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墓、春遊、賽龍舟,古人這樣過清明節

清明節是個特殊的節日,一是日期不固定。別的節日要不是陽曆某一天,要不是農曆某一天,而清明節不是。二是一般過節都是高興事,清明節卻好像不能那麼過。為什麼呢?清明節是怎麼來的?古人怎麼過清明節呢?估計90%的人都說不上來。今天留史君給您講講清明節的來歷,這些問題您就明白了。

一般認為清明節有三個來源,一是清明節氣,二是寒食節,三是上巳節。

先說清明節氣。目前同時又是節日又是節氣的只有清明(過去冬至也是節日,稱為“冬節”,現在一般都不過了)。我們傳統曆法是以月相為基礎的,月亮圓缺一次為一月,再用閏月來調節歷年和迴歸年的差距。但由於農業生產與太陽的運行關係更大,所以又引入了二十四節氣來加以補充。二十四節氣最早在漢武帝時期頒佈的太初曆中就已出現,這也是清明節氣的來源。因為是節氣,所以它的日期是不固定的,一般為4月4—6日的某一天。


掃墓、春遊、賽龍舟,古人這樣過清明節

不固定的原因(下劃線部分可以跳過去不看),前面講了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的運行制定的。我們從地球上觀察,太陽在空中的相對位置一年正好運行一週,這個圈叫黃道,太陽走這一圈的時間叫回歸年。把黃道平均分成24份(我們現在的歷法是按照太陽運行的角度來分,即每15度一個節氣,稱為定氣法。古代的歷法是把按照時間分,每15.2天為一個節氣,稱為平氣法。由於存在近日點和遠日點,兩種方法計算的結果會有差別),每個點就對應一個節氣,太陽運行到這個點的日期就是這個節氣的時間,黃道與赤道的兩個交點分別對應春分和秋分。我們現行的歷法每年一般是365天,但是迴歸年的實際時間是365天零5小時48分46秒,所以大約4年左右就會多出一天,叫閏年。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由於閏年的影響,造成了節氣日期不固定,有時會提前或錯後一天。


掃墓、春遊、賽龍舟,古人這樣過清明節

根據《淮南子》的記載,春分15天后,開始刮清明風(東南風),因此這個節氣叫清明。到了西漢末年,劉歆(又是這個大神棍)制定的《三統曆》,把清明和穀雨的順序給換了一下,到東漢的《四分曆》又給換回來了。一直到唐朝以前,清明都只是個節氣,並沒有作為節日出現。

清明成為節日與另外一節日——寒食節有很大關係。寒食節的日期開始不太確定,最早在冬天,還有說是五月初五的,後來固定為冬至後的第105天,節日期間不能生火做飯,只能吃冷餐。寒食節的來源有三種說法,一是禁火說,《周禮》記載“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意識是說仲春的時候有人負責敲著鈴鐺宣傳禁火。後人分析禁火的原因是春天的時候大火星(心宿二,不是火星。火星叫熒惑)會在東方出現,東方屬木,古人擔心這會引起火災,所以要禁火。


掃墓、春遊、賽龍舟,古人這樣過清明節

宋代蘇東坡《寒食帖》,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二是改火說,古人鑽木取火,取得火種不容易,所以會一直保留著火種。但是迷信的古人擔心火燒時間長了也會變質,所以一定時間以後要改火,就是把火源弄滅了之後,重新生火。

第三種說法最普遍,為了紀念介子推。春秋時期,介子推跟隨晉文公重耳逃亡,路上斷了糧,介子推偷偷的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來給重耳吃。等到重耳回國成了國君後論功行賞,介子推不願接受封賞,揹著母親躲到了綿山裡。晉文公找不到介子推,就想放火燒山把他逼出來,誰知道介子推母子寧肯被燒死,也沒出山。為了紀念介子推,就有了寒食節不能生火的傳統。寒食還有插柳枝的習俗,也是為了紀念介子推,據說是因為介子推是抱著柳樹燒死的。這種說法從漢代開始出現,現在已經被人民群眾所廣泛接受,但是很多專家不認可,認為這只是個民間傳說。

掃墓、春遊、賽龍舟,古人這樣過清明節

傳宋代李唐《晉文公復國圖》局部,現藏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最後一個節日大家比較陌生,叫上巳節。上巳節指的是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古代以干支紀日),後來嫌麻煩,就改成農曆三月三日了(古人特別喜歡這種日月重複的日子,比如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基本都是節日)。最少從漢代開始人們就過上巳節了,這天的主要內容是去河邊洗澡,去除不詳,還有祭祀招魂等迷信活動。到了魏晉時期就逐漸簡化成了到河邊以飲酒作詩遊玩的方式祈福,著名的蘭亭集會就是三月三日那天,通過曲水流觴的方式修禊祈福。所謂曲水流觴是指一種文化活動,人們坐在彎曲的小溪旁邊,水上放一個耳杯(觴),裡面盛著酒,這個耳杯漂到誰的面前誰就得喝酒作詩。

掃墓、春遊、賽龍舟,古人這樣過清明節

明代文徵明《蘭亭修褉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掃墓、春遊、賽龍舟,古人這樣過清明節

漢代“君幸酒”漆耳杯,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寒食節和介子推的傳說原本只在北方地區,特別是山西一帶流行,到了唐朝已經成了全國性的節日。這時的寒食節除了禁火、吃冷食,還增加了掃墓、祭祀和春遊等活動。朝廷也對寒食節開始重視,一是為了弘揚傳統文化,恢復了改火的儀式。隋代開始一年改四次火,到了唐代,把改火的時間固定在了寒食,並推廣到了民間,但是這個走形式的活動並不太受重視。

二是認為老百姓上完墳,就趁機遊玩喝酒,特別不嚴肅,朝廷下詔明令禁止。但是越禁止越嚴重,後來乾脆不管了,甚至朝廷也在寒食這天辦宴會開趴體,搞冷餐會了。

三是因為大臣也要回家掃墓,為了不影響正常工作,就把寒食定為了法定節假日,規定寒食放假5天,後來又延長到7天黃金週(我們現在才放3天啊……)。因為每個節氣之間平均間隔15天多一點,所以冬至以後105天正好是清明節的前一兩天,這樣寒食長假就和清明連在了一起。

掃墓、春遊、賽龍舟,古人這樣過清明節

傳隋代展子虔《遊春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當然,這個時候還是以寒食節為主,官方對寒食節掃墓這種起源於民間的行為給予了承認。由於寒食節要禁火,所以掃墓的時候不是燒紙,而是撒紙錢,或是把紙錢壓在墳頂、掛在樹上(紙錢大約出現於南北朝時期)。雖然官方有過禁止,但是難得能在這春暖花開的時候享受假期,人民群眾在寒食清明期間的娛樂活動變得越來越豐富了,除了春遊、喝酒還有盪鞦韆、鬥雞、蹴鞠、鏤雞子(在雞蛋上刻花紋)等。杜牧那首著名的《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最後也是要找酒店喝酒去。

掃墓、春遊、賽龍舟,古人這樣過清明節

宋人摹唐代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前面說到的上巳節,唐朝人也喜歡過,主要內容也是踏青、曲水流觴啥的,但是規模更大,特別是首都長安的曲江,過節的時候熱鬧非凡,美女如雲。杜甫《麗人行》開頭兩句就是“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農曆三月三日的上巳節,與寒食清明時間很接近,內容也差不多,基本上就一起過了,三個節就有了逐漸融合的趨勢。王維在《寒食城東即事》中就有“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的詩句。

掃墓、春遊、賽龍舟,古人這樣過清明節

宋代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到了宋朝,三個節日進一步融合,還是有7天的官方假期,風俗也基本保留。主要的變化有,一是雖然還是以寒食節掃墓為主,但是清明節掃墓的記載逐漸增加(有說法是新墳要清明這天去),而且到了清明,寒食禁火三日(一般是寒食當天加前後各一天)已經結束,掃墓可以焚燒紙錢了。二是娛樂活動更加豐富,增加了賽龍舟(沒錯,不是隻有端午節賽龍舟,清明節也賽)。三是改火這種走形式的活動基本不搞了。四是上巳節影響越來越小,也基本上不搞曲水流觴這種文藝小清新的活動了。總之就是越來越熱鬧,越來越務實,不信您看看《清明上河圖》。

掃墓、春遊、賽龍舟,古人這樣過清明節

元代佚名《龍舟奪標圖》局部,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宋朝以後,清明節和寒食節基本等同起來。隨著寒食禁火傳統的逐漸消失(這個不太確定,明朝人認為是元朝人廢除的),清明節慢慢成了獨立的重要節日,一直延續到今天。現在清明節已經列入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名錄,並且成為了法定假日。

掃墓、春遊、賽龍舟,古人這樣過清明節

乾隆在故宮內修的禊賞亭流杯渠

結尾彩蛋:

在元雜劇和明清小說中有個詞叫:“朝朝寒食,夜夜元宵。”用來形容日子過得特別歡樂。比如《初刻拍案驚奇》中有“好不受用! 好不快樂! 果然是朝朝寒食,夜夜元宵”這樣的句子,用來形容紈絝子弟陳秀才奢靡腐化的生活。因為寒食(或者清明)節能出去踏青,元宵節不用宵禁,這都是古人難得能夠盡情歡樂的好日子,也是最期盼的兩個節日。更難得的是在清明節這樣萬物勃發的春日裡,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古代女子也能有機會出門掃墓春遊,難免會發生一些故事。據統計《三言二拍》裡面與清明節有關的故事就有27個,著名的許仙和白娘子就是清明節的時候在西湖畔初次相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