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全土炉月饼,记忆中的老味道

新鲜出炉的月饼金黄酥香。

万全土炉月饼,记忆中的老味道

压上花边,点上气孔就能进炉烤制了。

万全土炉月饼,记忆中的老味道

女工们正在包月饼。

万全土炉月饼,记忆中的老味道

等了一上午,这位小朋友总算如愿以偿的吃到了月饼。

万全土炉月饼,记忆中的老味道

刚刚出炉的月饼需要晾晒几分钟才可以装箱。

万全土炉月饼,记忆中的老味道

将面分匀搓成团。

万全土炉月饼,记忆中的老味道

每天来做月饼的人络绎不绝,院子里摆满了月饼。

万全土炉月饼,记忆中的老味道

用自家地里的葵花籽、新鲜的花生、核桃仁、黑芝磨馅儿和成的馅是外边吃不到的。

万全土炉月饼,记忆中的老味道

又是一年中秋节,在万全区洗马林镇村东头的一座老院子里,一家有着200余年历史的月饼作坊门口,早早的就排满了前来做月饼的村民。这里的土炉月饼,在十里八乡都有一号,卖的就是“传统味道”。每年就做中秋这一季,节前10天开始忙活儿每天平均能制作2000余块。每年中秋前夕,远近十里二十里的村民都来这里购买月饼。人们都说这里的月饼用料新鲜实在、口感酥香,中秋吃这个才叫过节。

十斤面配三斤油、三斤水,每斤面需要七到八两馅儿,馅儿料都是按照传统比例调制。揪一块和好的面,在案板上揉圆、压扁,捏成窝状加上馅儿包好,再将包好馅儿料的面团在案板上揉匀,再压上花边,点上圆状的食色红,就可以上炉烤了。三分制作七分烤,最后的烤才最关键。烧土炉全凭经验,什么时候进炉,火够不够旺,要不要添火,这些都是关键,万一出个岔子,一炉月饼就全烤坏了。

泥土砖头垒起的烤炉上,月饼慢慢烤至金黄、香气扑鼻,一旁排队的村民翘首等着将这喷香的月饼带回家,好好过一个团圆节。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市面上的月饼品种花样繁多,可乡土人家这种自建土炉、自做馅料、自烤自烧制作月饼的则显得尤为珍贵,人们品的就是饼里的传统味道。

张家口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佳琦实习生任晓旭通讯员孙玲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