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爲清明節只是掃墓祭祖嗎?其實還有這些活動不容錯過

清明首先是個節氣,在每年的公曆4月5日前後,從字面意思來看,“清明”有天氣晴朗、草木繁盛的意思。清明期間,北半球的日照明顯增強,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日均氣溫也已回升到了12攝氏度以上。常言道:“清明斷雪,穀雨斷霜。”時至清明,氣候溫暖,春意正濃。但在清明前後,仍然時有冷空氣入侵,甚至會使日均氣溫連續幾天低於10攝氏度,所以才會有“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說法。清明既是節氣,又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掃墓祭祖是最主要的活動之一,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此時遠在他鄉的人也都會紛紛回鄉祭祖,首先來看看清明掃墓有哪些習俗。

你以為清明節只是掃墓祭祖嗎?其實還有這些活動不容錯過

清明時節

清明節掃墓有一種“門外士儀”的說法,就是指人們在掃墓的時候,結束後會在郊外的鄉野林間進行野炊,回來的時候又會帶些鄉間的土特產回來,比如田間特有的花果、村裡村民們自己養的小雞、農戶自家做的糕點等等。部分地區在掃墓的時候,還要在頭上戴上柳條編成的圓圈。清明節掃墓的時候並不是只祭拜自己的祖先,還可以祭拜那些歷史名人。比如我們民族的始祖黃帝。由於年代太過久遠,人們不知道黃帝確切的埋骨之地,所以人們在黃陵縣的橋山之巔為黃帝立下了一個衣冠冢,每年都會有很多人前去祭拜。

你以為清明節只是掃墓祭祖嗎?其實還有這些活動不容錯過

祭拜黃帝軒轅氏

近幾日,清明節將至,全國各地也有不少發起了緬懷革命先烈的活動。比如在山東臺兒莊古城,臺兒莊大戰遺址公園內,景區的工作人員和遊客以及附近學校的中小學生們共同折了三萬多隻千紙鶴,並用線穿成了串,懸掛在了充滿彈孔的牆前的松樹上,以此來紀念和緬懷革命先烈,向他們捨生取義的行為致敬,這也不失為一種獨特的清明節祭拜行為。又比如在新疆烏蘇市,烏蘇市第四中學團委號召七年級學生開展了以“緬懷革命先烈”為主題的清明誦詩會。這些活動不僅能提高民族自豪感,還能為傳統節日賦予新的文化內涵,激勵下一代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

你以為清明節只是掃墓祭祖嗎?其實還有這些活動不容錯過

臺兒莊中小學生折千紙鶴

同樣在娛樂圈,很多明星和影迷、歌迷、粉絲們也都發起了懷念已逝的藝人、影星的活動。今年是張國榮逝世15週年,不少網友已經發起了“永遠的哥哥”紀念活動,劉嘉玲寫詩懷念“哥哥,春已到,樹上的桃花都開啦!其實我想講給你聽,每年過年,我都還是去你介紹的那間花鋪訂桃花,桃花開得好靚、好靚”,章子怡問候“你在那邊還好嗎?”等等。同樣今年是功夫巨星李小龍逝世45週年、歌壇巨星黃家駒和陳百強逝世25週年、“百變天后”梅豔芳逝世15週年,這些歌壇、影壇的巨星,音容彷彿還在昨日。

你以為清明節只是掃墓祭祖嗎?其實還有這些活動不容錯過

已逝影星、歌星

除了掃墓、緬懷、祭奠等等清明節最主要的活動,傳統上我國還有多種多樣的民俗活動,比如盪鞦韆、植樹、蹴鞠以及放風箏等。古代的蹴鞠和現在的足球比賽類似,鞠是一種特製的球,外表的材料是皮革,內部塞緊鳥類的羽毛。蹴鞠就是用腳來踢球,這種遊戲在古代很受歡迎。古時候清明節也叫做“植樹節”,植樹的風俗一直延續到現在,如今的“植樹節”也不只是3月12那一天,也是直到清明才陸續結束。放風箏也是清明節重要的傳統活動,現在我們認為這只是一種娛樂活動,但在古代認為放風箏可以去除晦氣。古時候人們會把自己的名字寫在風箏上,然後後放它飛上天去,最後把風箏的線剪斷,認為這樣晦氣就會遠離自己。

你以為清明節只是掃墓祭祖嗎?其實還有這些活動不容錯過

清明節放風箏

如此看來,清明節作為傳統節日,期間春暖大地、氣候適宜,自古以來就鼓勵人們在這個時節多出門去活動,將一個冬天的惰性、晦氣帶走。所以即將迎來清明小長假的你,不妨別睡懶覺了、別呆在家裡對著電子設備了、別再對著電視電影愛不釋手了,出門多走走、多看看,你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