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别人的意见

征求别人的意见

2岁半的恒恒看见了文文的小三轮车,不假思索地骑了上去。王老师提醒他征求文文的同意。恒恒双手拇指与食指来回搓着,眉头微皱,表情严肃。快走到文文面前时,恒恒的表情逐渐放松了,但还是很严肃,刚要张嘴,文文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似的,转身向班级跑去。恒恒楞了一下,旋即回过神来,立即去追文文。

班级门口,文文用力敲门想进去,恒恒站在后面,非常安静地等着,希望文文静下来和他说话。等了1分钟,文文仍在那儿用力地敲着门,嘴里大喊着:“开门!开门!”恒恒似乎等不及了,在后面小声问:“哥哥,我可以玩你的车吗?”他声音太小了,文文根本没听见,继续在那儿敲门。恒恒又开始搓双手拇指和食指,眉头皱在一起。过了一会儿,恒恒发现文文没理他,失望地叹口气。我以为他会放弃,没想到他又鼓起勇气,重复了一遍刚才的问话,声音也比刚才大了很多。

征求别人的意见

这回文文听见了,但并没有听清楚,他瞪着大眼睛疑惑地看着恒恒。恒恒立刻感觉到机会来了,微笑着对文文说:“哥哥,我可以玩你的车吗?”恒恒的发音不太清楚,文文还是没听清楚,疑惑地转头看着我。恒恒的表情有点紧张,也用求助的眼神看我。我知道他需要我的帮助,立刻友好的对文文说:“文文,恒恒在问你是否愿意让他玩了一会儿你的小车。”听了我的话,文文犹豫了一下,眼睛看着地面摇了摇头。见问问摇头,恒恒就像已经猜到了这个结果似的,非常平静地走出了走廊,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恒恒慢慢地坐到了游乐场的台子上,皱着眉头,出神地看着文文的车。看了好久,似乎在想着什么。忽然,他放松了眉头,叹了口气,跑向远处的滑梯。

老师:

儿童刚刚开始形成自我,要区分你的、我的。这种区分首先是通过某物。要区分你我,就必须和另一个人产生关系。刚开始儿童还不知道如何同别人沟通时,教师的启蒙非常重要。儿童提请求的心理过程和成人的没有根本区别,但儿童心里没有积累的心理障碍和世俗的考虑。

和成人相比,儿童是一个多面的当下存在者而不是社会的存在着,交往对他的心理影响远远超过实际的交往内容。在交往中儿童学会遵守秩序、调整自己,为自己将来的人际关系智能打下基础。

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了恒恒出色的心理调节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恒恒也拥有了不被打扰的时间和空间,使得他可以进入自己的内在来调整自己。

征求别人的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