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大武口区陈士鹏:从“土窝窝”到新楼房

微故事|大武口区陈士鹏:从“土窝窝”到新楼房

扫黑除恶 打出声威 打出成效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微故事|大武口区陈士鹏:从“土窝窝”到新楼房

微故事

谈起宁夏60年来的变化,最让陈士鹏深有感触的,就是住房条件的改善。

微故事|大武口区陈士鹏:从“土窝窝”到新楼房

陈士鹏老先生谈感触

今年84岁高龄的陈士鹏祖籍江苏省。为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号召,他到了石嘴山,被安排到原石嘴山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工作。

那时,原石嘴山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办公地点在现在的惠农区,当时那里到处是荒滩,没有居住的地方,矿工都住在芦席搭建的窝棚里。为了让职工住得好一些,陈士鹏所在单位组织职工在茫茫戈壁滩上挖“土窝窝”,“能住上这种土房子,在当时来说条件已经算是不错了。但即便如此,冬天依旧很冷,有些职工就在屋里燃煤取暖。还记得有一家人没有给炉子安装烟筒,结果一家六口人全部煤气中毒。”陈士鹏说。

微故事|大武口区陈士鹏:从“土窝窝”到新楼房

1960年,由于要建大武口洗煤厂,陈士鹏被调到大武口工作。据陈士鹏回忆,那时候的大武口也荒凉无比,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戈壁。许多家属都被安排住在临时挖出来的“土窝窝”里,这种住宿环境一直持续到1966年。

1966年至1969年,大武口修建了朝阳街和贺兰山路,城区里的土坯房也逐渐多了起来。在现在的大武口区四十栋小区处建有四十栋土坯房,“四十栋”这个地名也就传承了下来。

微故事|大武口区陈士鹏:从“土窝窝”到新楼房

陈士鹏全家福

1981年,为了改善职工的居住条件,原石嘴山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将“四十栋”处的四十户土坯房拆除,在原地建起了楼房。“当时,‘四十栋’小区的住房在大武口区算是数一数二的好房子,觉得自己一辈子能住上这样的房子,真的很幸福。”陈士鹏对记者说:“现在的住宿条件就更好了,你看过去‘四十栋’的楼房都是火墙取暖,后来改成暖气取暖,现在新建的住房又全部都是地暖,到了冬天屋里特别暖和。

微故事|大武口区陈士鹏:从“土窝窝”到新楼房

现在的四十栋

现在,家家户户上下水都很畅通,在家里可以洗澡、上厕所,这在过去都是想都不敢想的。”

供 稿:综合石嘴山日报、团结社区

责 编:侯 慧

审 核:曹 强

微故事|大武口区陈士鹏:从“土窝窝”到新楼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