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深耕細作,厚積薄發:永順縣人民醫院

深耕細作,厚積薄發:永順縣人民醫院

2018年對HD建築三院的醫療建築設計團隊而言是極為紮實與忙碌的一年,除仍然在醫療類建築的方案投標市場上有所斬獲之外,往年積累的大量大型醫療建築也由方案設計階段進入到施工圖設計階段。

深耕細作,厚積薄發:永順縣人民醫院

其中,2017年9月中標的永順縣人民醫院整體搬遷工程勘察、設計項目,目前已經完成土建部分施工圖設計。項目總建築面積15.5萬㎡,地下2層、地上12層,裙房5層,總床位數1000床。

紮實調研 精心服務

方案前期階段,設計團隊便與醫院領導層、院各科室、投資方進行了長達兩個多月的詳細對接和方案溝通,期間共收集到紙質材料67份共約400條意見及建議。

深耕細作,厚積薄發:永順縣人民醫院

▲紙質意見及建議資料

設計團隊在收到這些材料的第一時間便在設計中與相關人員進行反饋並逐一落實,充分做到了投資規模滿足投資方要求,總體方案滿足醫院發展,科室具體設計落實到科室人員的實際使用要求。

一體化設計過程

醫療建築較普通建築而言,設計專業多,建設週期長,時序要求高。在傳統的設計流程中,土建部分圖紙由設計院進行設計,而醫院專項設計卻由相關專業廠家二次設計,往往容易造成設計各階段銜接不暢,相關設備、設施、管井容易錯漏碰缺,造成設計反覆修改,影響建設進度。

本次,永順縣人民醫院整體搬遷工程由HD建築三院實施總體設計,設計範圍除包含除傳統土建設計內容外,還包含所有醫療工藝設計。

設計團隊特制定了醫療工藝和室內設計的作業指導書,在方案階段醫療工藝專業就介入,以一體化設計和管理思維進行項目推進,充分做到了“業主方省心、合作方舒心、使用方放心”。

深耕細作,厚積薄發:永順縣人民醫院

▲作業指導書

深耕細作,厚積薄發:永順縣人民醫院

▲設計工作流程表

設計團隊在建築佈局、交通規劃、醫療效率、建設管理、運營管理等多方面綜合考慮,立足縣級醫院設計定位和使用特點,重視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的經濟性設計策略,採用適宜的建築技術,創造一個經濟、適用、美觀、舒適、安全的醫院。

深耕細作,厚積薄發:永順縣人民醫院

▲門診樓

集約化、可生長式的總體佈局

為打造緊湊型的高效率醫院,設計團隊把醫療主樓的範圍控制在150x125m範圍內,門急診、醫技和住院樓三者依次展開,3大功能區的功能聯繫控制在最簡潔、最清晰和最短的路徑。

建築採用模塊化、模數化、統一層高、統一柱網的標準化設計,最大化實現建築建造的經濟性最大化實現建築建造的經濟性。

建築的西側預留了集中綠化,作為二期發展用地,門急診醫技綜合樓的內部交通組織也充分考慮了與二期建築的銜接問題,實現了醫院可生長式發展建議。

深耕細作,厚積薄發:永順縣人民醫院

▲總體佈局

針對縣級醫院的大住院小門診的使用特點,而不是生搬硬套《綜合醫院建設標準》各部分指標面積比,通過對醫院前5年的就診量數據分析後,結合日後運營發展方向,最終確定病房與門急診、醫技部分面積基本為1:1關係,這樣能提高住院部分面積,最終確定醫院床位數1000床、日門診量為2000人次。

門診一級科室單元化

考慮醫院未來發展需求,門診採用了彈性劃分模式--門診一級科室單元化,即1個門診單元可容納2個二級科室,強調各診區的通用性設計,單元模塊可延續、可變換、彈性靈活的設計,並注重醫患分離,避免交叉感染。

8/24小時運營系統分區設計

方案創造了由門診組成的8小時運營系統以及由急診急救、住院組成的24小時運營系統,各系統既相對集中,分區明確,獨立高效運營,又共享中央醫技系統,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交通組織的集約化及景觀化

醫療主街將各醫療功能區緊密結合在一起,以水平交通為主,垂直交通為輔,減少病患、醫護的無效流動。電梯按功能分組集中設置,合理佈局,大大降低了電梯數量,降低了建造成本、實現建築運營的經濟性。

項目設計注重內部環境的營造,患者及陪護人員對醫院環境的印象很大程度上來自主要醫療主街和候診廳等公共空間的感受,在設計中在我們創造簡潔明瞭的就診流線基礎上,圍繞主要就診流線加入綠化庭院、綠化中庭等景觀元素,使主要就診流線、主要候診空間均有良好的景觀視野。

通過各專業的密切配合,設計中個性化的面積分配、佈局特點充分適應了縣級醫院使用特點,併為醫院未來發展預留了彈性,同時也為壓縮建造和運營成本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深耕細作,厚積薄發:永順縣人民醫院

建成後的永順縣人民醫院基本可滿足永順縣醫療保健的衛生需求,徹底改善當地醫療環境。項目對於發展當地衛生事業,促進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促進經濟發展、社會和諧都具有重要意義,社會與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大量醫療項目的集聚與HD這些年深耕醫療建築領域、不斷開拓進取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同時也為HD鑄就了一批專業精深、勤勉服務、敢打硬戰的高素質設計團隊。

方案設計團隊:向顯軍 聶明魁 鄒石 王珏玉

醫療工藝團隊:李麒 李麟 王亮 蔣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