村镇最强壮的年轻人,领队的队长都是一个富有经验的长者,他们负责协调和指挥,发出号令,部署行动。每年的龙舟赛都是一场力量、智慧和团队协作的较量。

龙舟赛正式开始前会有祭祀活动,由身穿祭服的主祭官带领仪仗方阵进行“龙头祭祀”,通过敬香、叩拜、游龙、咏诵祭文等一系列庄重的祭祀,以祈求龙王保佑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家兴亡!

粽情端午|那些在路上的幸福……

祭祀完毕,龙舟赛就正式开始了,随着一声响彻云霄的开赛号令,江面上几十条画红描金、装扮簇新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冲入航道,在汉子们整齐划一的动作和响亮的号子声中迎风破浪,互相追赶。

一时间整个汉江仿佛都被搅动翻腾起来,波浪翻滚水花四溅,气势磅礴热火朝天,让两岸的观众看的热血沸腾如醉如痴。

恒口镇的龙舟队每年都能在比赛中拿到较好的名次,虽然这只是个荣誉,却被镇上人们所看重,可能靠水而生的人们对于龙舟祭祀的活动都比较重视吧。

粽情端午|那些在路上的幸福……

小时候虽然年年都有龙舟赛,但记忆中也就去观看过一二次而已,毕竟那时候能有条件赶往几十里之外的县城去看一场龙舟赛,还是件很奢侈的事情。

因此,对于镇上的大部分的老百姓来说,端午节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吃粽子了!

粽情端午|那些在路上的幸福……

那时候的粽子都是自己包的,每次在端午节来临的前两天,全家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奶奶和母亲忙碌着蒸酒米、洗粽叶、煮豆沙,馋猫似的我们就围着灶台东张西望,满心期盼的等待着。

不一会,淡淡的糯米香味就飘满了房前屋后,节日的气氛弥漫在母亲慈爱的笑容里,也弥漫在我们翘起的鼻尖上。

那天夜里整个镇上的小孩一定都是带着满满的棕香和期盼入梦的,被口水浸湿的梦全是儿时最甜美的记忆。

粽情端午|那些在路上的幸福……

第二天一早起来,爷爷已经调好了雄黄酒,我们洗漱完毕就把桌椅板凳都摆放在院子里。然后就焦急的等待着,不时跑进厨房张望,那一分一秒的时间慢的真令人难以忍耐。

终于等到母亲端着晶莹剔透的蜂蜜甜粽出来了,那亮黄的蜂蜜流淌在莹白的粽子上,刹那间就觉得唇齿生津,口水开始横流了。

不一会桌子上就摆满了各色节日美食,有切的像花盘一样的咸水鸭蛋、撒满芝麻的加沙糕、还有水煮的大蒜和白煮鸡蛋。

粽情端午|那些在路上的幸福……

等大家都围坐好了,奶奶就拿出装着香料的香包分给每个人,那些香包都是用废布头拼接缝制成各种形状,有菱形有三角,还有荷包一样的方形,每个香包上还吊着红黄的穗子,非常的鲜艳好看。

香包里面装着雄黄、熏草、艾叶等辟邪防虫用的香料,闻上去有淡淡扑鼻的草药清香。

挂好香包,爷爷就站起来,用筷子沾着雄黄酒,给我们姐弟仨人的额头上抹一抹,往嘴里尝一尝,嘴里念叨着辟邪福佑之类的吉利话,意思是祈福孩子们都能健健康康无病无灾的长大。

然后大人们才一起端起酒杯,父亲会站起来说几句祝酒辞,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然后大家一饮而尽。

喝完了雄黄酒,就可以自由的开吃了,那软糯的蜂蜜凉粽无敌清香,入口甜蜜细腻,简直是小时候吃过的人间最美味的食品了。

美美的饱餐完毕,滚圆的肚皮已经撑的容不下任何东西了,心里也是塞得满满的幸福感。

粽情端午|那些在路上的幸福……

今天再回想起来这些,总觉得那些日子我们再也回不去了。不仅仅是操持那些仪式的爷爷奶奶早已经去世了,更是因为再也难得一大家子可以有机会聚在一起,悠闲的享受一天的欢聚过程。

而那些曾经的美食如今已经充斥了各大超市,随处都可以买来,但我们却没有了幸福的欲望,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逝去的幸福时光。

其实,很多时候,幸福感并不是到达目的那一刻,幸福感是和你爱着的人一起,在路上…

原创申明:本文系“老唐说心理”原创文章,头条首发,如有侵权,将追诉相关法律责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老唐说心理,专注情绪和情感带来的各类问题,坚持原创文章,坚持做有深度的头条号,真诚期待和朋友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谢谢阅读,谢谢您的点赞和关注。

粽情端午|那些在路上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