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復盤大行情的時候,均線很管用,但實則盈利比較難?

很多人想讓我談談對均線的看法和使用,當然了,因為均線簡單、簡潔、客觀、清晰,比其他指標相對有效,所以用均線的人很多,估計均線是被用得最多的一種技術了。當然,眾所周知,均線是趨勢指標,所以均線有自己的天敵,那就是盤整,一遇盤整行情,你容易雙臉被打,一會兒向上突破所有均線,大止損一次,一會兒又向下跌破所有均線,又大止損一次,估計你的賬戶會出現顯著回撤,甚至大回撤,畢竟

橫盤震盪的時間要遠大於趨勢的時間。賬戶萎縮太大的話,即使遇到趨勢行情,你有信心執行,你的資金也不容易賺回來。

對付均線的弊端和盲點,我的方法是:

我只能做一種市場,就是有趨勢、有行情的市場。

大約在02年或01年左右,在具體時間忘了,當時我剛從MACD、KDJ走出來,因為一直聽別人說均線管用,我所在營業部的一位指導老師老張,看起來年齡不算小,也給我提到均線,說均線管用,因為他年齡大,所以我比較敬重他,當時正好遇到一波趨勢,他給我覆盤,說他當時在某個均線的轉向位置喊多,然後讓客戶一直拿到現在。我回過頭來看,果然如此,再覆盤別的大行情的品種,好像都是如此,價格沿著均線上走,等均線金叉或者上彎後,進多,能抓住大行情,這個方法真是太神奇了,這麼簡單的東西,我怎麼知道的這麼晚啊,根據均線的轉向,來做方向,確實不難。

但沒多久,我遇到了長時間的震盪行情,把我洗的牙裡出血,肚子拉稀,我根據均線多進去,行情就跌,再根據均線空進去,行情就漲

,但是一直懷疑,營業部有主力專門吃我的單子,專門跟我做對,我下單的時候,專門盯著周圍的人,一個個看,看誰要吃掉我,偷偷摸摸地下單,但是好像也沒發現有人盯著我。

後來我想,就我那點小資金,人家主力連塞個牙縫都不夠,還吃我的資金。我就向那個 指導老師老張請教,我給他說了情況,他一直跟我說,說:你要堅持,堅持,只要你堅持根據均線做單,總有一次做對,抓住了一波趨勢,你的資金會都回來了;如果你老懷疑,那如果真的來了趨勢,你就錯過了,白白浪費這麼多機會。要知行合一,要遵守系統。我感覺他說的有道理,就想繼續這樣做。結果繼續做,趨勢還沒出來,我的幾萬資金,消耗殆盡,最後剩下不到一萬,虧的我是喝水都感覺有毒,尿尿都像生孩子。

我後來思考原因,

為何覆盤大行情的時候,均線很管用,但實則盈利比較難?

為何覆盤大行情的時候,均線很管用,但是實際中又不容易盈利呢?

後來想明白了,原來是我事後驗證,即我是先找的大行情或趨勢行情中的週期階段,然後再去驗證均線是否管用。而我們知道,只要有大行情或不錯的趨勢行情,均線必然會不斷向上,肯定不斷會有金叉,當然你依據均線買,覆盤來看,必然是盈利的,而且盈利不菲。

舉個例子,我要尋找成功人士的共同特徵,於是我去總結成功人士的共同點,發現他們都吃飯、喝水,也都睡覺,於是我提出觀點:吃飯、喝水和睡覺的人,才能成功。這是不是很搞笑?是的,大家都會發現這個觀點很白痴、弱智。但是均線的問題,又何嘗不是啊?有行情,均線必然是管用的,但是未來誰知道有沒有大行情啊,也就是說,有行情的話,均線必然會上彎或金叉,但是均線上彎或金叉,未來未必會有行情啊,未來也可能是震盪啊,也就是說:均線上彎或金叉,遠不是大行情的非充分條件,只是一個必要條件。

當然所有指標都存在這個問題,就是覆盤來看,很牛叉,實際中會把你折騰地死去活來,都是因為他們是必要而遠非充分條件。背後的邏輯是,價格才是因,均線是果,價格上漲,均線就會上走,其他指標才會出現金叉,而不是均線上漲,價格就會漲。

當然了,除了這些外,指標還存在其他較多的弱點問題,這也是我以後才慢慢領悟到的。

但是我知道,只要趨勢走出來,均線就會管用,於是當時我的理念變成了:趨勢的研判+均線,構成了自己的交易框架

或許有朋友要質疑了,均線不就是趨勢了嗎?為什麼還要研判趨勢呢?其實這就是問題的關鍵點,均線實際是表現趨勢,而在非趨勢行情中往往是傻點,這時候,如果你懂得判別是不是趨勢要來了,這不就給你帶來了更為正確的看法?均線僅僅是跟蹤,又不是行情的動因,是行情的上漲,帶動了均線的上彎,而不是均線的上彎帶動了行情的上漲,先後因果關係需要搞清楚。既然如此,就意味著,均線根本是無法判斷未來到底是趨勢,還是震盪的。

多年前,我經歷了一個純技術分析者—基本面分析者—技術交易者的過程,我覺得,我其實開始並非是單純的技術分析者,而是技術分析的使用者,交易中加入了基本面的研判,判斷大勢出來後,此時均線就比較管用,用均線,能避免他的盲點和傻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