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内、巴莫特、周琦,火箭三将的后路前程归向何方?

内内、巴莫特、周琦,火箭三将的后路前程归向何方?

NBA里巴西籍的球员大多有这样的特点:激情,但讨生活的手段有限,任一门都不算大成。

比如巴博萨,迈着鸭子步,用奇异的投篮姿势打了一辈子第六人,提起得分手鲜有人能想起他。

比如瓦莱乔,鸡贼狡猾,时不时能捏出点你想不到的招数,一向是辅助角色。

比如斯普利特,敦实厚重,波波维奇就用他摆开局的防守龙门阵,可谈不上什么最佳。

他们都不是那种放在场上时时刻刻让人想盯着看的角色,也成不了球队的门面。但本分、不贪功,老实的在体系里打球。

像料酒,淋上后去腥去臊,能使任何底料自然美好。

内内,也是如此。

16年职业生涯,巴西人赚到了1.37亿美金,没有进过一次全明星。但高额的薪金背后,是他年复一年稳定高效的数据,以及适配任何团队的全面性。教练们乐意见到这种球员——挡拆、策应、护框、中投、篮下,什么都能做一点,拿上来就能用,不费太大心思给他设计套路。

即,内内能赚到这么多钱,在小球时代也不被淘汰,是靠进攻优化(挡拆,趋于篮下,减少中投比例)、防守(不错的护框和横移速度)、脏活累活(奇才时期就开始接受的角色),以及那股子老派、强硬,和藏在肌肉里的暴躁。

2013年,内内面对ESPN扎克-洛维的访谈时说:“男人通常负责制定计划,而上帝会告诉你是或否。”那时他正经历伤病,逐渐由首发走向替补席。

而2016年以后,你能很明显的感觉到,上帝的旨意越来越倾向于让内内做困兽之斗。

即使他在16-17赛季的季后赛首轮有过12投12中的表现,即使他在2018年的春天还能在詹姆斯头上暴扣。但,内内已经撑不住一个常规赛的强度,日积月累的伤病终究漏出了青面獠牙,咆哮着岁月催人老的事实。

突然的某种错觉是,这个辫子头里不断冒出白发,剩着一个蛋蛋却丝毫没有减少雄性荷尔蒙的36岁老将,离未来的终点越来越近。

虽未可知,但上帝的是或否一旦抛出,是这样的难以逆转。


内内、巴莫特、周琦,火箭三将的后路前程归向何方?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巴莫特会是火箭替补席仅次于戈登的球员。

他能神奇的出现在场上所有位置,每场让球队少丢4.3分。特别是德安东尼神奇的把他摆上五号位时,火箭的防守如八爪鱼一样覆盖在半场,没有任何的缝隙。这是喀麦隆人最擅长做到的事——游走、补位,充当填补和粘合的角色,在25分钟左右的时间内扣上火箭钢甲最后的那粒纽扣。

至于说进攻端,巴莫特的出手坚决程度远不及阿里扎,他总是审时度势、小心翼翼的看着局势,多一次突破,多一次传球,做一名更好的机会主义者。

只可惜,这样的表现并没有出现在季后赛中,意外就是意外,脱臼的肩膀并不会与巴莫特妥协。失去了对身体的信任,带着“我还不能扣篮”的消极感,巴莫特在西决的第一场比赛6投全失,包括被卢尼封盖的那记扣篮。

然后,他被放弃了。

“你永远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何时会再遇到一支这样的球队,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何时能再次得到一个走到这里的机会。”西决期间,巴莫特如是说,最后一语成谶。等他1年430万再度回到快船,曾经的洛杉矶队友只剩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布莱斯-约翰逊。这只是生意,匆匆一瞥,物是人非。

就像那些秃顶、啤酒肚的中年糙汉,既找不到往昔的温存,又在未来茫茫不自知的日子里感悟“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错愕。

所以我们会如何怀念他呢?

还会说着你要是不好好打球就要回去接受千亿家产的戏谑笑话吗?

——“纵然那悬着红灯的车已驶来,载你离开,而我的归途上,雨落着,有人竖起大衣的领子……”


内内、巴莫特、周琦,火箭三将的后路前程归向何方?

若不是刚刚结束的亚运会,或许广大的中国球迷还来不及意识到:原来周琦已经成长到这样一种地步。大家都太久没有见到周琦出席一场完整的比赛,只有稀稀拉拉的发展联盟观众,和无时无刻不想着表现自己,企图踏入NBA的边缘人,才知晓他是个什么样的角色。

舞台少,曝光度低,意味着鲜有人知晓他的成长轨迹。看起来,周琦像是那个“混不好我就不回去”的孩子,悄无声息的埋头奋进。

2015年男篮亚锦赛,周琦是护框魔王,用身高臂展、协防盖帽为震慑,在进攻端做一些小活:挡拆、顺下、转换跟进,以及零碎的面框突破。

即:他是防守核心,进攻配角,天赋凛然却不是担纲整支球队的领袖。

2018年男篮亚运会,周琦的护框狠辣刁钻,以及,他能跟着潮流扩防到外线,再两大步收到篮下,编织整张防守区域网络。而进攻端多的是:射程、视野、强弱侧的串联、面框威胁。

即:他依旧是防守核心,但进攻已足够撑起一支球队的血肉,

当我们为周琦扇晕整支菲律宾、隔扣哈达迪、三分箭如雨下欢呼雀跃,沉浸在中国重新夺得这项赛事的冠军时,或许都短暂忘却了他在火箭的尴尬处境。

只有周琦自己知道次轮43顺位新秀和那句不甘平庸代表了什么。

当然,他可能用这样的表现在德安东尼心中打开了一点缺口,需要在须臾之间抓住气若游丝的机会,一面实现自我价值,一面满足外界的期望。

但于长远来说,一个肯吃苦的球员,远比有天赋来的更有主观能动性。即使他没有办法在世界顶级联赛立足,淬炼的那一身本事,永远都不会背叛他。这是运动员自己量度,当局者迷,但当局者承担一切。

而我们要做的,是适时的接纳,不捧杀也不裹挟。

毕竟,22岁,为人夫,周琦的路,长着呢。


内内、巴莫特、周琦,火箭三将的后路前程归向何方?

内内、巴莫特、周琦。

36岁、32岁、22岁。

放在一个篮球运动员的身上,基本上算是老中青三代。

如今,他们有着各自的后路前程——内内的暮年秉持、巴莫特的中年危机、周琦的少年烦恼。这些和人生相似的鲜活体会,注定是各种滋味的烙印,使未来明目张胆的翻向下一页,与过往道一句后会有期。

多年后,曾让他们命运交织的火箭会提醒彼此。

你看,我们曾那样存在和拥有过。

内内、巴莫特、周琦,火箭三将的后路前程归向何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