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戳時代痛點,用喜劇引領社會思考,首季《周六夜現場》歡笑落幕

第一季的《週六夜現場》已經坐上了“週六末班車”,順利收官。

《週六夜現場》播出的三個月裡,憑藉“三個半”痛點的節目主題,切中了中國人生活中的各種煩惱,通過“反話”與“自黑”的喜劇“戲謔”方式,引起了無數網友的共鳴。


直戳時代痛點,用喜劇引領社會思考,首季《週六夜現場》歡笑落幕



有觀眾說,《週六夜現場》“上臺”不是因為準備好而是到點了,但無論它出發時是否準備充分,收官時,這檔年輕態的喜劇綜合秀已經憑藉自己的不斷努力,收穫了不俗的成績。

截止目前,《週六夜現場》累計播放量超11.7億,微博話題閱讀量超14.1億,討論量達104萬,收官當晚,大批觀眾在微博上花式告別表白,感謝節目帶來的歡笑,呼籲第二季早日到來。


直戳時代痛點,用喜劇引領社會思考,首季《週六夜現場》歡笑落幕



不僅如此,最後一期裡sketch《最後一堂音樂課》播出後,內容引發網絡熱議,從微博廣場到虎撲步行街,“高端黑,優酷自制週六夜現場嘲諷51凡!笑死我了”的帖子16小時閱讀量57W+,成為虎撲步行街熱門推薦貼。


直戳時代痛點,用喜劇引領社會思考,首季《週六夜現場》歡笑落幕



網友紛紛為節目組打call,要給編劇加雞腿,更有網友直言“節目組膽子真大,什麼逆鱗都敢碰!”


直戳時代痛點,用喜劇引領社會思考,首季《週六夜現場》歡笑落幕


玩轉“反話”與“自黑”


雖然每一期都在不停地用一個接一個的sketch影射當下國內的某些社會問題,但《週六夜現場》的呈現方式是極其聰明的。不是直接採用美式幽默的直白諷刺,而是選擇了國人能接受的“說反話”和“自黑”的方式,向大多數人開炮。

第二期的sketch《我比他紅吧》裡,張雨綺飾演的大明星比陳赫紅,所以即便她連臺詞都背不下來,導演依舊會捧著她,哄著她。但當張雨綺離開後,與替身演員相比“紅得發紫”的陳赫就喜提C位,在劇組擁有了絕對的話語權。顯然,這是在用“誰紅聽誰的”影射影視圈裡的摳圖現象和“數字小姐”們。


直戳時代痛點,用喜劇引領社會思考,首季《週六夜現場》歡笑落幕



面對這種社會熱點問題,傳統的小品更多是走向一個happy ending,在皆大歡喜的結局裡喊出口號式的“正話”,但《週六夜現場》這種“說反話”的喜劇形式與其相比,顯然更容易引起受眾的關注,讓人產生更深層的思考。

而“自黑”這種調侃方式不僅能讓觀眾避免“嘲笑別人”的道德包袱,更加放鬆地放聲一笑,也能讓嘉賓在心理層面減少“無助感”和“失控感”。因為自黑的嘉賓知道,這就是一場能讓觀眾更加理解自己的表演。

正因如此,張雨綺才會大方說出自己“定毯神針”的別稱;郭德綱坦然地自嘲“我當導演從來不看劇本”;大張偉也道出了部分網友對他“做樂隊”和“口水歌”的調侃,而觀眾也能在大笑後,理解他們的不易。


直戳時代痛點,用喜劇引領社會思考,首季《週六夜現場》歡笑落幕



除了喜劇形式巧妙,《週六夜現場》的內容和載體也都十分地接地氣,古裝題材、童話題材、家庭日常等,國內觀眾喜聞樂見或者密切相關的創作元素幾乎在每個sketch裡都能看見。

《公主準備歷險記》借用了白雪公主對女兒的教育反映現實社會里父母對子女的不理解;《巨星吸血鬼》則是講述化身巨星的吸血鬼來到人間問粉絲索命,狂熱粉絲全然不顧性命甘願成為其“殭屍粉”,來提倡追星需要理智。


直戳時代痛點,用喜劇引領社會思考,首季《週六夜現場》歡笑落幕



雖然這些sketch裡的場景很多都像《公主準備歷險記》一樣是虛構的,但卻通過網友熟悉的故事外殼拉近距離感,表達真實現實,也正因如此,《週六夜現場》才能實現與受眾的“共情”,讓網友通過這些熟知的故事題材,更好地接受和理解其背後的深意。

狙擊社會現實,增添人生味道


張傑、張雨綺、郭德綱、SNH48、大張偉、蔡康永、郭采潔、孫楠、林雪、羽泉,縱觀十期節目,可以發現,《週六夜現場》邀請的節目嘉賓,沒有一個“流量炸子雞”,但節目精彩度卻未因此打折扣,反而還凸顯了嘉賓的多面性和舞臺的無限可能性。

第十期sketch《我眼中的相親》通過一場父母之間、子女之間的談判,反映了當今社會被商品化的婚姻,呼籲父母不要將子女的婚姻當做交易,要從子女的幸福出發,讓不少觀眾大呼精彩。

直戳時代痛點,用喜劇引領社會思考,首季《週六夜現場》歡笑落幕


直戳時代痛點,用喜劇引領社會思考,首季《週六夜現場》歡笑落幕


《愛神與財神》諷刺了“沒有物質的愛情是一盤散沙”的言論;《新白蛇傳》關注現代環境保護問題;《因為你是女俠》戳中了職場性別歧視……沒有大熱的“鮮肉”、“小花”的增色,但靠著這一期期深戳社會現實的內容,《週六夜現場》依舊精彩紛呈。

《週六夜現場》啟用的雖然是“非流量”,但每一個嘉賓都是適合節目舞臺的。不僅如此,《週六夜現場》還採用一鏡到底的準直播拍攝手法,在增加嘉賓挑戰難度的同時,還充分挖掘了他們的喜劇才能。

讓觀眾看到不善言辭的歌手張傑也能用自己的“傑式幽默”傳遞歡笑;主持人蔡康永也可以是喜劇界的“潛力股”;偶像SNH48不僅唱跳一流,玩起幽默也同樣不含糊。


直戳時代痛點,用喜劇引領社會思考,首季《週六夜現場》歡笑落幕



既展現了嘉賓的多面性,拓展了他們的更多可能性,也讓觀眾為之眼前一亮,為節目的精彩度二次增色。

而且,對一檔節目而言,嘉賓也絕不應該大於內容表達。流量效應廣為流傳的時代裡,誰都知道“流量”好用,可“流量”並非萬能。

《週六夜現場》大膽啟用“非流量”,也能使觀眾更專注節目內容本身。

不是“什麼年紀就該幹什麼樣的事”,而是“幹什麼樣的事才決定了你什麼樣年紀”,大張偉用自己的人生告訴觀眾,追夢的人不應該被年齡限制腳步;而“黃金配角”林雪則借用自己20多年的配角之路,鼓勵年輕人去過好自己的人生,做自己生活的主角。


直戳時代痛點,用喜劇引領社會思考,首季《週六夜現場》歡笑落幕



藉助嘉賓的人生經歷,《週六夜現場》巧妙展現了對年輕人具有引導作用的高級內容,對年輕觀眾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正向影響。

而除了啟用“非流量”和專注內容,《週六夜現場》也在話題選擇和觀念表達上,對年輕群體的生活指導和價值觀養成做了不小的努力。

打造現實生活全解


加班不加薪、減肥缺毅力、戀愛不容易、朋友難尋覓、父母不理解……《週六夜現場》的選題都是當下年輕人最切實關心和麵對的問題,也正因如此,它才被稱為年輕網友的“現實生活全解”。

從“代溝”頻頻被提及可以看出,國內的社會認知還處於一個比較割裂的階段。而年輕人之間,也因為一味追求個性,沒有形成一個共同的大文化體系,使得他們在面對部分社會熱點問題或者自身問題時,缺乏理性判斷。

在這種背景下,緊貼年輕觀眾的《週六夜現場》,自然就承擔起讓年輕人笑笑更健康的責任。

而《週六夜現場》不走尋常路的觀念傳輸操作,也深得年輕觀眾的喜愛。不是簡單的直抒胸臆,而是採用了“反轉”的方式,把大眾普遍的理解放在前面,到最後反向思考,點明主意,形成一條“從自我理解到客觀理解”的認知路徑。

第八期的sketch《共享爸爸》絕對是把“反轉”玩到了極致,前面是孤單的兒子租了共享爸爸,但到sketch的最後才發現是想念孩子的爸爸們租了一個共享兒子。這種從孩子到父母的“反轉”,通過反映“留守兒童”、“空巢父母”兩大社會現實問題,讓觀眾明白,孤單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父母。


直戳時代痛點,用喜劇引領社會思考,首季《週六夜現場》歡笑落幕



此外,《週六夜現場》對每一位卡司付出的認可,也在把平等、尊重的觀念傳遞給年輕觀眾的同時,彰顯了自己的高級感。《週六夜現場》每期的片尾都會對該期的嘉賓、固定演員和其他工作人員表示感謝,在第十期收官時除了為每位卡司配備統一色調的紅色系服裝,也為每位固定卡司留足了亮相的一一介紹時間。


直戳時代痛點,用喜劇引領社會思考,首季《週六夜現場》歡笑落幕



如今,這檔有溫度的喜劇綜藝第一季已經在本週六落下了帷幕,或許在部分觀眾眼裡它依舊是三個月前的那家“才華有限公司”,並不完美,如同陳赫所說,“第一季的《週六夜現場》有很多的不足,有忘詞,也有笑場”。

但中國喜劇綜藝需要《週六夜現場》這樣的勇者,需要用它所具備的高級幽默技巧和社會擔當為觀眾趕走煩惱,帶來思考,正因如此,《週六夜現場》的每個sketch才能獲得觀眾的認可,讓觀眾感同身受。

尤其是被觀眾稱為“最有料”的收官期,每個sketch都極具看點,除了引發網絡熱議的《最後一堂音樂課》,《我的傲嬌父親》也因深戳中國式父子關係,被觀眾評為“春晚級別的小品”。


直戳時代痛點,用喜劇引領社會思考,首季《週六夜現場》歡笑落幕



而這檔年輕態喜綜之所以能收穫觀眾的認可和喜愛,這與優酷在節目製作上精準的眼光和成熟的製作能力也密不可分,它對現實格局的狙擊也彰顯了優酷的社會擔當,為年輕觀眾正向價值觀、人生觀的樹立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