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岁月静好」,还是「负重前行」?

你可以是一天只工作三四个小时的修理工;早早就嫁人做家庭主妇的年轻妇女;还有只想要经营好自己的农场,每周有啤酒可喝,每年有球看就满足了的农民...这样“岁月静好”的人生,在西方很普遍,但在大天朝,如果你说想开一个小卖部“岁月静好”,那下一秒就会被鄙视为“胸无大志”,再下秒可能因为物价连涨温饱都难以解决......国人的观念中不容许你留在社会的“基底层”。你必须在“该”结婚的年龄结婚,在“该”买房的年纪就买房,“该”升职的时候就要高升,必须在“该”生孩子的年龄生孩子,不然就是不正常,不然就是自私。

边界的消失,很可怕

选择「岁月静好」,还是「负重前行」?

最近,一名回国发展的华人就遇到了种种冲击和不适应。在欧洲生活多年,认识各行各业的朋友。他们中有20岁出头的年轻人,也有30多岁的“中青年人”,年龄只是数字,不存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的所谓规范,而婚姻亦只是选项,并非人生的“标配”,一切都不应偏离那个终极的召唤:我该如何度过并过好这一生?一切都是围绕“我”发生的,“我”可以自由地思考、决策、行动。最重要的是,没人会来对你的人生指手画脚,品头论足。你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冷暖自知。

可一回国,这种“边界”消失了,身边跳出无数嗡嗡作响的声音试图占领你的头脑、争夺对你生活意义的阐释权。

“看看身边还有像你这么大还不结婚的吗?”

“你去过很多地方,有很多经历,但又有什么用呢?我告诉你,你要实际点,你在外面这几年已经错过很多上车的机会了。”

“你已经30多岁了,快被95后淘汰了。”

“你怎么还在做这么没钱途的工作啊,不赚钱的……”

这些声音往往来自熟悉的亲人、朋友和社交圈。很可怕,非常可怕!

观念被评为异类

在国内无时无刻不感觉到自己是个“少数派”,被外界一次次置入“框架”中去审视和评判(judge),虽不至于说价值观动摇,却也在精神上跟外界反复地对照、拉扯与冲突中,耗费掉了大量的心力和激情。

但在欧洲,完全不存在“跟外界对抗”、“守住自我”这些防守环节,一切都是自由式的,不管你做37岁的单身青年还是文学女博士,没人会来评判、苛责、嘲笑。

在国内,主流社会存在着根本性的实用主义和现世主义倾向,就是除了能够带来权力、金钱、社会地位的实际事务,如审美、情感、体验,这些似乎越来越没有了意义。一个例子就是,所有家长都让孩子去艺术,仅仅为了考试、升学进名校。

只要你跟我们不一样,你就像个怪物,会活得很惨。

选择「岁月静好」,还是「负重前行」?

而在欧洲的沙龙聚会上,大家通常对艺术家、作家、学者、设计师、记者等职业颇有好感,因为这些似乎是需要创造力、“不是谁都能干”的职业。在欧洲时常聚在一起的朋友遍布各个行业,有做设计的、管理仓库的、在酒吧调酒的、开纹身店的、做程序员的、在公司做行政的,当然还有做金融的和无所事事的,没人关心对方在各自行业里的成就、前景和收入,大家都随意地聚在一起分享时间、真挚地交流。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从事着我们看来很“平庸”的工作。可他们都幽默聪明,活得开阔自由。

选择「岁月静好」,还是「负重前行」?

更重要的是,无论他们自己、还是身边的朋友和家人,都对他们正在从事的职业抱持着真挚的热情,都从中发现了无尽的价值和意义感——无论是利他、快乐、自由还是个人成长。

“底层”在国内是不被接受的

国人大多不甘寂寞,讲究物质享受,讲究及时行乐。这几年国内各种手游的兴起,还有网络诱惑下各种停不下来的买买买,沉迷了无数人的心智……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对物质狂热追求与攀比,刺激出无比亢奋的生活模式。高大上成了每个人狂热刻意的追求,物质唯一的价值观沦陷并且狭隘了幸福的定义。

当欧洲30岁上下的年轻人还在恋爱、换工作、旅行和探索自我时,国内的同龄人却终日活在焦虑和忧惧中,担心房子供不下去、换不了新车、孩子上不了名牌小学、职位被更年轻的人取代。如果从事一些“不那么挣钱”的职业,就会被当做“社会底层”来看待。

选择「岁月静好」,还是「负重前行」?

在欧洲,你大可选择做一个快乐自由的普通人;但在国内,连所谓中产精英们都有强烈的焦虑和不安全感,生怕脚下一滑掉落了阶层。

自己一位远房亲戚,夫妻二人在上海有两套房、刚换了新车、小孩进了市中心的公立幼儿园,月费200块。可他们仍纠结而不安地活着,比如好友去美国生了第二胎,比如是否要把孩子送进月费一万的国际幼儿园——其实这些已经跟孩子无关了,纯粹是成人世界的“明争暗比”。我过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比别人好。

而欧洲人本能地从“我”出发,崇尚参差多态的幸福路径,而国人的状态——“我”不是目的,而是被审视的对象;“过得好”不是一种内心的感受,而是能否跟大多数人一样,最好还能形成碾压性的优势。价值观的差异,就是很多华人选择留在欧洲的真正原因。

选择「岁月静好」,还是「负重前行」?

就拿欧洲的西班牙人为例,板鸭人的性格是典型的南欧人的性格,热情奔放,正直乐观,无拘无束,讲求实际。如果你和西班牙人多加交流,一定会发现他们与英国人的矜持,德国人的古板,美国人的好动,日本人的认真有较大差别。

西班牙人性格的最大一个特点是乐观向上。

他们认为人活着不应成为生活的奴隶,而要成为生活的主人,要善于驾驭生活,把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这才能其乐无穷。

西班牙人性格的第二个特点是热情大方。

凡同西班牙人接触过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印象:他们开朗坦诚,容易接近和交朋友。即使你初次结交一位西班牙人,他也会像老朋友那样无拘无束地同你侃侃而谈。

西班牙人的性格第三个特点是自强自立。

他们做什么事总喜欢自己亲自去做,不大愿意求人、依赖人。即使做不好,或力不从心,也决意要去尝试,哪怕失败了也不懊丧。他们认为投入了,努力了就是收获。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挑战和刺激的事,他们更有一种冒险和勇往直前的勇气。无论是家教,还是社教,都鼓励这种压倒一切困难、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西班牙人的直爽是出了名的,他们不愿意做事说话藏着掖着,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他们觉得不开心会直接说出来,即便是大声的说出来他们都不会觉得很尴尬,即使解释的面红耳赤都不愿意藏在心里。但是过后他们还会和以前一样和你是好朋友。

西班牙人的性格还有一个特点,便是按章办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们有名言说的话:“照规定办吧”。他们认为规定是大家定的,因而是不能破坏的,很愿意用规定来约束自己,管住自己。

板鸭人民大多气定神闲,热情幽默,对物质淡泊,待人礼貌友善,在他们身上找不到我们国人特有的焦虑躁动。因为他们没有污染的土地河流空气,有的是清洁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厚的福利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这里的人们空暇时间更多是陪伴家人,看书,学习。工作之余热衷各种体育运动:健身房、骑车、登山、划艇、旅游等等,生活得健康且充实。

有过对比,有过思考之后,你想要哪种人生呢?

选择「岁月静好」,还是「负重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