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野釣使用魚餌有技巧,老手教你如何把控餌料配置

春、夏、秋、冬四季,是野釣的一個重要條件。因為季節決定釣若能不能野釣和怎麼野釣。以冬天為例,天寒地凍,許多魚都不咬鉤了,能釣到的主要魚種只有鯽魚、鯉魚,若不想釣這兩種魚的話,就不宜外出野釣。即使要釣這兩種魚,也還要考慮兩方面的因素:一是氣候嚴寒,在郊外人受不了,特別是出遠門,露宿野外很難辦到。人們出遠門野釣,多在春、夏、秋三季,冬天很少外出垂釣,即使冰釣,也多在家的附近,而選晴暖天氣。不過,我國幅員遼闊,南北地區氣溫相差較大,在冬天,到南方沿海帶去野釣也還是大有其人的。二是冬天的野釣畢竟與其他季節不同,從釣法到釣技、釣餌、釣具都應當有新的變化,即使在南方沿海一帶也是如此。忽略這些變化就可能一無所獲。因此,野釣必須與季節相適應。

秋季野釣使用魚餌有技巧,老手教你如何把控餌料配置

金色的秋天是收成的時節,關於垂釣人來講,熬過了烈日炎炎的夏天,迎來了天高氣爽的金秋時節。天涼了,水溫下降了,人覺得舒服了,這時的魚也顯得分外生動,它們無拘無束地戲水。由於氣候水溫適中,這時的它們食慾大開,要好好地飽餐一頓,積攢脂肪,預備越冬。雖然秋季是垂釣的黃金時節,我們也要了解把握秋季魚類的尋食習氣和規則,才幹不失良機,過飽這把釣癮。根據筆者近年秋釣用餌的領會,談幾點觀點,供釣友們參考:

一、根據氣候變化開餌

秋天的氣候與夏天比較,顯著變得涼多了,特別是遲早。根據秋氣候候遲早反差較大的特色,這就要求我們在秋季開餌時,最好多開一款餌料,(一款素餌,一款葷餌)隨氣候變化選用。具體做法是,遲早天涼水冷時,小雜魚不太鬧漂,餌料入水後其味發出的也慢,針對以上狀況,主張釣友遲早先選用葷餌試釣。到午時,氣候變暖,水溫升高,我們就能夠用素餌垂釣了,原因是水溫升高,這時小雜魚的活動極為猖狂,用素餌小雜魚不太鬧漂。這樣不光能夠避開小雜魚,又投合了天熱大魚喜愛清淡素餌的習氣。

二、分段開餌(初秋、中秋、秋末)

初秋的氣候遲早較涼,而午時的氣候和夏天比較差異不是很大,常言說: “秋後還有二十四個火山君”,所以,初秋遲早應以秋釣的配方開餌,具體地說,就是餌猜中能夠添加少數腥味的產品餌。到午時氣候變熱,水溫升高,我們就要以夏釣的配方開餌,也就是餌料要以清淡的素餌為主了。到了中秋時節,遲早的天現已顯著的有些冷了,這時我們開餌時就能夠斗膽的往餌猜中加腥味的產品餌了,而不是初秋的少數了,這時正午的天已不是很熱,最高氣溫也就十幾度,小魚已不再鬧漂了,用葷餌的作用要比用清淡的素餌好得多。

秋季野釣使用魚餌有技巧,老手教你如何把控餌料配置

三、選用糧食類餌料

收成的金秋時節,農人們忙著收成一年來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糧食,在我們北方,玉米高梁的秸稈大都用來曬乾燒火,這時的魚塘承包人就將這些秸稈買來餵魚,玉米秸稈上沒有老練的小包米棒,其顆粒小、色澤顯著、新鮮、味甜,就成了這時魚類的上等佳餚,鯉、鯽、草魚都喜愛吃。為了應對魚對嫩玉米粒的喜愛,人們就在每年的秋季選用嫩玉米粒和顆粒飼料拌在一起打窩,再用嫩玉米粒掛鉤垂釣,魚獲相當好。除此之外,垂釣人用酒泡小米,酒泡玉米粒,小麥等作為誘餌,在秋釣中有很好的作用。

四、昆蟲類餌料

秋季野釣使用魚餌有技巧,老手教你如何把控餌料配置

跟著氣候一天天變涼,這時的鯉魚、草魚、鯿魚都已連續進入冬眠狀態,餌料的滋味入水後發出極慢,誘魚就很困難。用昆蟲類餌料的作用就顯著比麵食要好得多,昆蟲類餌料以它們的鮮活、腥昧濃,對涼水中的魚有極大的誘惑力。具體用法是,把血蟲、紅蟲用水邊的泥土揉在一起拋向釣點,打個虛窩誘魚,然後,直接在鉤上用紅蟲夾掛上血蟲,或用紅線綁縛血蟲掛鉤,在天冷水涼的秋季有著極好的魚獲。

五、果實類餌料

秋季也是各種生果老練的時節,水庫、池塘邊,金黃色的柿子、紫紅色的桑果,在秋風的搖晃中落到水裡,一朝一夕,魚兒對這種生果的滋味產生了回憶,這種生果就成了這兒魚的獨愛。因而,對天天都能見到的麵食就會失掉愛好。所以,我們在秋釣中一定要靈活機動選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