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曾道中:深耕博覽 厚積薄發

「今日頭條」曾道中:深耕博覽 厚積薄發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臨近花甲之年,是安享晚年、悠遊度日?還是在藝術的領域中繼續探索前行?平常人尚且心潮起伏,苦心孤詣地書畫藝術家更不必說,齊白石晚年為追求藝術的獨到個性,閉門謝客、足不出戶,衰年變法,形成獨特的大寫意國畫風格,開紅花墨葉一派,名重一時,終與仰慕已久的海派大師吳昌碩共享"南吳北齊"之譽,達到了中國現代花鳥畫難以企及的高峰;黃賓虹老年患有眼疾,甚不能視,然對藝術的剛毅執著,自成一派,從"白賓虹"到"黑賓虹"的蝶變,為世人留下"黑密厚重、渾厚華滋"的山水畫之瑰寶。齊白石、黃賓虹等歷代藝術巨匠筆耕不輟地藝術研究,不斷演繹"衰年變法"的時代典故,這些例證如一束祥燈照亮了當代藝術家前進的方向。曾道中自幼酷愛書法,父親尊崇孔孟之道,受家學影響,幼時的曾道中便拿筆蘸水,勾勒他心目中的點和線,那個特殊的年代,無筆無墨乃為常事,但,天性使然,曾道中沒有輕易放下手中之筆,由於寫的一手好字,在同齡人中,很快脫穎而出,讀小學他就被老師抽調參加寫標語、寫對聯,雖說受家庭條件的限制,高中沒畢業就輟學在家務農,對書法藝術的熱愛依然不能改變。1965年村幹部看他的身體長得健壯,又有文化,送他去參軍。在是中人民解放軍這間大學校裡他得到鍛鍊,也學到了知識。先後任過文化教員、文書、《解放軍日報》通訊員、主管宣傳欄等工作。1984年部隊轉業到地方,擔任過領導。1997年,他離開單位專業研究書法藝術及致力於書法教學。從1999年起,他創辦青少年書法藝術班,並在梅州市開了一間"山人翰墨齋",用於書法愛好者交流墨寶和傳藝授徒。雖經歷坎坷,然星轉物換,春華秋實間他憑藉手中的一支毛筆,書寫出人生的燦爛和輝煌。從小學到中學、從部隊到地方,數十年如一日堅持練毛筆字和研究書法。梅花香自苦寒來,曾道中先生今天的成就是他幾十年勤學苦練的結晶。如今,曾道中也和曾經在藝術領域中"衰年變法"前輩一樣,一刻也沒有停下手中的毛筆,在擁有今天成就之時,他深耕博研,書寫新的輝煌成為其邁向更高藝術殿堂的不懈追求。

「今日頭條」曾道中:深耕博覽 厚積薄發

縱觀曾道中書法,不管是筆畫縱橫跌宕的行、草書,還是法度嚴謹的楷書,勻衡瘦硬,筆力遒勁、用筆斬釘截鐵,有柳公權的爽利挺秀的風骨,從用筆、點畫之間又能捕捉到他臨習歷代各家法帖的痕跡,尤其是其行草書借鑑"二米"對書法分佈、結構、用筆的構成,把米芾的"裹與藏、肥與瘦、疏與密、簡與繁"等對立因素融合起來,章法上,重視整體氣韻,兼顧細節的完美,成竹在胸,書寫過程中隨遇而變,獨出機巧。同時,曾道中又上追"二王"的平和自然,精研《蘭亭序》的體勢,心摹手追又勤學苦練,他把"二王"線條的含蓄多變、遒勁雋美運用到自己的書法筆勢之中,形成自己行草書的獨具一格的面貌,"飄如遊雲,宛若驚龍"之特徵在曾道中的筆墨章法上一覽無餘。曾道中始終認為:"深耕博研、厚積薄發"乃為自己從事藝術研究的一貫態度,並秉守一生,一個書法家如果不能全面化 系統化 準確化的借鑑、學習古人博大精深的傳統藝術,僅僅做到淺嘗輒止,那麼,就不可能稱之為藝術家,或者不能稱之為功成名就的藝術家,基於此,曾道中上下求索,徜徉在書法世界之中,如飢似渴、勤耕不輟,"勤才能端,端才能精,精了才能出成果",在書法的藝術人生中,曾道中除了對行草書的遊刃有餘、有的放矢,他對楷書一定是更加情有獨鍾,甚至,他對楷書的研究達到廢寢忘食的境界,他說:沒有楷書作為基礎,行書、草書,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楷書是根源,從重心力學來看,字的運動方向,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任何一邊偏重了,字就東倒西歪,楷書是解決重心的先決條件,是一個字的穩定基礎,同理,一副作品也是如此,曾道中深諳此道,所以曾道中的楷書總是給觀眾一種四平八穩的正大氣象,他的行草書在他紮實的楷書基礎上,同樣給觀眾一種氣勢磅礴、力壓千鈞不倒的雍容大器。

「今日頭條」曾道中:深耕博覽 厚積薄發

學海無涯苦做舟,字如其人,字如其境,字如其心,現在,花甲之年的曾道中依然在抱負中探求書法藝術的更高境界,在這條道路上,"堅守、會通、創新"既是責任心的使然,又是一種使命,藝術上自成系統,理論上又有所創穫,書法筆墨功夫上又有所面貌者,必須紮根源遠流長的傳統書法藝術,集各家之長,又要在極其刻苦的筆墨實踐中,從某家某派的藩籬中掙脫而出,形成自己的特有風貌,顯然曾道中正踏著前輩的足印,走"衰年變法"之路,他在極力尋求這種突破,"老把精神苦拋棄,功夫深淺心自明",筆者堅信他必定會按照走自己的路走下去,這是他性格的必然,順著他自己的探索,他正在走出自己的書法藝術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