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40年變遷!祖孫三代共繪「我」眼中的通州!

记录40年变迁!祖孙三代共绘“我”眼中的通州!

记录40年变迁!祖孙三代共绘“我”眼中的通州!

長長的畫卷,斑斕的色彩,一場精彩的活動在通州拉下帷幕,祖孫三代共繪“我”眼中不同時代的通州。

日前,由通州團區委、社區青年匯舉辦的“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祖孫三代共繪“我”眼中不同時代的通州”活動在張家灣博物館、宋莊張建舉工作室以及通州各社區青年匯站點隆重舉行,全區近300組家庭參與本次活動。

共繪“我”眼中不同時代的通州

记录40年变迁!祖孙三代共绘“我”眼中的通州!

據瞭解,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喚醒不同時代下通州百姓對於腳下這片土地的不同記憶,以此展現近幾十年來副中心的城市變遷。同時,通過親筆勾畫,加深通州百姓對於改革開放四十年的輝煌歷程的瞭解,以此激發三代人的愛家鄉、愛祖國的熱情。

记录40年变迁!祖孙三代共绘“我”眼中的通州!

本次活動以宋莊張建舉工作室和張灣村博物館作為兩個主會場,部分青年匯站點作為分會場進行開展。主會場的活動如火如荼,分會場的活動也花樣百出。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有獎問答、實地採風記錄通州變化。“照片泛黃卻又真實,筆觸稚嫩但卻情真。這不僅是一次家庭共繪副中心的活動,更是一次記錄通州變遷,抒發對祖國繁榮昌盛情懷的有力載體,我也很開心能在這樣一個上午與我的孩子一同繪製一幅屬於通州的畫”。活動中,一位父親與身邊家長們分享。

记录40年变迁!祖孙三代共绘“我”眼中的通州!

在張建舉工作室,張建舉老師通過現場示範、個別化指導、整體點評的方式帶領活動參與者以直接明瞭的筆觸勾勒通州鉅變。“通州,毗鄰運河,而改革開放40週年的主題,又能記錄通州變遷。通州在副中心建設、喜迎北京市政搬遷的關鍵時期,我們這些新階層青年畫家也有義務與通州青年一同為其獻上一份特別的禮物”。在談到為什麼大力支持本次活動時張建舉老師表示。

在張家灣博物館,一位爸爸帶著兒子來參加活動,兒子在紙上畫自己家附近的蕭太后河的兩岸風景,爸爸在旁邊向兒子分享自己在這麼大的時候,在蕭太后河裡摸魚的故事;另一對爺孫組合則一起繪畫出了一艘木帆船,回顧大運河畔曾經繁華的漕運景象。活動參與者一邊欣賞張家灣古城的民俗文化,一邊體會著通運變化。張家灣活動參與者在進行創作過程中不僅加入自己對於通州變化的理解,還把張家灣博物館內展現的內容一一呈現。

记录40年变迁!祖孙三代共绘“我”眼中的通州!

粗細不一的線條、五彩繽紛的顏色,都在表達著人們對家鄉和祖國的熱愛,在近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裡,在其他青年匯的分會場中一幅幅充滿活力、充滿憧憬的畫面躍然紙上,有的畫的是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有的畫的是大運河畔的秀麗美景、有的畫的是新華大街的車水馬龍、有的畫的是古樸的然扥佛舍利塔……畫面質樸天然,線條流暢,洋溢著對家鄉的濃濃情意,表達著對祖國的美好祝福。

记录40年变迁!祖孙三代共绘“我”眼中的通州!

“這次活動的主題鮮明,形式也非常新穎,在活動中幫助我們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我們一同感受通州的變化”。一位家長與社工分享。

不一樣的活動形式表達通州青年熱愛通州、感恩國家的情感。而在做好通州青年工作,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上,通州青年匯也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多元的活動服務通州青年、服務副中心建設。

记录40年变迁!祖孙三代共绘“我”眼中的通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