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火箭筒威胁解放军?无知专家不懂中国反坦克技术甩世界几条街

最近这些年的中东战场,经常发生种种诡异的事件。集成了世界最先进科技与工业水平的顶级主战坦克,被精锐的正规军操纵,却屡屡被乌合之众一样的武装团体,用极为落后的单兵火箭筒轻易击毁。无论是美国的埃布拉莫斯、法国的勒克莱尔,还是德国的豹二,无一不是如此。

部署火箭筒威胁解放军?无知专家不懂中国反坦克技术甩世界几条街

更有甚者,不知是否是被中东战场谜一样的战例鼓励,某个专业军事机构出版的专业报告,竟然认为射程只有400米,破甲深度只有400mm的“红隼”单兵火箭筒,可以在海岸滩头的空旷地域,有效组织解放军最先进的99A型主战坦克的装甲集训冲击。他们甚至据此认为,只要一个排的兵力,在每人装备一具“红隼”单兵火箭筒的情况下,就能让仅有20辆主战坦克的解放军重型合成营丧失战斗力。这谜一样的自信,到底是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还是某些域外大国背后的阴谋?

部署火箭筒威胁解放军?无知专家不懂中国反坦克技术甩世界几条街

首选需要说明的是,单兵火箭筒所使用破甲战斗部,虽然在诞生于1936年的破甲弹,曾经在上个世纪的多次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战果。甚至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前后,使用破甲战斗部的反坦克导弹、单兵火箭筒等武器,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坦克无用论”的浪潮。但随着各种新型装甲防护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复合装甲,还是爆炸式反应装甲,甚至主动防护装置,都让破甲战斗部在反坦克作战中的作用,走上了下坡路。甚至美军坦克最新的弹药配置,已经不再保留专门的破甲弹,而将全部的反坦克作战需求,压在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上。原先的破甲弹在增加预制破片后,成为了攻击敌方工事和无防护步兵的多用途弹。

具体来说,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应用在苏联T64上的204毫米厚度的复合装甲,在对抗破甲弹的攻击时,就能达到600毫米均质钢装甲版的防护水平。而现在国产99A的前装甲,目视厚度就高达1000毫米。即便不考虑复合装甲本身比均质钢装甲高出几倍的防护能力,当红隼单兵火箭筒对垂直的均质钢装甲只有400毫米的穿透能力,想打穿国产99A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无异于痴人说梦。

部署火箭筒威胁解放军?无知专家不懂中国反坦克技术甩世界几条街

那么,不打正面,打侧面,打后面,国产99A主战坦克总不会不分日用夜用,360层无死角的防护吧?中东那边打坦克,不就是这么打的吗?

这个,也很难……毕竟在中美俄英法德,甚至日本、以色列等真正拥有军队的国家看来,那些中东国家所谓的正规军,真的更像是乌合之众。

坦克虽然被很多人冠以“陆战之王”的美名,但其仍有很多缺陷,而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视野狭小,容易被轻装步兵利用城镇、山地等复杂地形,进入视野死角后摧毁。所以在战场上,坦克极少进行单独行动,一般都是在伴随步兵或者装甲步兵的保护下,与敌展开作战。这也是为什么解放军一个重装合成营,只辖有两个坦克连共20辆坦克,却下辖3个装甲步兵营的30辆步兵战车和大量步兵。这还不算解放军合成营下辖支援连的战场态势感知,战场情报支持能力,以及炮兵连的远程火力打击能力。

如果真的在作战中,想要让仅持有红隼火箭筒的步兵,在海岸滩头那种一望无垠,且难以挖掘坑道、工事的地域,硬生生突破到红隼单兵火箭筒那可怜的400米射程内,唯一的结果,就是再现1968年美军在顺化城下以优势火力肆意屠杀的悲惨场景,根本连解放军的坦克都看不到。

部署火箭筒威胁解放军?无知专家不懂中国反坦克技术甩世界几条街

​当然,刚才也提到了,在巷战,或者复杂的丘陵、山地等战场环境下,步兵是有机会突破到坦克周边几百米的范围,通过突然袭击的方式杀伤坦克的。但这种作战方式的前提是,解放军需要像中东那些乌合之众一样,在陌生战场,既不进行战场侦查,也不安排境界力量,敞开胸怀让对方肆意胡搞。而解放军所具备的信息化作战能力,包括各种型号无人机,甚至卫星的战场侦查,以及现在早已在边防部队投入使用多传感器全域监控系统,已经相对落后的单兵战场监视雷达,这些都是一定不能用的!即便如此,装备了红隼的步兵部队也不是一定就能打得过解放军的99A主战坦克了。在巷战等刚才提到的作战方式中,进行防御的部队,必须有极强的战斗意志,以及高度灵活的自主作战能力。超过30摄氏度就不出操,特种部队远距离徒步拉练自己不用背粮食,500公里需要走22天的军队,这种作战就是说说,说说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