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上進,怎麼了?

似乎所有在異鄉奮鬥的人都要揹負一個標籤:有上進心。

因為比別人有上進心,所以我們選擇放棄小城市的安逸生活,來大城市奮鬥;因為比別人有上進心,所以我們要在別人都放鬆的時候,抓緊時間充實自己;因為比別人有上進心,所以我們要在人海茫茫中努力嶄露頭角…

上進心,似乎是我們努力奮鬥的第一生產力。

我不上進,怎麼了?

沒錯,選擇來大城市奮鬥的我確實很有上進心。我喜歡寫作,所以希望我的每一篇文章都能10W+;我喜歡奇思妙想,所以希望我的每一個創意都能得到領導的認可並落地執行;我喜歡大房子,所以每天拼命努力想在帝都賺得一席之地。但這些事情,是我有上進心就能得來的嗎?

公司經常組織大小活動,作為一名策劃,我的策劃案卻從未被採納。剛開始作為一個新人,覺得我的想法可能過於稚嫩,於是上網搜索好多成功案例進行學習,後來總結出一套自己的方法論,但作出的策劃案依舊不被通過。

可能是方法論不夠普世,抱著這樣的想法,繼續買書買課熬夜鑽研,半年過去了,還是沒有被領導認可。

是不是我努力程度不夠?實踐經驗太少?後來我試著找了一些兼職工作,免費幫人家做策劃案,時間久了,陸續得到一些肯定,可依舊沒能讓我在公司裡引起領導注意。

面對策劃組那群有想法又有經驗的人尖,靠策劃案在公司出頭是不可能了,我該怎麼辦?

我不上進,怎麼了?

對文字還算敏感的我,頗得主編欣賞,當我考慮換個方向發展的時候,卻被身邊所有人指責半途而廢,不上進。

是的,我沒有上進心,在我很努力很努力也得不到我想要的東西以後,我選擇了放棄。可沒有上進心有錯嗎?

大家都勸我要繼續努力、積累經驗,可然後呢?誰能告訴我繼續努力的盡頭在哪裡?如果一直沒有成績,我要努力多久才可以轉頭?又有誰會為了因拼搏而一身傷痕的我買單?

“可以沒有上進心”是我對自己的寬慰。因為生活是多元化的,任何一個明星的微博評論下都是讚美和譭譽並存,任何一家公司,也都有為達目的拼盡一切的強者和麵對高山望而卻步的弱者,我們要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不是嗎?

我不上進,怎麼了?

《奇葩說》辯手顏如晶在節目中講過這樣一個事情:

她是第一季《奇葩說》的亞軍,輸了比賽後很是傷心,但心裡想著可能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不夠上進,所以第二季她又來了。

第二季,因為上進心而拼命努力,可最後也只拿了季軍。“一定是有人比我更努力、更上進,所以我才拿到這個名次”。 抱著這樣的想法,她又參加了第三季。

第三季的決賽她沒有參加,不是因為她不夠優秀,而是她怕看到自己上進的結果,她怕最後參加了,結果還是“輸”。

就算是這樣,大家也沒有放過她,被催促著前進的她,第四季又去了…

第四季開播前,粉絲髮給她的私信都是這樣的內容:“你為什麼在玩微博?”“你題目準備了嗎?”“你看xxx打得多好,你為什麼說那麼短?你是不是沒有盡力?”“為什麼這麼晚還沒睡?是不是沒準備好辯題還在玩?”

她真的很用心的準備了每一道辯題,很努力的上進著,可結果依舊不盡如人意…

所有人都講:“一個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兵。”但如果一個小兵發現,他這輩子都沒辦法當將軍的時候,他可不可以就安心做個小兵?

我不上進,怎麼了?

人生遇到瓶頸時,上進心是最大的煎熬。

其實放下上進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我們也會害怕,害怕別人會投來鄙夷的目光,害怕接受不了自己一事無成的樣子。但沒有上進心不代表我們什麼都不做,我們只是不把上進當成目標,我們只是換個方向繼續努力,難道這也有錯?

人生沒有高下之分,只有左右之別。我沒辦法讓我的策劃案成為公司NO.1,但我可以讓我的文章人人點贊;我沒辦法讓我的廚藝很精湛,但我可以讓我的口才很驚豔…

在我們上進的過程中被卡住的時候,在我們對自己說“沒有上進心沒有錯,我們可以去左邊另一個地方”的時候,在我們想把上進心換成平常心的時候,請不要再說我們錯了,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