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风流多情,但始终未弃正室,死后轰动一时,僧妓自愿为他送行

袁克文,民国四公子之一,是民国有名的书法大家,昆曲名家,他是民国风云人物袁世凯的次子,是天津青帮帮主,他的一生可谓是风涌传奇,而最为传奇的莫过于他死后青楼女子为他送行。

袁克文自幼便是天才儿童的存在,自幼聪明过人,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他六岁便会识字,七岁已会读诗经,十岁已是精通诗词歌赋,不仅如此他对戏曲也有一定的研究,演戏也是非常在行,尤其是对昆曲的研究,他在各方面都颇有建树,可谓是个不折不扣的全才。

都说优秀的人就是抢手货,16岁那年袁世凯带着袁克文去给慈禧太后贺寿,慈禧太后一眼便相中了袁克文,觉得他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还是个昆曲行家,自是对他非常满意,便有意将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他。要知道当时的清朝虽然已经没落,但是想要和皇室联姻还是非常困难,若非袁克文是个非常优秀的人物,慈禧也不会放下皇家的面子亲自向袁世凯说亲。

一生风流多情,但始终未弃正室,死后轰动一时,僧妓自愿为他送行

当时的袁世凯早已经有了称帝僭越的野心,自然不想受慈禧把控,便以袁克文已经订下婚事拒绝了慈禧的要求,然而事实上袁克文根本出就没有订下亲事。回到天津后袁世凯便心急火燎地为袁克文寻找合适么的人家,害怕将来被慈禧查到,犯下欺君大罪。就这样袁世凯帮袁克文挑选了刘尚文的女儿刘梅真,而刘梅真也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就连国母宋美龄对她的书法作品也是珍爱有加,就这样这对才子佳人走到了一起。

都说兴趣是一对夫妻和睦的基础,袁克文和刘梅真两人都是才华横溢,虽是匆匆结婚却也不妨碍他们的恩爱生活,婚后两人经常在一起研究琴棋书画,刘梅真作诗,袁克文便帮她磨墨,袁克文买诗集,刘梅真便为他抄录。可谓是羡煞旁人,然而袁克文他骨子里扎根的便是放荡的情怀,绝对不会任何一切而束缚自己的自由。

两人恩爱不久后,袁克文便经常流连风月场所,都说优秀的男人每个女人都爱,袁克文的身边自然是不缺乏红颜知己,俏丽佳人,在妓院他经常是一掷千金,和他在一起的青楼女子便多达十几个,至于那些一夜定情的女子更是数不胜数。虽然袁克文风流多情,但是对于他的正室妻子他还是存在情义的,当时结识了一位红颜知己花元春,便想要娶她进门,但是刘梅真极力反对,袁克文也只好作罢。

一生风流多情,但始终未弃正室,死后轰动一时,僧妓自愿为他送行

同样是父母包办婚姻,同样是婚后风流出轨,但相比旧时代那些有权有势的男子对于正室视若无睹的态度,往往背地里不声不响地就纳妾,与别人同居,而袁克文在纳妾方面没有一意孤行,顾及正妻态度,也算是对正妻保留情义,有这样风流底线的男人在当时非常少见。

有些人注定要归于佛门,有些人却注定属于红尘,并非他是放浪多情,只不过他的内心是追求无法束缚的自由,这不是借口,而是事实。袁克文虽然多情,但是他却不是个泛情,视情为物的人,他在风月场所所结交的都是那些才貌双全的艺女,他并非仅是说为了美貌而和女子在一起,他追求的是心中的快乐与满足。

一生风流多情,但始终未弃正室,死后轰动一时,僧妓自愿为他送行

他可能是民国第一个提倡自由恋爱的多情公子,他不会强迫女子和他在一起,两人在一起纯粹只是因为彼此心有彼此,甚至他和很多分手的青楼女子还成为了知心好友,经常往来。在袁克文的心里,他会爱上另一个女人,绝对不是对自己的原配厌倦了,只不过在茫茫人海中遇上了对的人,他多的是发自内心的真情,绝非是淫念。这大概也是他能和众多的青楼女子好聚好散,即使在分手后依旧是知心好友的缘故吧。

一生风流多情,但始终未弃正室,死后轰动一时,僧妓自愿为他送行

他注定是活在超脱世俗的存在,他虽然风流却也是性情中人,他放荡不羁,不拘世俗,在他的眼里只有洒脱他唯一想要的,这大概也是他能够做到挥金如土,视钱无物的所在吧。1931年袁克文因疾病逝世,他一生慷慨仗义,死后自是轰动一时。当时青帮上下几千弟子都来为他送行,甚至还不乏受过他资助的僧侣,而更为壮观的是那些曾经和他在一起的青楼女子都自愿为他穿衣带麻,不远千里为他送行。

能够让世人眼中最是无情的青楼女子都来为他送行,可想而知袁克文的非凡,他绝对不是靠钱财才让众多女子在自己身边,而是真正用自己的情怀,内心去打动她们,在她们眼里,他已是她们生命当中走过的无法忘怀的存在。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