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种常见病症艾灸穴位,预防疾病和保健的必备常识

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针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

民间俗话亦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

因为灸疗可温阳补虚,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而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

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


37种常见病症艾灸穴位,预防疾病和保健的必备常识


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针疗不断得到发展,而艾灸却受到了人们的冷落。

实际上,我们日常生活里有许多常见病都是可以通过艾灸做理疗,实现根除病症的效果。

日常生活里常见疾病的艾灸疗法:

1.高血压可灸涌泉、百会、曲池和悬钟。

2.头痛可灸通天、悬钟、太冲和阿是穴。

3. 感冒可灸大椎、肺俞、膻中、风门和足三里。

37种常见病症艾灸穴位,预防疾病和保健的必备常识


4. 阳气虚脱之四肢厥冷可隔盐灸神阙。

5. 阳痿可灸中极、次髎、三阴交、命门和肾俞。

6. 急性支气管炎可灸大椎、肺俞、定喘及合谷。

7. 慢性支气管炎可灸大椎、肺俞、膻中、脾俞、膏肓俞及太渊。

8. 胃痛可灸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

37种常见病症艾灸穴位,预防疾病和保健的必备常识

9. 便秘可灸中脘、天枢和足三里。

10. 风湿性关节炎可灸大椎、足三里、阴陵泉和阿是穴。

11. 冻疮可灸局部阿是穴为主、气海、膈俞和血海为辅。

12. 失眠可灸四神聪、涌泉、膏肓。

13. 心绞痛可灸心俞、至阳、厥阴俞、膻中、内关。

14. 痔疮可灸长强、承山、二白、陶道及患处。


37种常见病症艾灸穴位,预防疾病和保健的必备常识

15. 小儿遗尿可灸关元、肾俞及三阴交。

16. 前列腺炎可灸中极、关元、会阴、三阴交、气海、腰阳关。

17. 月经不调可灸关元、血海、三阴交。

18. 痛经可灸关元、地机、三阴交

19. 类风湿关节炎可灸大杼、曲池、血海、足三里、大椎至腰俞段。

20. 带下病可灸隐白、气海、关元、带脉、子宫。

21. 闭经可灸关元、三阴交、归来、气海、子宫。

37种常见病症艾灸穴位,预防疾病和保健的必备常识

22. 产后少乳可灸乳根、膻中、少泽。

23. 胎位不正可灸至阴、隐白、三阴交。

24. 乳腺增生可灸阿是穴(乳房肿块处)、肩井、天突、肝俞、三阴交。

25. 落枕可灸天柱、大椎、风池、肩外俞、肩中俞。

26. 颈椎病可灸天柱、大椎、合谷、后溪、风池。

27. 肩周炎可灸肩髎、风池、曲池、肩髃、肩部阿是穴。


37种常见病症艾灸穴位,预防疾病和保健的必备常识

28.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灸后溪、足三里、命门、腰阳关、肾俞。

29. 梨状肌综合征可灸环跳、秩边、承扶、殷门、委中。

30. 足跟痛可灸申脉、太溪、昆仑、照海、解溪。

31. 过敏性鼻炎可灸风池、足三里、迎香、合谷。

32. 近视可灸攒竹、太阳、四白、肝俞和光明。

33. 耳鸣、耳聋可灸听宫、翳风、中渚、肾俞、太溪。

37种常见病症艾灸穴位,预防疾病和保健的必备常识

34. 迎风流泪可灸睛明、攒竹和承泣。

35. 小儿百日咳可灸鱼际、尺泽、身柱和内关。

36. 小儿腹痛、腹泻可灸天枢、足三里、神阙、四缝。

37. 小儿呕吐可灸内关、肠鸣、公孙和丰隆。

37种常见病症艾灸穴位,预防疾病和保健的必备常识

艾灸不能有太强的功利心,不能要求艾灸多长时间一定能取得什么样的结果。艾灸不但能治病,更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使五脏六腑阴阳调和,经络通畅,减少得大病的概率和提高身体的综合素质,要以这样的心态去艾灸,效果会出奇的好。

当然,真正了解艾灸,相信艾灸,也知道做艾灸一定要根据不同常见疾病找到对应穴位,这不仅是治病,更是一种传统文化养生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