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吃一頓飯就知道了,別不信!

孩子的教養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並不會因為長大了就自然懂得如何相處,他的成長來自父母的教養。

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吃一頓飯就知道了,別不信!

01

週末去參加一個朋友的婚宴,來的客人很多,開飯的時候,大夥也顧不上認不認識,湊在一塊坐。

席間,有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特別不消停。

飯菜還沒上來的時候,她一會兒纏著媽媽說“餓死我了,怎麼還不上飯”,一會兒拿著筷子敲打桌子上的碗筷。

看到酒店服務員過來上菜,他興奮地大聲嚷嚷:“上菜嘍!上菜嘍!”,引得別人紛紛朝我們這邊側目。

每當飯菜到了桌上,別人都還未動,他快速轉到自己跟前,吃第一筷子。也不顧別人是不是在夾菜,想吃什麼就快速轉動圓盤,還將菜水濺到了別人衣服上。

桌上一個年輕的姑娘實在看不下去,吃了兩口就藉故離開了。

大家雖然反感,但鑑於他還是個孩子,也只好低頭吃飯,默不作聲。

讓人不解的是,對於孩子的不當行為,孩子的媽媽竟然無動於衷。

媽媽不僅不管,還在桌上談笑風生:“孩子就是皮,打小就好動,人家都說好動的孩子聰明。”

她說自家孩子成績很好,正打算給孩子報幾個特長班,讓孩子全面發展。

大家聽了只是笑笑,沒有接話。

散席後,就聽到有人議論:“就這樣還全面發展呢,一點教養沒有!先管教管教吧,不然以後是要吃虧的。”

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吃一頓飯就知道了,別不信!

02

吃飯不僅僅是吃飯,這背後體現更多的是教養。

人們常說,看人看事要注意細節,看一個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吃一頓飯。

之前聽好友講過這樣一則故事:

他在北京工作的時候,單位裡有一個重要的崗位招聘新人。

有個應聘的新人,985名校畢業,簡歷上的條件很適合,筆試成績也名列前茅,看起來非常優秀。

單位領導組織新人們參加面試飯局。

飯桌上,其他新人都很謙卑,這個新人卻表現得非常傲慢,他高談闊論,視其他人不見。

他成了主角,其他人倒像是來作陪的。

飯後,單位告知他:“雖然你有一定的能力,但是沒學會尊重別人,缺乏教養,不能被錄取……”

你吃飯的樣子,就是你真實的樣子。飯桌上不僅會暴露你的教養,還有你的品行、為人、格局。

吃飯的樣子是裝不出來的,是長期習慣養成的結果。

有人說,你吃飯的樣子就是你的名片,往往不經意間就能決定你的成敗。

03

餐桌上的禮儀,與一個人自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餐桌禮儀不雅的人,首先反映的不是他的惡習,而是他父母的教育,他所在家庭的整體素養。

平日,一些家長最關心的是如何給孩子飯碗中添加營養,卻對孩子飯桌上的教養少有注重。

大家見慣了孩子吃相上的不雅:

有趴在桌上把盤裡的食物翻江倒海,有看到喜歡的菜只顧著往自己碗裡夾的,有喝湯時旁若無人,吧唧著嘴呼呼作響……

對此,有些家長卻習以為常,視若不見。

餐桌上,孩子的言行展現著你是誰、你有什麼心態,你尊重他人或者目無他人,你是對生活充滿自信的成功者還是消極對待人生的失敗者。

當你忽視了孩子的餐桌禮儀,你就關閉了孩子展示自己的一扇門。

培養孩子餐桌上好的肢體語言,還意味著幫他矯正一種散漫的失敗者的壞習慣,養成一種得體、有度的習慣。

養成這種用餐習慣,是保證孩子將來進入社會後事業成功的重要前提。這種教養的養成,是父母留給孩子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

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吃一頓飯就知道了,別不信!

04

若把每個孩子比喻成一棵樹,這棵樹等來花開、結果的前提必然是有人已早早為它修過枝、澆過水、施過肥、殺過蟲了。

只有一切就緒,我們方能助孩子等來花開、結出碩果。

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讓孩子在餐桌上學好禮儀習慣,只有精進教養和品格,日後方能成才。

那麼,我們一定要行動起來,從細節開始,精心培養好孩子用餐的好習慣。

孩子在餐桌上要養這些好習慣

1。 用餐前,家人各就各位,全家人坐定後,方可動筷。

2。 學習正確端碗、吃飯:幼兒大拇指在碗邊緣、其餘四個指頭放在碗底,並養成習慣。

3。 用餐過程中,隨時保持桌面的整潔。

4。 用餐時,細嚼慢嚥,餐食在口中不說話;吃東西,喝湯不出聲。

5。 不翻撿盤中食物,有些菜食使用公筷;筷子上沾有食物時不夾菜。

6。 不可揮動餐具指人。

7。 三餐定時、定量、不偏食、不暴食,珍惜食物不浪費。

8。 退席時要將殘渣收拾在自己的碗內,坐椅放正,向同桌上告退說:“請慢用,我先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