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館原館長、曾侯乙墓考古隊隊長譚維四:發現曾侯乙墓

(本文文字、圖片皆由湖北省博物館提供)

2018年適逢曾侯乙墓發掘四十週年紀念。四十年來,海內外學界從歷史、考古、科技、藝術等領域展開了對曾侯乙墓及其出土文物的研究,中國先民二千四百多年前的禮儀與智慧,藉助這些精美的出土文物,重新呈現於世人面前。四十年後的今天,每每讀到關於曾侯乙墓新的研究成果或者新聞報道,我依舊能回憶起1978年發掘過程中的種種艱辛與感動。


湖北省博物館原館長、曾侯乙墓考古隊隊長譚維四:發現曾侯乙墓


圖1 著名考古學家、曾侯乙墓發掘隊隊長譚維四先生在考古現場(左四)

曾侯乙墓的發現經過,可謂曲折又傳奇。1977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武漢軍區空軍雷達修理所在駐地湖北省隨縣城郊公社團結大隊境內的東團坡擴建廠房。在平整土地對紅色砂岩山崗實施爆破時,突然出現一大片褐色泥土。在繼續施工的過程中,從褐土層中炸出一層人工鋪砌的石板。所幸監管施工的副所長和所長都是業餘文物愛好者,他們懷疑下面是古墓,在施工過程中本著儘量保護文物的原則,並未無所顧忌地繼續爆破,而是三番五次將工地的最新情況報告給縣文化館和文教局,最終得到了上級的重視。襄陽地區文博館派人勘查後亦認為是古墓,於是向湖北省博物館作了報告。時任湖北省博物館副館長兼文物考古隊隊長的我,於3月19日率考古技術人員組成的勘探小組感到隨縣擂鼓墩。我們用了3天時間探明瞭此墓的基本情況,確認這是一座巨型巖坑豎穴木槨墓。當時殘存坑口呈不規則多邊形,面積約200平方米左右,規模之巨大,形狀之特殊,在湖北地區是第一次見到。在勘查過程中,我們發現墓的中部有一個盜洞。一些同志見狀不免有些沮喪,又對此墓的發掘是否具有價值產生了懷疑。對此,我心中是有數的。儘管有一個盜洞,但規模很小,可能屬於早期的一種民間小型盜竊,如此規模的大墓,當年必隨葬有大量大型青銅器,是不可能被盜光的。

經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後,我們決定從5月11日正式開始發掘工作。5月17至20日,我們用一臺載重8.5噸的黃河牌吊車起吊槨蓋板,蓋板揭完後,發現東、中、西、北四個槨室中滿是積水,深不見底,除了浮起的殘竹、木、漆片,殘漆木器及十具木棺外,不見他物。水裡藏了一些什麼文物珍寶,誰也不知道。5月21日午夜,開始用一個小潛水泵從北室的東北角抽水。隨著水位的徐徐下降,各室的隨葬器物開始“露頭”,擂鼓墩沸騰起來了。

5月22日,墓主外棺蓋終於露出東室水面。這是由內外兩層棺組成的一副套棺。外棺以青銅為框架嵌木板構成,體形如此龐大,加以銅木結構和髹漆繪彩,在過去的古墓發掘中未曾見過。接著又見到一座青銅鹿角立鶴面朝南立於主棺東北角。之前浮於東室水面的八具隨葬棺,經清理後發現隨葬者均為青年女子,年齡均在19-26歲之間,應為墓主人生前的妃妾或近侍宮女。在主棺與陪葬棺之間,佈滿了各種質地的禮器、樂器、兵器、用器和車馬器等。5月29日,從主棺下取出金器五件。6月8日,開始取吊主棺。無奈兩臺吊車同時起吊,大棺依舊紋絲不動。看來我低估了它的重量,於是啟用分層取吊的方案。外棺蓋打開以後,發現一個形體巨大、五彩繽紛的內棺置於底部,頂部有已腐爛了的絲綢殘跡。不一會兒內棺蓋也被打開。只見內棺棺室四壁的朱漆更加鮮豔,耀人眼目,南頭棺壁上,一塊半圓形玉塊嵌於中央,上部有腐爛的絲麻織物,可知當年下葬時死者身穿多層錦衣。下有人骨架,小型玉、石、骨、角器佈滿死者周身。內棺髹漆非常講究,以朱漆為地,再以墨黑、金、黃等色漆繪出幾何形門窗、龍、蛇、鳥及神人、怪獸等組成的圖案。經過四個晝夜,內棺遺物的清理工作完成。清出人骨一具,經測定為男性,年齡在45歲左右。另外,清出金、玉、石、銅、琉璃、水晶、骨、角等各類文物500餘件,其中不乏罕見的藝術珍品。剩下主棺的兩層棺身,是到6月21日其它各室全部清理完以後才取吊的。至此,東室的清理工作基本結束。

在四個室的整個清理過程中,最動人心絃、最受人們關注、工作難度也最大的要數編鐘的出水和主棺的起吊了。5月22日午夜,水位降到距槨牆頂50釐米的時候,中室隱約出現了三個木架。23日凌晨,水位降到深60釐米處時,人們才發現木架下方懸掛著三組18件青銅鈕鍾,它們大小有序,懸掛依舊。只見三組鈕鍾在水中搖曳,三個木架橫樑兩端均有浮雕龍紋青銅套,人們戲稱為“蛟龍戲水”。目前已出水的木架橫樑才露出一米左右,其下還有兩米多,那麼三組鈕鍾之下還有沒有鍾?人們不禁心生疑惑。24日午夜,中層露出三個立於下層巨大橫樑上的佩劍青銅武士。第二層橫樑為長短兩根曲尺相交,黑漆紅彩,梁端飾有透雕龍鳳青銅套,梁下懸甬鍾33件。甬鍾比上層的鈕鐘不僅體大,而且花紋精美,皆有錯金銘文。25日午夜,第三層橫樑也顯露了出來,12件大甬鍾及1件鎛鍾或懸於梁下,或落於樑架旁槨底板上。緊挨編鐘的是32件石編磬和一座建鼓。至6月15日,全套編鐘安然出土。沉睡地下2400餘年的音樂宮殿重現人間,我至今猶記立於編鐘前時,心緒之激盪振奮。中室取吊編鐘的同時,將編鐘南架與南壁間的青銅禮器,靠近東壁的大型酒器、漆木器及雜陳於鍾、磬、鼓之間的包括扁鼓、有柄鼓、漆瑟、排簫、笙和篪等樂器一一取出。至6月17日,中室文物取出工作全部完成。


湖北省博物館原館長、曾侯乙墓考古隊隊長譚維四:發現曾侯乙墓


湖北省博物館原館長、曾侯乙墓考古隊隊長譚維四:發現曾侯乙墓


圖 清理曾侯乙編鐘

北室的清理,水位下降後從5月29日取出浮在水面的車輿、傘蓋及甲冑殘片開始,接著又發現大量長杆兵器、竹簡。竹簡在北室的西北部,成兩堆上下疊壓,與兵器、甲冑共處。到6月23日將兩件大銅缶起吊出槨,北室的清理才最後完成。甲冑殘片稍後被運到北京,在當時中科院考古所夏鼐所長的支持下,由該所技術室的同志指導和親自參與,最後取得了十分可貴的甲冑資料,並復原了實物。兩堆竹簡在轉入室內繪圖、攝影清洗後,得知竹簡有240枚,計6696字,內容為記載葬儀車馬兵甲的遣冊。

西室的清理比較簡單。在揭槨蓋板時已取走木棺兩具,5月22日開始抽排積水不久,一隻無頭鴛鴦形漆盒浮出水面,後在此室2號陪葬棺內找到了它的上半部分,知其為此棺內的隨葬物品。6月17日至19日,將陪葬棺逐一吊出槨室,傾覆於槨室的小件器物及部分裹屍竹蓆亦同時取出。經復原歸位後得知,此室陪葬棺共十三具,屍骨經鑑定全為13-24歲的女性。東室八名或為妃妾或為近侍宮女的女子,其木棺製作較西室更精、隨葬品更豐富。故西室十三位女子或為君主宮中的樂舞奴婢。


湖北省博物館原館長、曾侯乙墓考古隊隊長譚維四:發現曾侯乙墓


圖 提取陪葬棺

四個墓室的清理結束後,人們認識到曾侯乙墓完整模擬了一位國君的宮殿。中室以陳列禮樂器為主,即為“宴樂大廳”;東室為墓主人長眠之所,堪稱“寢宮”;西室是樂舞奴隸殉葬之處,可稱“西廂”或“西房”;北室則是宮中“武庫”了。據編鐘下層鎛鐘的銘文記載,此鍾是楚惠王於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贈予曾侯乙的。墓內出土的眾多青銅器上出現“曾侯乙”銘文,主棺旁還發現鑄有“曾侯乙之寢戈”銘文的銅戈。以上證據表明,墓主人就是曾國的一位名叫“乙”的國君。

曾侯乙墓發掘之後,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高度關注。1988年11月,為總結曾侯乙編鐘研究成果,弘揚中華民族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湖北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湖北省博物館、武漢音樂學院,在武漢聯合舉辦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國際交流·曾侯乙編鐘專題”國際學術會議。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日本、韓國、臺灣和香港等國家與地區及中國大陸各地的專家學者六十多人參加了此次學術活動。各領域專家齊聚武漢,針對曾侯乙編鐘開展了涉及領域空前廣泛的學術研討活動,此次學術對話為學界貢獻了豐富的學術成果。


湖北省博物館原館長、曾侯乙墓考古隊隊長譚維四:發現曾侯乙墓


圖 “中國古代科學文化國際交流·曾侯乙編鐘專題”國際學術會議合影


湖北省博物館原館長、曾侯乙墓考古隊隊長譚維四:發現曾侯乙墓


圖 黃翔鵬先生(左二)在“中國古代科學文化國際交流·曾侯乙編鐘專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言

曾侯乙編鐘是樂器,湖北省博物館不僅將其作為核心展品陳列於展廳,還積極開展了曾侯乙編鐘的演奏、複製工作,使2400多年前的華夏正聲重現於世。早在編鐘剛剛出土的1978年8月1日下午,在擂鼓墩附近的炮兵某師大禮堂,臨時組建的“考古樂團”用編鐘原件舉行了第一次“編鐘音樂會”,演奏了一組古今中外著名樂曲,並通過電臺廣泛得到廣泛傳播,震驚世界。

1979年原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決定成立“曾侯乙編鐘複製研究組”,經過大量的實驗研究工作,成功複製了部分編鐘。1984年,第一套曾侯乙編鐘複製件通過國家驗收,達到了“形似”“聲似”的效果,並於1985年獲得了文化部1983、1984年科技成果一等獎。


湖北省博物館原館長、曾侯乙墓考古隊隊長譚維四:發現曾侯乙墓


圖 文化部科技成果獎一等獎證書

每逢盛事,必奏編鐘。1984年國慶期間,新成立的湖北省博物館編鐘樂團應邀赴北京,用剛剛獲獎的曾侯乙編鐘複製件,為共和國三十五歲生日獻上了首場大型民族交響樂。1997年香港迴歸典禮上,用編鐘奏響了音樂家譚盾創作大型交響曲《一九九七:天·地·人》,“編鐘樂代表著中國燦爛的歷史和古老的文化而貫穿樂曲始終”。


湖北省博物館原館長、曾侯乙墓考古隊隊長譚維四:發現曾侯乙墓

圖 1984年國慶三十五週年曾侯乙編鐘音樂會

隨著曾侯乙編鐘影響力的擴大,曾侯乙編鐘作為中華禮樂文明的重要象徵,在海外的知名度也不斷提高。1998年,臺灣“海基會”致函湖北省博物館,請求為他們複製一套“其音質和音準可為演奏及音律研究之用”的編鐘。經過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編鐘特別複製小組”的努力,這套複製編鐘做到了“形、聲神似原件”,至今仍陳列在臺灣傳統藝術中心。


湖北省博物館原館長、曾侯乙墓考古隊隊長譚維四:發現曾侯乙墓


湖北省博物館原館長、曾侯乙墓考古隊隊長譚維四:發現曾侯乙墓


圖 “海基會”函件


湖北省博物館原館長、曾侯乙墓考古隊隊長譚維四:發現曾侯乙墓


圖 臺灣定製的曾侯乙編鐘複製件驗收證書

曾侯乙墓的發掘已經過去四十年。四十年來,曾國考古成果不斷,擂鼓墩2號墓、文峰塔1號墓、文峰塔4號墓、葉家山111號墓、郭家廟曹門灣墓區1號墓、漢東東路129號墓等曾侯等級的墓葬中都出土了編鐘、編磬等禮樂遺存。曾國音樂考古以完整的序列呈現在世人面前,使我們能夠更加清楚的認識到曾侯乙編鐘的源頭和價值。我相信,承載著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曾侯乙編鐘將在未來不斷奏響新的樂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