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二战时期的斯图卡轰炸机性能怎么样?

醉草吓蛮书



虽然在一战时期,轰炸机就已经出现,但精度和效果一直不佳,通常采用的1500到5000米高度水平轰炸方式,优点是可以避开低空火力,但投下的炸弹同时受到垂直重力影响,又会受到惯性作用下投放飞机的水平运动速度,所以下落轨迹是一条难以确定的曲线。

在进行战术轰炸时,精确问题变成了难以解决的痛点,因为战术轰炸机本身为中型以及轻型,机身空间小,早期的精密瞄准装置体积大,重量大,难以安装上去,所以让飞机进行俯冲轰炸,让机体以和重力完全一致的垂直角度投弹,精度就可以大大提高,进行俯冲轰炸时,由于炸弹在距离地面很低的高度快速下落,风力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

在两次大战的间隙,古德里安在研究约翰.富勒以及里德尔哈特的著作时,逐渐酝酿出了著名的闪电战理论,地面装甲机动部队必须有强大的火力支援,然而普通的炮兵却很难和前者一起迅速推进,于是空军的对地攻击,就成为最有效的火力支援方式,两者都可以通过无线电通讯技术统一指挥,协调行动。

1933年9月,德意志帝国航空部决定正式开始研制自己的俯冲轰炸机,他们首先引进的参照蓝本,是美国寇蒂斯公司的鹰II式单发单座双翼战斗机,亨舍尔和菲瑟勒公司参与了这一竞标,亨舍尔公司拿出的原型机就是大名鼎鼎的HS123A,最终在评测中胜过了后者的Fi98,正式列装德国空军。双翼单人的HS123A安装两挺7.92毫米机枪,机腹下可以挂一枚250公斤炸弹或者4枚50公斤炸弹,HS123A问世不久就参加了西班牙内战,大出风头,然而纳粹德国空军并不满足,由于双翼机迅速落伍,他们继续要求各大航空制造企业继续研制性能更加出色的俯冲轰炸机。

参与新一代俯冲轰炸机竞标的公司,包括阿拉多,容克斯,亨克尔等,最终容克斯的K47雀屏中选,这款单翼俯冲轰炸机由赫尔曼.鲍曼开发,采取倒鸥型下单翼,双垂尾,固定起落架,由于双垂尾结构不够牢固,后来改为单垂尾。德国空军将其正式定名为Ju87,斯图卡。

最早的斯图卡型号为Ju87A1, 采用jumo210D发动机,功率680马力,最大平飞时速320公里,俯冲时速450公里,后射自卫武器为7.92毫米MG15机枪,在机翼右侧还有一挺作为副武器,ju87A1采用西门子ETC500A武器挂架,可以挂载500公斤炸弹。

1936年下半年,容克斯公司卡发出了燃油直喷技术发动机jumo211Aa,功率提高到1200马力,于是换装此款发动机的Ju87,代号改为Ju87B,这就是二战初期德国空军装备最多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型,为了加强前射火力,左右机翼都加装了7.92毫米机枪,1939年初,Ju87B-2型问世,载弹量达到了一吨

另外,大家都可能注意到,斯图卡俯冲轰炸时候会发出独特的尖锐呼啸声,这种声音的来源是是主起落架整流罩上的风轮,它在俯冲时会发出巨大的声响。

在轰炸英国本土以及在北欧的作战中,由于ju87航程有限,德国空军要求容克斯公司设法增加它的续航力,于是容克斯就给斯图卡装上了两个300升的可抛弃式油箱,使得它的航程达到1255公里,这种改型被称为Ju87R,但是加挂副油箱后 Ju87R的载弹量就只有一枚250公斤炸弹了,并且由于减轻起飞重量,Ju87R的装甲防护也要低于B型,所以损失量大,且每次出动所带来的战斗效能不高,所以应用范围狭窄,只能专注于部署在北欧沿海,袭击盟军运输船队。


在不列颠之战中,由于损失惨重,德国空军勒令容克斯对ju87进行再次升级,提升其战斗效能。容克斯首先为斯图卡换装了Jumo211J发动机,让其功率达到了1400马力,再配备了vs11变距螺旋桨,最大转速达到了2250转每分钟,发动机散热器进气口被移动到机翼下,以改善气动布局,减少阻力,两个300升可抛弃副油箱,让它的航程达到了1535公里。

在机载武器方面,后射自卫武器变成了威力更大的双连7.92毫米MG81机枪,采用了新的炸弹挂架ETC 50VIII, 最多可以挂载一枚1800公斤SC1800炸弹,或者两枚SD2人员杀伤蝴蝶弹。新型被命名为Ju87D,是斯图卡家族中成熟度最高,产量最大的机型。

到了1942年下半年,由于在东线苏联装甲部队数量的急剧增长,以及苏联先进坦克如t34,KVI大规模投入使用,德国陆军急需德国战术空军进行更多的反坦克支援,容克斯公司以ju87D为蓝本,设计出了专门的反坦克俯冲攻击机Ju87G,总共产量达到230架 G型的主要武器是机翼下的两门37毫米Bk3.7航炮,采用专门的钨芯穿甲弹,被德军士兵昵称为“大炮鸟\

晴天有时下猪


“斯图卡”(Stuka)轰炸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空军投入使用的一种俯冲轰炸机,其外观上的显著特征就是弯曲的鸥翼型机翼、粗壮巨大的固定式起落架及其俯冲时独有的尖啸刺耳声,主要用于对地、对海实施攻击。

“斯图卡”一般是作为“飞行炮兵”与快速机动的装甲部队协同作战,能够在条件简陋的前线机场起降,并可以在一天之内飞行多个架次,在二战初期德国所发动的闪电战中取得非常大的战果。

“斯图卡”轰炸机俯冲投弹时发出的独特尖啸声是由被称作“耶利哥号角”的装置产生的。在二战早期,对于那些初上战阵且相对缺乏经验的士兵来说,“耶利哥号角”发出的那种尖啸的声音的确会给他们造成严重的心理影响;加之坚固的机身结构优化了斯图卡的俯冲性能,其俯冲极速可达时速600千米,与地面几近垂直的投弹角度使得斯图卡可以较为精准的攻击目标。

但是“斯图卡”极佳的俯冲攻击性能是以牺牲飞行性能为代价的,其最大平飞时速仅410km/h,爬升率也只有4m/s;并且“斯图卡”很多时候都是大角度俯冲-拉起-向左/右回旋-爬升-俯冲再进行下一轮攻击的循环动作,飞行轨迹非常容易判断,在没有护航战斗机的保护下,“斯图卡”极易成为对手空优战斗机的靶标。

1940夏季的大不列颠空战中,缺少护航保护的“斯图卡”损失惨重,不久就不再出现于伦敦上空。此后,德国在非洲战场及东部战线大量投入这种轰炸机,尤其在东线对苏战场,“斯图卡”改为反坦克强击机使用,在开战初期纳粹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它更发挥出其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据记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空军著名的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飞行员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Hans-Ulrich Rudel)曾击毁过苏联519辆坦克。

上图中的Ju87G是“斯图卡”一种反坦克强击机改进型,装有两门37mm BK37机关炮,配用钨芯穿甲弹,炮口初速850m/s,从坦克的后上方攻击坦克,很容易就能打穿苏联任何装甲车辆的侧部和后部装甲,效果十分令人满意。

虽然“斯图卡”后期乏力,但在二战初期给盟军造成了不少的损失,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盟军的士气;但在整个二次大战期间,“斯图卡”轰炸机始终是德军有效的战术支援武器,为同类机种中的经典杰作。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40, "thumb_url": "a67300002a07ef9ace60\

浪里尔


二战中俯冲轰炸机的可怕声音是摧毁战场上地面士兵心里的“绝佳”武器。斯图卡轰炸机独有的低沉尖啸声就是其中的一种。

斯图卡轰炸机三大特色:固定式起落架;双弯曲鸥翼型机翼;尖啸声。

装有“耶利哥号角”发生器的初期型号

“斯图卡”(Stuka)是俯冲轰炸机德文“Sturzkampfflugzeug”的缩写,真正叫法是:Ju-87俯冲轰炸机,德国容克斯公司研制。俯冲轰炸可以带来投弹的高命中率,效率也有较水平轰炸很大的提升。以近乎90°的地面垂角向下俯冲,专门对付移动装甲目标或者坚固工事。这样同时可以使航弹加速,拥有“炮弹”般的贯穿力量。

这种在5000米高空垂直飞下后在距离地面不到500米的高度投弹、拉起的“极限”刺激,当时世界上没有飞机敢如此做。而“斯图卡”凭借坚固的机体设计,能够轻松完成。

二战初期德军的闪击战中“俯冲轰炸”的代表机种“斯图卡”发挥了极大的作用。1939年德军入侵波兰期间,德军一次包围了6个师的波兰军队,在经过第51、76和77俯冲轰炸机联队4天的轰炸后宣布投降。被围的波军士兵精神崩溃,“每次听到尖啸声接近,感觉自己的生命在流失”。德军良好的地空通信,在某些情况下斯图卡甚至能在10-20分钟内赶到战场,对敌方目标实施攻击。直至敦刻尔克大撤退,斯图卡以击沉31艘,重创11艘战舰商船的傲人战绩结束了初期战事。

起落架前方装置的发生器

在接下来的不列颠大空战中,斯图卡速度缓慢,装甲薄弱,俯冲后拉高速度极低的低空状态等弱点,证明在敌方领空上,面对组织完备和拥有战机制空时的脆弱。俯冲轰炸机极为依赖本方的空中优势的特征逐渐被德军注意并加以防护,斯图卡前线战术支援的用途日渐明朗。(战略性的轰炸机德国开始加紧研发)

在东线战场上,1941年6月22日开始入侵苏联,斯图卡三天内摧毁了苏军1922架飞机,使德军到年底前一直保持着空中优势,并在接下来的攻击中阻断苏军反攻行动、消灭坚强据点和破坏补给线路等繁重的作战任务,一直保证着德军的攻击速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a2c00008341acf98dfb0\

军武数据库


不俯冲的时候就是个辣🐔,俯冲的时候就是敌人的噩梦。

这架飞机凑足了一切能让飞行员掀桌的元素,六吨的飞机只有880马力的小发动机,满载只有200+的时速,每一次飞行都在无情的提醒着飞行员这飞机有多么笨拙。倒海鸥机翼和硕大的散热器让这架飞机丑陋无比,巨大的垂尾和两个坚固的固定起落架让这架飞机前所未有的笨拙,每一个动作都要延迟都要延迟一到两秒钟才能得到飞机的反应,如果遇到战斗机,这足够斯图卡死上几百次了。后来的实战也证明了这一点,一个12架的无护航斯图卡编队在遭遇寇蒂斯75袭击的时候毫无还手之力,不但全数被击落,而且法国方面甚至没有一架飞机损失。

不过一旦斯图卡进入俯冲,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以上所有的缺点都会变成优点,宽大的垂尾和固定起落架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纵向稳定性,一个普通的飞行员都可以把炸弹落点的误差控制在30米内,最小可以控制在5米,这个距离下,地面目标根本没有活路可言,坚固的机身可以让她以更大的过载改平,也就是说斯图卡可以在更低的高度投弹,给敌人更短的反应时间。在配合上那个让人心颤的风笛,斯图卡没有任何意外的成为了所有人的噩梦。

俯冲轰炸这种勇者的游戏,从5000米高空以超过80度的大角度一路俯冲到500米,特有的尖啸声给了你无限的恐惧却又不给你任何活路


皇家骑士16


1939年9月1号,希特勒已经确定了第三帝国侵略扩张的发展计划。彼时,八十八万德军集结在德波边境枕戈待旦,就等着司令部发起进攻的命令。为了打波兰一个措手不及,德军在发动地面攻势前首先派出轰炸机编队,对波兰的主要铁路、公路、机场、桥梁等进行攻击,其中就有斯图卡(JU-87B)俯冲轰炸机!

斯图卡完成指定轰炸任务后,开始配合德军如潮水般涌进波兰的地面部队,恍然大悟的波兰人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多个武装集结点和防御支撑点,但都瞬间被斯图卡炸的分崩离析。

早在1935年,希特勒就已经把《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诸多军事限制抛于脑后,他要求德国军工部门开足马力生产武器!而空军作为着重发展的军种,各类作战飞机的研发工作相继上马,这其中就包括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这款轰炸机在性能方面最为突出的恐怕就是“俯冲”:相比同时期的各类轰炸机,斯图卡是当时唯一能做到俯冲时与地面呈九十度角的轰炸机,这就使得它在配合地面进攻时能够发挥超乎寻常的作用。

动力方面,斯图卡初期型号JU87-A装备的是尤莫210D引擎和HPA3螺旋桨,虽然不及后来的衍生型号,但在未装载炸弹的情况下能达到3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最大航程为1000公里。

火力方面,JU87-A分别在机身后部和两侧机翼各安装了一挺机枪,机腹弹舱位置可装一颗250公斤的炸弹。而且最值得一提的是,斯图卡在俯冲投弹时偏差基本都在15米范围内,这一数据现在看起来可能不足为奇,但在当时已是难能可贵。

但是,由于斯图卡在设计之初就强调对地轰炸能力,所以在自身防卫设计上有所疏忽,这也直接导致斯图卡如果没有战斗机的协助,很难逃开敌方战机的追杀。而且很多斯图卡本身没有安装防护装甲,这也使得它在执行俯冲轰炸时很容易被敌人的防空火力击中。

总体而言,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就是一个进攻和防御的矛盾体,但这并不影响它当年为德军的扩张立下汗马功劳。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实际上在二战开始后就已经是一种非常落后的飞机了,不过主要是由于德国在战争早期控制着制空权,以及作战对手的糟糕变现,才给了斯图卡这种俯冲轰炸机以表现的机会。

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是二战中德军多兵种联合作战思想的产物,而德国空军又极为信奉战术攻击思想,因此JU87斯图卡这种飞机被寄予厚望,得到了大力支持和发展。JU87在30年代开始研发并投入生产,设计时正是航空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因此性能很快就落后了。

二战初期,在对波兰、北欧国家以及法国等国的作战中,德国空军总是能获得制空权,再加上当时的防空火力不是很强,和二战中后期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因此JU87才能有很好的表现,取得了呼啸死神的称号,其俯冲时的呼啸声甚至能够直接击垮敌军士兵的心理防线。

但是与此同时,其他国家都在发展攻击机或者战术轰炸机,比如苏军的伊尔2攻击机,装备机炮机枪火箭弹炸弹,攻击效果远好于斯图卡。而盟军则发展了很多战斗轰炸机,比如P47,携弹量甚至要高于JU87,攻击完成后还能直接作为战斗机继续作战,要比JU87实用得多。

正是因此,最终斯图卡在1944年停产,开始全力发展HS129等这些攻击机。


雇佣兵


德国二战期间的斯图卡轰炸机是一种螺旋浆动力轰炸机,专门对地面目标实施轰炸,是纳粹德军施展"闪电战"的利器,可以说是这种突然袭击的战争手段的开路先锋,它设立两个乘员,一个负责驾机一个负责任投弹,投弹使用半自动技术,这种飞机还在飞翼装备两挺机枪用以杀伤地面人员,为了达到心理战目的,飞机设计了发出啸叫声的发声装置为俯冲投弾助威,此种飞机在攻击法国陆军和苏联陆军都发挥重大作用,但到后来被英国和苏联战斗机打败。

如果用今天的眼光去观察这种飞机,可以认为它作为八十年前设计的飞机已经比较落后,相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它是尖端武器,但是如果用现在的任何一款喷气发动机飞机,凭飞机的航空炮都可以碾压它,由于其速度不快,轻武器对空射击也可以对它产生伤害,这种飞机失去了闪电战的环境后,曾经用于攻击盟军的舰船,在苏德战场也曾作为攻击坦克的强击机。都取得一定的战果。


大伟140797056


斯图卡轰炸机速度太慢,但俯冲轰炸定点精度很高,最大误差15米,比美国人用诺顿投弹瞄准器精度高,但飞机易被击落,后逐步退出战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