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一个基层干部的初心

李峰,鄢岗镇党委副书记,一名80后的基层干部。

李峰所驻的周寨村是个国家级贫困村,村集体经济薄弱。为了有效改变村里落后状况,他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走访了全村一百多户老党员和群众代表,收集了一百多条意见建议。摸清该村情况后,他查找资料、询问专家、调研论证,了解该村属砂性土壤,适合发展大棚蔬菜。于是,他建议村发展大棚蔬菜,流转土地20余亩,现在22个蔬菜大棚正在建设之中,建成投产后,将大大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该村干部吴泽志说:“李书记就是我们村的主心骨啊,他找到了我们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脱贫攻坚」一个基层干部的初心

如今,他已完全融入了这片土地,和老百姓成为了一家人。

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前来村里走访的李峰,来到帮扶户许恩生家,带来了取暖用的电炉子。

“这么冷的天,老太太怎么办,希望她这时候没有冻感冒,我必须赶紧给炉子送过去!”。

80多岁的周大珍坐在炉子前,含着泪说:“李书记,你比俺的亲人还亲呐!”

今年的端午节,很多人都回家过端午了。李峰书记依然在走访贫困户,他要为所帮扶贫困户送去食用油、纯牛奶、饼干等慰问品。

他常常说:“老百姓的事情无小事,不仅要放心上,还要放在行动上。”

在驻村期间,他发现贫困户周传兴一家房屋渗漏严重,为了尽快让老两口住的安心,李峰为周传兴写申请、拍照片,积极为其申请危房改造。“不是李书记,我房子哪能住的这么安心啊。现在的干部真的是想着咱老百姓啊!”

「脱贫攻坚」一个基层干部的初心

「脱贫攻坚」一个基层干部的初心

为了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作为主抓扶贫的副书记,他不辞劳苦,不知多少个白天黑夜,穿梭于合作社和群众之间,奔走在田间地头,谋思路、做规划、搞建设、催进度……,在李峰努力下,鄢岗镇打造了以稻虾共养、构树、香菇、芡实等为主导产业的“多彩田园”示范基地18个,注册“龙头堰”牌芡实等商标4个,带动380多户贫困群众年均增收3000-5000元。

“你们有什么诉求或家庭有什么困难可以向镇党委政府反映,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政策范围内解决不了的,你们都是共产党员,受党的教育多年,都会应该理解。”在今年建党97周年之际,为做好鄢岗镇信访稳定工作,李峰赶到苏州市,在苏州的一个工地上,做机构改革下岗分流人员曾传海、彭帮地等人思想工作时如是说。

「脱贫攻坚」一个基层干部的初心

「脱贫攻坚」一个基层干部的初心

当得知彭帮地检查出食道癌后,李峰立即打电话,安排镇民政所帮助他办理低保和大病医疗保险。彭帮地感激地说:“感谢党委政府,你们没有忘记我们,这样关心帮助我们,我们再也不上访了”。

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全县河道河沙治理必须如期全部完成。他亲自带队,集中3天时间,中午不休,晚上奋战到11点,对境内河道9处砂场采砂设备进行拆解,并调离河道,挖断通砂场道路7条,拆除临时性建筑板房19间,开展镇内河道巡查20余次,全面遏制了河沙无序开采的势头,给县委县政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县政府转交中央环境保护督查“回头看”信访件关于商城县华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4家养殖企业环境污染问题,这些问题矛盾多,涉及利益面大,他为了啃下这批硬骨头,他集思广益,彻夜未眠想法子、做方案。

在随后的一周时间内,他中午不休息,晚上奋战到凌晨2点多。动员组织附近11个村群众出工630余人次,动用挖机、铲车100余台次,拆除鸭架等养殖设施14000平方米。并举一反三,对镇区内另一家华英鸭养殖场养殖设施也进行了拆除,环境污染问题彻底整治到位。环境整治好了,群众满意了,这些矛盾问题全部得到了化解,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脱贫攻坚」一个基层干部的初心

一次,他无意间看到了儿子的日记这样写:“我见爸爸一面很难很难,记得见他的时候还是一个月以前,他虽然在鄢岗政府上班,好像是遥远的外地打工。”李峰不禁心生愧疚。

去年10月,李峰的父亲出车祸,小腿骨折,需住院做手术,他没时间陪护,只能让妹妹过来帮着照应,他心里对父亲一直都是深深的愧疚。他只能这样安慰自己:等这阵子工作忙完,一定好好陪陪老父亲……

李峰就是凭着抓工作的韧劲、干事业的拼劲、对群众的亲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忠于信念,诚于践行,忠于事业,诚于实干,忠于职守,诚于尽责,谱写了一曲不忘初心的奉献之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